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及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19:41
本文關鍵詞: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及方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通信企業(yè) 培訓效果評估 AHP層次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判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具有知識密集型特點的通信企業(yè)間的競爭越來越呈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競爭態(tài)勢。培訓作為快速提升員工競爭實力的最佳手段,自然倍受企業(yè)的重視,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也意識到培訓效果評估不僅僅是對培訓活動的總結,更能夠完整的呈現(xiàn)出培訓推動企業(yè)績效改善的路徑。因此依據通信企業(yè)的業(yè)務特點構建簡單實用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并運用恰當?shù)脑u估方法將有助于通信企業(yè)合理的配置培訓資源,從而改善企業(yè)績效,提升企業(yè)競爭實力。 論文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課題的研究背景,并闡明了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及方法研究的重要意義。第二章研究和梳理了國內外主流的培訓效果評估模型與方法,為構建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三章在分析我國培訓效果評估應用現(xiàn)狀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的應用特點。第四章通過德爾菲法和AHP層次分析法構建了適用于通信企業(yè)的6個維度12個指標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第五章依據第四章構建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運用模糊綜合評判的方法對N公司的培訓效果進行了實證評估,并針對N公司的評估結果進行了解讀與分析。第六章對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及方法研究進行總結以及對新興信息技術帶來的培訓效果評估方法的變革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通信企業(yè) 培訓效果評估 AHP層次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判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632.3;F272.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選題背景10-11
- 1.2 研究意義與目的11-12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2-13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技術路線13
- 1.4 論文框架13-15
- 第二章 培訓效果評估模型及方法概述15-23
- 2.1 培訓及相關概念15-18
- 2.1.1 培訓的內涵15-16
- 2.1.2 培訓效果及培訓遷移理論16-17
- 2.1.3 培訓效果評估17-18
- 2.2 國內外對培訓效果評估模型及方法的研究成果18-23
- 2.2.1 國外的主要研究成果18-21
- 2.2.2 國內的主要研究成果21-23
- 第三章 我國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的現(xiàn)狀及其在通信企業(yè)中的應用特點23-33
- 3.1 我國企業(yè)培訓常用方法23-24
- 3.2 我國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的應用現(xiàn)狀及分析24-29
- 3.2.1 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的應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24-28
- 3.2.2 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現(xiàn)狀的原因分析28-29
- 3.3 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的應用特點29-33
- 3.3.1 通信企業(yè)員工的特點29-30
- 3.3.2 通信企業(yè)培訓的特點30-32
- 3.3.3 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32-33
- 第四章 通信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33-48
- 4.1 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思路33-35
- 4.2 培訓效果評估指標的篩選原則35
- 4.3 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確定35-36
- 4.4 具體指標釋義及評價原則36-39
- 4.4.1 反應層面36-37
- 4.4.2 學習層面37
- 4.4.3 行為層面37-38
- 4.4.4 結果層面38
- 4.4.5 投資回報率38
- 4.4.6 培訓成果轉化環(huán)境38-39
- 4.5 采用AHP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39-43
- 4.5.1 關于AHP層次分析法39
- 4.5.2 評估指標的層次化39-40
- 4.5.3 評估指標權重的確定40-43
- 4.6 培訓效果評估過程中的要素分析43-48
- 4.6.1 選擇恰當?shù)脑u估時間44-46
- 4.6.2 評估主體與評估方法的選擇46-48
- 第五章 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N公司培訓效果進行實證評估48-58
- 5.1 模糊綜合評判法簡介48-49
- 5.2 N公司企業(yè)概況49-50
- 5.3 評估過程及評估方法設計50-51
- 5.4 運用模糊綜合評判的方法進行培訓效果評估51-55
- 5.4.1 建立子準則層各指標的評價集52-53
- 5.4.2 一級模糊評價53-54
- 5.4.3 對企業(yè)培訓效果進行綜合模糊評價54-55
- 5.5 培訓效果評估結果的解讀與分析55-56
- 5.6 培訓效果評估結果驗證56-57
- 5.7 N公司培訓效果評估的不足之處57-58
- 5.7.1 缺少培訓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支撐57
- 5.7.2 評估主體比較單一57-58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58-61
- 6.1 研究結論58-60
- 6.1.1 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58-59
- 6.1.2 評估過程的控制與評估方法的選擇59-60
- 6.2 未來展望60-61
- 參考文獻61-63
- 附錄63-77
- 致謝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世明;;職業(yè)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的策劃及應用[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邵雨梅,羅鍵;模糊評價方法在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4年10期
3 齊建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袁凌,朱瑞娟;國外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方法的比較分析[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崔霞;;管理培訓效果評估指標研究綜述和指標體系的構建[J];經濟師;2010年10期
6 王少清;;企業(yè)的員工培訓及其培訓效果的跟蹤評估[J];中國建設教育;2008年07期
7 晏秋陽,曹亞克;企業(yè)員工培訓效果評估模式的探討[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8 楊青;黃津金;;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04期
9 馮明,陶祁;培訓遷移的有關理論和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2年03期
10 田軍,張朋柱,王刊良,汪應洛;基于德爾菲法的專家意見集成模型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9553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jfx/95532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