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悲劇之因及其啟示
本文選題:悲劇人生 + 曹操。 參考:《領導科學》2004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
【分類號】:C9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代光;曹操開鑿運河及其影響[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1982年01期
2 汪世忠;試論曹操的經(jīng)濟政策[J];經(jīng)濟問題探索;1983年06期
3 王傳明;;曹操的秘書群[J];秘書之友;1985年02期
4 胡若佳;;曹操屯田墾種的故事[J];中國農(nóng)墾;1985年08期
5 何克義;;曹操的《明罰令》淺析[J];秘書之友;1986年01期
6 王義平;;“曹操的秘書群”一文有與史實不符的地方——與王傳明同志商榷[J];秘書之友;1986年05期
7 沈端民;簡論曹操赤壁之戰(zhàn)敗北的經(jīng)濟原因[J];經(jīng)濟經(jīng)緯;1988年01期
8 安光明;;一篇坦誠的述職報告——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淺析[J];秘書之友;1989年10期
9 黃彥慶;悟“曹操殺楊修”[J];經(jīng)營與管理;1990年06期
10 ;曹操用人[J];企業(yè)活力;199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熊壽昌;;簡論早期佛教在孫吳國家治理中的作用[A];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黃新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鉤沉[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3 宋尚齋;;紀游文學的發(fā)展與曹氏父子的紀游詩賦[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4 高敏;;漢魏之際的幾支特殊世兵——青州兵、徐州兵與東州兵[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5 張鶴泉;;曹魏都督諸州軍事制度試探[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6 張大可;;論三國時期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歷史教訓[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7 余鵬飛;;從荊州之爭看三國時期的外交斗爭[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8 盧華語;;試論孫吳人才群體的特征及效應[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9 陳勇;;董卓、曹操與漢魏皇權[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10 曹魏五銖課題組;;曹魏五銖考[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龍梅;吟風賞月度中秋[N];安徽日報;2000年
2 王勤;文姬歸漢始末[N];中國檔案報;2000年
3 周國興;關公擇主與大學生就業(yè)[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陳慕澤;多主體系統(tǒng)中的互知[N];光明日報;2000年
5 本報特派記者 劉穎余;范志毅的真情告白[N];工人日報;2000年
6 聯(lián)升;扇面書畫摭拾[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7 本報記者 陳曉星;電腦游戲 第九藝術或電子海洛因[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記者 仇逸;三代京劇名家上海“群英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9 君弈;漢魏時期的名流圍棋與圍棋九品[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黃斌 通訊員 楊新成;讀《三國》打天下 看《紅樓》得天下[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瓊英;魏晉南朝寒人仕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2 劉志偉;英雄"與魏晉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周勇;道教與政治關系論[D];四川大學;2001年
4 施建軍;建安文學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張淑玲;言語交際中非真實性話語作為語用策略的順應性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6 王淑梅;魏晉樂府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春芳;漢晉之際汝潁人物的流布及作用[D];安徽大學;2001年
2 宋文翠;論《三國志演義》的心理戰(zhàn)術描寫[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3 顧震;曹操公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郭艷;試論《世說新語》的文學性[D];山西大學;2004年
5 錢敏芳;曹操詩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呂艷;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葉娜;建安與正始詩歌意象之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8 彭建華;論漢魏六朝游仙詩[D];西南大學;2006年
9 閆月玨;論三曹文學的生命意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魏穎;《三國演義》的傳統(tǒng)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及其對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啟示[D];貴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404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94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