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物流環(huán)節(jié)的供應鏈失效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 O2O模式 供應鏈風險 FEMA 模糊層次分析法 TOPSIS 出處:《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O2O是一種新誕生的電子商務模式,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企業(yè)進軍電商。O2O給企業(yè)帶來機遇同時,也引起企業(yè)供應鏈模式發(fā)生變革,使得供應鏈風險的控制變得更為復雜。因此,對O2O商業(yè)模式物流環(huán)節(jié)的供應鏈失效問題的研究具有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O2O商業(yè)模式背景下,總結了供應鏈發(fā)展現(xiàn)狀及物流環(huán)節(jié)的供應鏈風險的主要原因。針對傳統(tǒng)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FEMA)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文通過專家用語言變量來確定風險優(yōu)先系數(shù)(RPN)的三個變量:嚴重性、發(fā)生率及可檢測度,并應用三角模糊數(shù)進行量化處理。然后,應用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計算權重,逼近理想解(TOPSIS)評價排序,設計出基于FAHP-TOPSIS結合的對物流環(huán)節(jié)失效模式評估的優(yōu)選模型。文章最后,應用優(yōu)選模型對蘇寧云商物流環(huán)節(jié)的供應鏈失效問題進行評價分析。確定了蘇寧云商物流失效問題主要有五個部分組成:服務的靈活性、人員專業(yè)性、信息質(zhì)量、服務的質(zhì)量、服務的響應性。并通過三位專家使用語言變量來確定嚴重度、發(fā)生率、難檢度三個風險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用模糊數(shù)集構造蘇寧云商失效模式評價矩陣,計算出每個失效模式的貼近度系數(shù)。最終得出蘇寧云商主要的失效因素為:貨物破損率、準時交貨率、退換貨周期、工作人員服務態(tài)度,并就對應失效因素提出改進建議。
[Abstract]:O2O is a new e-commerce model.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enter e-commerce. O2O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enterprises, but also causes a change in supply chain mode. Therefore,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upply chain failure in the logistics link of O2O business model.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O2O business mode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reasons of supply chain risk in logistics links, and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FEMA technology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use linguistic variables to determine the risk priority coefficient (RPN) of three variables: severity, incidence and detectability, and use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to quantify. Then.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nd approximate the ideal solution to evaluate the ranking. This paper designs an optim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failure mode of logistics link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FAHP-TOPSI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supply chain failure of SUNING cloud business logistics, and determines that SUNING cloud business logistics failure problem has five main components: service flexibility, personnel professionalism. Information quality,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responsiveness. Through the use of language variables by three experts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incidence,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ree risk factors. The evaluation matrix of SUNING cloud quotient failure mode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fuzzy number sets, and the closeness coefficient of each failure mode is calculated. Finally, the main failure factors of SUNING cloud quotient are: cargo breakage rate and punctual delivery rate. Return cycle, staff service attitude, and corresponding failure factors to propose improvements.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4;F724.6;F25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金環(huán),周啟蕾;供應鏈風險管理探討[J];價值工程;2005年03期
2 趙廣華;構建國際化的供應鏈[J];企業(yè)管理;2005年06期
3 許曉明;;供應鏈的風險及其防范[J];特區(qū)經(jīng)濟;2005年12期
4 田會;邵祥理;;供應鏈風險識別與防范[J];物流科技;2006年04期
5 江偉;;淺談供應鏈管理的風險防范[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0期
6 楊文;楊濤;李志;;供應鏈風險與應對措施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2期
7 潘文榮;;供應鏈風險識別與評估[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16期
8 劉永勝;宋玉卿;王金明;;供應鏈風險問題研究述評[J];商業(yè)時代;2006年25期
9 劉永勝;白曉娟;;供應鏈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06年10期
10 時曉;張畢西;;基于模糊評價的供應鏈風險評估[J];科技咨詢導報;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世良;李艷;;供應鏈控制對供應鏈能力風險的影響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運作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鄧小軍;;三角模糊數(shù)評價法與集群供應鏈風險評估、控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海林;;企業(yè)供應鏈的風險與控制分析[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下)[C];2010年
4 李歡;陳宏;;供應鏈風險探討[A];第六屆中國青年運籌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盧卓;陳智民;;供應鏈風險管理的投入權重分析[A];信息經(jīng)濟與國民經(jīng)濟增長方式的轉(zhuǎn)變——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家國;李俊;趙金樓;;兩階段供應鏈風險傳遞機制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晚春東;;供應鏈系統(tǒng)運行整體風險評估指標體系[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8 葉成利;蒙少東;;農(nóng)產(chǎn)品(食品)供應鏈風險管理文獻綜述[A];第四屆農(nóng)業(yè)政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發(fā)展與制度建設論文集[C];2007年
9 沈默;;“三鹿奶粉”供應鏈管理缺失和優(yōu)化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10 施國洪;陳敬賢;程發(fā)新;;供應鏈風險的隨機估計模型研究[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榮忠;供應鏈需要誠信[N];國際商報;2004年
2 徐娟 劉志學;牢牢把握供應鏈風險[N];中國石化報;2007年
3 張榮忠;彈性供應鏈:創(chuàng)造高價值[N];國際商報;2007年
4 宋華;供應鏈管理之道:如何在平的世界中競爭[N];中國商報;2009年
5 丁俊發(fā);“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調(diào)查”告訴我們什么[N];現(xiàn)代物流報;2013年
6 ;供應鏈管控“攻心戰(zhàn)”[N];現(xiàn)代物流報;2014年
7 丁俊發(fā);向“中國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yè)”學習什么[N];現(xiàn)代物流報;2014年
8 榮德;供應鏈如何經(jīng)得起風暴[N];國際商報;2006年
9 王國文 博士;全球物流與供應鏈最新趨勢與動態(tài)[N];現(xiàn)代物流報;2006年
10 興業(yè)全球基金 徐天舒 甘雨;供應鏈責任 企業(yè)社會責任被忽視的一環(huán)[N];中國證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映貴;供應鏈風險傳遞及其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艾耕云;基于分形理論的供應鏈風險結構及管理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王新平;基于生物細胞彈性理論的供應鏈彈性測度及管理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4 羅加蓉;產(chǎn)出和需求雙邊隨機供應鏈期權博弈模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劉純霞;供應鏈中斷風險傳導機理及中斷風險預測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6 茍辰楠;基于自組織理論的供應鏈穩(wěn)定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7 徐小玲;階躍型突變需求下供應鏈生產(chǎn)庫存管理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8 聶篤憲;基于增廣拉格朗日協(xié)調(diào)的集群式供應鏈動態(tài)優(yōu)化配置方法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許樹輝;基于供應鏈嵌入視角的企業(yè)空間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鄭詩田;供應鏈中若干關鍵決策與協(xié)調(diào)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韻佳;基于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樊毓卿;供應鏈的適應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3 許崇合;供應鏈信任風險評估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李艷;供應鏈控制對供應鏈風險的影響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李歡;供應鏈風險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6 梁旦;供應鏈風險分擔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鄢玲;供應鏈風險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8 魯成松;供應鏈風險防范與管理[D];安徽大學;2007年
9 曹群;供應鏈構建風險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賀蔚;供應鏈內(nèi)中小企業(yè)對供應鏈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823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48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