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復雜科學管理理論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復雜科學管理理論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IT外包服務商的評價決策問題是IT外包決策中的主要問題之一,一直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同時,服務商的選擇作為服務供應鏈運營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趨勢之一。只有選擇合適的服務商,才能更好地為服務供應鏈戰(zhàn)略聯(lián)盟企業(yè)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提供服務,它對整條服務供應鏈鏈的高效運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IT外包服務商評價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應根據具體的評價目的確定評價對象、指標和方法,但目前對系統(tǒng)、定量和實用的動態(tài)IT外包服務商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尚顯薄弱,在動態(tài)IT外包服務商評價體系框架、模型和應用方法的研究方面還不夠全面深入。 本文從服務供應鏈的視角入手,運用CSM理論的方法,結合不確定理論與多屬性決策方法,采用文獻分析、理論研究、問卷調查、實驗仿真、案例實證分析的方法對IT外包服務商的評價模型和方法展開研究,主要內容如下: 通過相關文獻研究現狀綜述,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服務供應鏈視角下IT外包服務商的評價決策,并對CSM理論和所需的智能信息處理方法進行了簡要介紹(見第1、2章)。然后對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視角、研究范圍、形成機理、互動方式、演化模式、模型框架等運用CSM理論分析,為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系統(tǒng)模型構建及評價選擇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也為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實證研究和人機交互原型系統(tǒng)的搭建起著指導作用(見第3章)。接下來以電子外包能力模型為基礎,結合CSM方法論,通過基于問卷調查和Delphi法的兩階段三輪實證研究,采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修正IT外包服務商評價系統(tǒng)模型,建立服務供應鏈視角下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六維系統(tǒng)模型,并對指標的含義闡述,彌補了現有研究中缺少IT外包服務商指標體系實證研究的不足(見第4章)。再后,從多角度對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模型進行研究,通過熵理論、灰理論、Markov理論、粗糙集、人工神經網絡等智能方法融合,設計了多種智能處理方法融合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模型,通過算例仿真和對UCI國際標準數據集測試,證明其有效性,為服務商的評價提供不同的處理方式和適用范圍,彌補了目前國內外服務供應鏈視角下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中智能信息處理方法的融合理論研究少、應用不夠深入的缺點(見第5章)。最后,在前文章節(jié)的基礎上,選擇了一個企業(yè)進行了實證研究,驗證了所選決策模型的有效性,并開發(fā)了相應的原型系統(tǒng)(見第6章)。文章結尾對全文進行了總結和展望(見第7章)。 通過研究,本文獲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1)提出了基于CSM理論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分析策略。對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視角、研究范圍、形成機理、互動方式、演化模式、模型框架等使用CSM分析策略,詳細說明了CSM理論對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理論和實踐的指導意義及重要作用。 (2)構建了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體系框架。運用CSM方法論,獲取影響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八方面因素,建立了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系統(tǒng)模型,并基于問卷調查和Delphi法的2階段3輪實證研究,修正了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系統(tǒng)模型,得到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六維系統(tǒng)模型。 (3)從CSM的定量分析策略(經典的策略、現代的策略、前沿的策略)入手,提出多種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模型方法:提出了基于結構熵權-灰關聯(lián)法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模型,研究了權重確定和數據排序方法,并給出算例分析;提出了基于結構熵權的改進TOPSIS法,對混合型多屬性數據決策信息的服務商評價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粗糙集-Markov鏈的模型,實現了對IT外包服務商的發(fā)展后勁的持續(xù)評價;提出了改進屬性約簡-多層BP神經網絡模型,使用UCI國際標準測試數據集的實驗分析證明了該決策模型的有效性。 (4)開展了具體企業(yè)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的案例實證研究工作,并對案例中所選決策模型的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了討論分析,開發(fā)了相應的原型系統(tǒng)。
【關鍵詞】:復雜科學管理理論 服務供應鏈 IT外包服務商評價 原型系統(tǒng)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C934
【目錄】:
- 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1 緒論15-41
-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15-19
- 1.1.1 選題背景15-18
- 1.1.2 研究意義18-19
- 1.2 文獻綜述19-34
- 1.2.1 服務科學的研究19-23
- 1.2.2 服務供應鏈的研究23-27
- 1.2.3 IT外包及IT外包服務供應鏈的研究27-32
- 1.2.4 服務供應商評價的研究32-34
- 1.3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關鍵問題分析34-35
- 1.4 研究內容與論文結構35-40
- 1.4.1 研究內容35-37
- 1.4.2 論文結構37-40
- 1.5 本章小結40-41
- 2 相關理論基礎41-60
- 2.1 CSM理論41-53
- 2.1.1 整體觀論41-42
- 2.1.2 新資源觀論42-44
- 2.1.3 互動論44-47
- 2.1.4 無序-有序論47-49
- 2.1.5 整合論49-51
- 2.1.6 CSM方法論51-53
- 2.2 電子外包能力模型53-54
- 2.3 其他相關決策理論54-59
- 2.3.1 管理決策的熵理論55
- 2.3.2 灰色系統(tǒng)分析方法55
- 2.3.3 模糊數學方法55-57
- 2.3.4 馬爾可夫鏈理論57-58
- 2.3.5 人工神經網絡理論58-59
- 2.3.6 粗糙集理論59
- 2.4 本章小結59-60
- 3 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分析策略60-76
- 3.1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視角——整體觀論60-61
- 3.2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資源及形成機理——新資源觀論61-66
- 3.3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動力機制——互動論66-68
- 3.4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演化模式——無序-有序論68-71
- 3.5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整合轉換過程——整合論71-72
- 3.6 IT外包服務商評價的系統(tǒng)模型框架——方法論72-74
- 3.7 本章小結74-76
- 4 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系統(tǒng)模型研究76-109
- 4.1 問題提出76-77
- 4.2 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系統(tǒng)模型構建77-86
- 4.2.1 eSCM_SP模型的分析77-79
- 4.2.2 初始指標論證79-81
- 4.2.3 確定指標-因素:應用CSM定性分析工具81-86
- 4.3 系統(tǒng)模型修正:實證研究86-101
- 4.3.1 第一階段Delphi法兩輪過程87-91
- 4.3.2 第二階段大樣本問卷調查——因子分析91-101
- 4.4 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指標體系結構分析101-108
- 4.4.1 服務商實力指標的說明101-103
- 4.4.2 合作能力(風險)指標的說明103-104
- 4.4.3 服務質量指標的說明104-106
- 4.4.4 服務成本指標的說明106-107
- 4.4.5 外部評價指標的說明107
- 4.4.6 發(fā)展?jié)摿χ笜说恼f明107-108
- 4.5 本章小結108-109
- 5 基于CSM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方法研究109-149
- 5.1 基于結構熵權-灰關聯(lián)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109-122
- 5.1.1 算法思想109-118
- 5.1.2 “結構熵權-灰關聯(lián)”算法優(yōu)勢分析118-119
- 5.1.3 仿真算例119-122
- 5.2 基于結構熵權-改進TOPSIS法的IT外包服務商多維決策評價122-130
- 5.2.1 問題描述122-123
- 5.2.2 數據收集和矩陣規(guī)范化123-124
- 5.2.3 基于結構熵權-改進TOPSIS法124-128
- 5.2.4 算例分析128-130
- 5.3 基于粗糙集-Markov鏈預測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130-138
- 5.3.1 算法思想130-134
- 5.3.2 算例分析134-138
- 5.4 基于改進約簡-多層BP網絡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138-147
- 5.4.1 算法思想138-143
- 5.4.2 UCI數據集實驗分析143-146
- 5.4.3 模型仿真應用146-147
- 5.5 本章小結147-149
- 6 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案例實證研究149-165
- 6.1 企業(yè)背景及IT外包項目介紹149-150
- 6.2 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150-159
- 6.2.1 基于結構熵權-改進TOPSIS法的決策模型151-156
- 6.2.2 基于結構熵權-灰關聯(lián)的決策模型156-158
- 6.2.3 分析與討論158-159
- 6.3 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原型系統(tǒng)開發(fā)159-164
- 6.4 本章小結164-165
- 7 結論與展望165-168
- 7.1 總結165-166
- 7.2 展望166-168
- 8 參考文獻168-180
- 9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180-181
- 附錄1 Delphi法問卷調查表181-183
- 附錄2 大樣本問卷調查表183-185
- 致謝1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躍;趙秋紅;周泓;;改進的Electre方法在反應型供應鏈供應商選擇中的應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曾華;王恒山;;基于Hopfield網絡的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商評價模型[J];電子技術應用;2006年09期
3 陳小峰,李從東;住宅區(qū)多元物業(yè)服務與供應鏈管理的整合研究[J];工業(yè)工程;2004年04期
4 趙富強;王荃;張磊;;基于RBF神經網絡的農機企業(yè)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J];中國農機化;2011年03期
5 劉作儀;杜少甫;;服務科學管理與工程:一個正在興起的領域[J];管理學報;2008年04期
6 錢芝網;;BP神經網絡及其在供應商選擇評價中的應用[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1年03期
7 楊樹;杜少甫;梁j;董駿峰;;旅游供應鏈最優(yōu)服務質量決策[J];管理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8 王振鋒;丁清旭;崔巖;應紀來;;醫(yī)療服務供應鏈服務體系構建[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2年02期
9 楊儀;向長城;魏代俊;;可拓K近鄰算法在數據聚類分析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21期
10 欒東慶;常偉;胡克瑾;;基于eSCM-SP的IT外包服務商能力度量與改進[J];計算機科學;2007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段偉花;企業(yè)信息技術外包關系及其演化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培;企業(yè)信息技術外包決策模型與仿真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曾鐵瑛;小城鎮(zhèn)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力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何躍;基于ITIL的IT外包服商綜合評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復雜科學管理理論的IT外包服務商評價決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88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46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