【摘要】: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以下簡稱BCIM)是“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也是其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逐漸成為學者研究有關區(qū)域間國際貿易的熱點問題。2013年,中印雙方提出共同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倡議,以此來改善中印兩大伙伴關系,密切經濟貿易往來,提升國際地位。到了2015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被提出作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重要補充,從而被提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層面,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政策鼓勵,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是我國提出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是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發(fā)展,既有利于促進“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實施推進,又有利于提升孟中印緬四國的國際競爭力,對四國的全球化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進程中,國家間越來越關注貿易自由化以及減少貿易障礙的問題。而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貿易成本的多少密切相關,因此基礎設施以及其與貿易的關系就成為了各個國家關注的熱點問題。另外,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重點問題,通過高效的基礎設施水平來推動國家間生產要素的流動,降低貿易成本、運輸成本等,形成區(qū)域間有效合作。本文首先對于孟中印緬四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狀況進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孟中印緬國家之間相互貿易狀況,分析顯示四個國家中貿易量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然后,本文對孟中印緬四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水平進行分析,包括交通基礎設施、通信基礎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分析顯示四個國家基礎設施水平從高到低依次排序為: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貿易量水平的排序與基礎設施水平排序一致,為研究基礎設施水平與貿易量之間的關系,本文接著進行了實證分析。本文采用2007年-2016年10年的數據,運用EViews8.0軟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引用擴張的引力模型,對孟中印緬基礎設施對貿易的影響進行回歸分析,由于部分國家某些年限數據的缺失,以及樣本國數量少等因素,本文選取了包括孟中印緬在內的與孟中印緬貿易往來最多的25個國家進行分析,首先對基礎設施對于貿易量的影響進行總體分析,接著分別對體現基礎設施的三個一級指標:交通基礎設施、通信基礎設施、物流水平分別對貿易量的影響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證明不同的基礎設施對于貿易量的影響不同,且交通基礎設施影響力最大。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慶峰;董虹蔚;;“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與貿易潛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5年12期
2 盧光盛;鄧涵;;經濟走廊的理論溯源及其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啟示[J];南亞研究;2015年02期
3 李艷芳;李波;;次區(qū)域合作視角下的孟中印緬經貿關系發(fā)展[J];南亞研究;2015年01期
4 陳利君;;加快推進孟中印緬旅游圈建設[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4年04期
5 劉鵬;;孟中印緬次區(qū)域合作的國際機制建設[J];南亞研究;2014年04期
6 王曉東;鄧丹萱;;物流基礎設施對雙邊貿易影響實證研究——基于31個國家和地區(qū)貿易數據的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4年10期
7 梁雙陸;梁巧玲;;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產業(yè)集群研究[J];中大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8 陳鴻磊;;淺析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建設的意義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年36期
9 陳利君;劉紫娟;;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對四國貿易的影響[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年04期
10 彭支偉;白雪飛;;服務聯系成本、基礎設施建設和東亞垂直分工:1992~2006[J];世界經濟研究;2010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吳瓊;經濟走廊系統耦合協調發(fā)展評價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7年
2 林玉杰;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的貿易基礎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3 魯潔;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構建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4 劉冬;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貿易便利化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年
5 李書瑤;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貿易關系和發(fā)展?jié)摿ρ芯縖D];云南財經大學;2015年
6 張帥;孟中印緬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障礙與對策分析[D];云南財經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
26784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67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