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決策體制的改革是實現(xiàn)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基本條件
[Abstract]:The main reason of hindering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is the reas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system.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the decision-making system must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ient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作者單位】: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分類號】:C9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依平,陸立新;對我國行政決策民主化制約因素的反思[J];湖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富良;“以德治國”方略的鮮明時代內(nèi)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3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4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王玉瓊;《共產(chǎn)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楊金剛;走出民主觀念的五大誤區(qū)[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8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魯芳;;建國以來我國社會發(fā)展與社會主義道德的變遷[A];倫理視野下的社會發(fā)展——第17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任浩明;;黨的執(zhí)政倫理建設與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楊宏山;;全球競爭壓力下的政府治理改革[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4 陳紅太;;1989年到21世紀初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A];政治改革與政府轉(zhuǎn)型[C];2003年
5 李合敏;;新時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論鄧小平關于干部隊伍“四化”標準的思想[A];2005烏蒙論壇論文集(三)[C];2005年
6 蒲國良;;關于十月革命研究中兩個基本問題的思考[A];紀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楊林;李敏;陳玉新;;大學生要做創(chuàng)建安定、和諧校園的模范[A];北京市高教學會保衛(wèi)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7年
8 郝建臻;;中國高校反腐機制建設芻議[A];高等學校紀檢監(jiān)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9 王學東;;維護公平是政府的職責[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尚九玉;;論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chǎn)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4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jīng)濟調(diào)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呂曉萍;我國以工促農(nóng)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7 李利平;中國公務員規(guī)模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孫海軍;經(jīng)濟功能區(qū)與經(jīng)濟區(qū)域形成理論[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中文;中美關系中的美臺軍售問題[D];南京大學;2010年
10 金道銘;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紅剛;社會轉(zhuǎn)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chǎn)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6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晶;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制度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曉宇;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鄧小平發(fā)展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秋婷;改革和完善領導決策機制[J];理論探討;2003年04期
2 顧秩銘;;淺析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J];知識經(jīng)濟;2008年03期
3 馬維野,池燕玲,王玉民,孫玉麟;研究所改革成效的判據(jù)[J];科研管理;1995年06期
4 楊世模;國有企業(yè)的出路關鍵在于改革用人制度[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5 孫居濤;正確認識所有制改革中的幾個關系[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6 侯全生;試論國有小型企業(yè)改革[J];天中學刊;1997年06期
7 沈依云;上海燃氣行業(yè)的深化改革[J];城市公用事業(yè);1997年06期
8 鄭志敏,左麗華;勞保醫(yī)療制度改革的探討[J];一重技術;1997年03期
9 童新政;日本金融的破綻與改革[J];東北亞論壇;1998年04期
10 張五鋼,彭景榮;國有小型企業(yè)改革的對策性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明;趙根田;;“鋼結構設計”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2 翁愛湘;吳志慧;陳石平;;高校學報改革發(fā)展新思路[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3 王尚洪;林剛;辜清;;人體及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A];第五屆廣東、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蓋玉彪;陳偉;;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軍事司法改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袁書琪;馬帥;;學校地理課程改革的關鍵問題[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劉素仙;;理性反思中的學習與借鑒——淺談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汪元華;吳志斌;江泓;;本科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構建研究[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下)[C];2010年
8 陳盤學;;適應市場經(jīng)濟需要 理順郵局發(fā)行渠道與科技期刊的關系[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高桂喜;許曉華;;鄉(xiāng)鎮(zhèn)水利站改革淺析[A];山東水利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4年
10 馮玉生;王耕;巫付專;肖俊明;裴素萍;;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建設的一些思考[A];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教授 俞可平;建設高質(zhì)量的政法智庫[N];法制日報;2010年
2 吉林省博大華夏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 供稿;房價:市長說了算? 開發(fā)商說了算? 還是市場說了算?(上)[N];長春日報;2007年
3 蘇楊;環(huán)保不僅是種草[N];海峽時報;2001年
4 ;索尼發(fā)布中長期戰(zhàn)略[N];中國電子報;2005年
5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 俞可平;“智庫”的影響力從何而來[N];北京日報;2009年
6 董宏君;看看“大”字壓倒了多少人[N];人民日報;2011年
7 孫滌;議事的民主、平等與效率[N];南方周末;2006年
8 本報評論員;夯實“造福一方”的體制基礎[N];南方日報;2006年
9 蘇楊;環(huán)保不是環(huán)衛(wèi)[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10 喬新生;廈門PX事件給地方政府的珍貴教益[N];東方早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魯軍;戈爾巴喬夫改革與執(zhí)政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春霞;限制與保護:刑事訴訟中的隱私權[D];四川大學;2005年
3 張道全;當代中國改革的代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5 張薇;蘇格蘭大學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6 楊榮昌;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章迪誠;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制度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會寨;公共服務視野下的中國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9 蘭彤;中國乒乓球職業(yè)化管理體制的探索與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10 李和森;中國農(nóng)村醫(yī)療保障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拉琪;中國(大陸)與老撾銀行體制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2 韋光燕;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趨勢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周新梅;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中的中國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4 王曉霞;裁判文書改革的思考[D];吉林大學;2005年
5 姚龍琴;論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D];河海大學;2006年
6 曹冬;蒙臺梭利教育法在中國的實踐與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朱珠;我國現(xiàn)行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偉玲;深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分析與思考[D];鄭州大學;2005年
9 曹蕾;民國時期的鹽務稽核所及其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趙忠偉;論我國軍隊轉(zhuǎn)業(yè)干部安置制度的改革[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585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25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