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精確廣告模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精確廣告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帶來了網絡營銷的高速發(fā)展,虛擬社區(qū)作為一種獨特的傳播渠道和信息載體顯示出巨大網絡營銷價值。更多企業(yè)開始關注虛擬社區(qū)廣告帶來的產品和品牌忠誠度、消費者關注度以及由此創(chuàng)造的交易量。同時3G移動網絡的逐步完善和3G移動終端的推誠出新,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體驗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服務。由此給無線虛擬社區(qū)廣告帶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商家可以利用其快捷、精確的信息提供更為高效的廣告資源和營銷模式。 然而目前對網絡廣告精確化投放的意識才剛開始發(fā)展,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相關研究還不夠完善。現有的虛擬社區(qū)廣告大都是針對所有相關人員投放,并沒有因為受眾在網絡中關系所處的位置,考慮其接受程度和傳播程度,由此廣告投放的目標不夠精確,內容也不夠相關。同時對網絡廣告的評價也在不斷改善中,目前沒有比較完整的評價模式來測評虛擬社區(qū)的廣告效果。 本文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網絡結構進行分析,明確了成員的社會網絡關系結構,并據此挑選出核心成員,結合相關數據,選擇了與其偏好相關的廣告進行投放,形成了精確廣告的投放模式,結合廣告點擊率和受眾接受行為影響因素證實了精確廣告投放模式確實使得廣告的實際效果增強。本文的研究為無線網絡廣告和營銷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隨著運營商的移動網絡業(yè)務進一步成熟和普及,科技不斷的發(fā)展和用戶日益變化的需求,無線虛擬社區(qū)的廣告方式將會更多樣化,營銷方式會更精準、高效。
【關鍵詞】:無線虛擬社區(qū) 社會網絡分析 精確廣告 受眾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49;F713.8;F22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緒論9-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2
- 1.1.1 研究的背景9-10
- 1.1.2 研究的意義10-12
- 1.2 無線虛擬社區(qū)廣告研究現狀與不足12-15
- 1.2.1 國內外網絡廣告研究現狀12-13
- 1.2.2 無線虛擬社區(qū)廣告研究現狀13-14
- 1.2.3 研究現狀與不足14-15
- 1.3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15-17
- 1.3.1 研究內容15
- 1.3.2 研究的技術路線15-17
- 1.4 研究目標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7
- 1.4.1 研究目標17
- 1.4.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7
- 1.5 論文結構17-19
- 2 相關理論綜述19-29
- 2.1 無線虛擬社區(qū)相關理論概述19-23
- 2.1.1 虛擬社區(qū)的概述19-21
- 2.1.2 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發(fā)展21-22
- 2.1.3 無線虛擬社區(qū)廣告的概述22-23
- 2.2 社會網絡分析相關理論23-26
- 2.2.1 社會網絡分析的研究內容和方法23-25
- 2.2.2 社會網絡分析的應用25-26
- 2.3 受眾接受行為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26-29
- 2.3.1 接受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理論26
- 2.3.2 受眾接受行為影響因素相關理論研究26-29
- 3 基于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精確廣告投放模式29-35
- 3.1 社會網絡分析29-34
- 3.1.1 宏觀層次分析:整體社會網絡分析29-30
- 3.1.2 中微觀層次分析:內部子結構分析30-33
- 3.1.3 微觀層次分析:成員的中心性分析33-34
- 3.2 精確廣告投放模式34-35
- 3.2.1 廣告投放對象34
- 3.2.2 廣告投放內容34-35
- 4 廣告點擊率比對分析35-37
- 4.1 兩種模式的廣告點擊率對比分析35-36
- 4.3 結論36-37
- 5 精確廣告投放模式下受眾接受行為影響因素分析37-46
- 5.1 模型建立37-39
- 5.1.1 概念模型37
- 5.1.2 影響因素分析37-38
- 5.1.3 最終模型38-39
- 5.2 數據收集及分析39-42
- 5.2.1 數據采集39-40
- 5.2.2 數據分析40-42
- 5.3 假設檢驗42-46
- 5.3.1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42-44
- 5.3.2 兩種模式的對比分析44-46
- 6 結論與展望46-49
- 6.1 結論46-47
- 6.1.1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46
- 6.1.2 主要研究結論46-47
- 6.2 研究展望47-49
- 參考文獻49-51
- 附錄A 無線虛擬社區(qū)精確廣告投放模式因素研究調查問卷51-5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54-55
- 致謝55-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寧烽;;對電視廣告運營的思考[J];電視時代;2010年03期
2 陳接峰;凌菁;董傳璽;;電視媒體如何突破廣告銷售的瓶頸[J];中國廣告;2006年12期
3 ;2009最值得廣告商關注的新媒體推薦[J];今傳媒;2009年09期
4 倪大海;少兒電視節(jié)目如何吸引廣告商并開發(fā)產業(yè)鏈[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年10期
5 葉新;;管窺雜志廣告(上)[J];招商周刊;2004年30期
6 王小萍;;黨報廣告產品創(chuàng)新之路[J];新聞愛好者;2008年03期
7 徐莉莉;;論網絡媒體時代廣告的隱性化傳播[J];東南傳播;2008年01期
8 ;Web監(jiān)制電影對于廣告商來說,這不諦是一場夢魘[J];每周電腦報;1997年36期
9 梁勤儉;;迎接厚報時代的市場化挑戰(zhàn)——淺論報紙靠什么吸引廣告[J];大市場.廣告導報;2001年05期
10 孫茜云;王上;;淺談廣播廣告經營戰(zhàn)略[J];山東視聽;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靳巖欽;張敏;劉奕群;馬少平;;搜索引擎用戶查詢的廣告點擊意圖分析[A];第六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安圣慧;陳姜;;網絡視頻廣告應用[A];2007年全國第十一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昝勝鋒;朱文雁;;嵌入式廣告、文化暗合與電影票房[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9年
4 丁俊楠;趙蔚;;提升用戶粘性的移動廣告聯盟管理研究[A];融合與創(chuàng)新——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29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娜;;教育廣告的經濟效應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白貴;閃曉宇;;淺析中國近現代回族報刊中的廣告[A];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信息傳播與社會發(fā)展論叢(2010年刊)[C];2010年
7 鄧理峰;;廣告主導型報刊體制的形成——19世紀美國的工業(yè)革命、大眾營銷與大眾化報紙的分化[A];新聞學論集(第20輯)[C];2008年
8 張忠禮;;對《廣告法》第38條之我見[A];維護廣告市場秩序之我見征文活動獲獎論文選編[C];2002年
9 朱思群;趙其斌;李玉坤;;期刊面向廣告商的營銷策略[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楊雪雁;張曉霓;;基于內容分析的中國旅游虛擬社區(qū)知識挖掘[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田晶;團購網站“瘋狂”[N];中國企業(yè)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杜思夢;“4+1計劃”:“植入廣告”新思路[N];中國電影報;2010年
3 ;艾德思奇 IT改變萬億美元廣告市場格局[N];中國計算機報;2011年
4 《男人裝》主編 瘦馬;誰在看你的雜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索蒙;“網賺”——免費掘金進行時[N];財會信報;2006年
6 林楚馥;從“不買廣告商品”說起[N];廣東建設報;2006年
7 孫榮欣;效果待考量 監(jiān)管呈空白[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實習記者 馬行超;揭開樂視網的神秘面紗[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王佳;自助廣告平臺:精準的圈子營銷工具[N];中國經營報;2011年
10 本報見習記者 袁舒婕;《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和紙媒齊頭并進[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海軍;廣告輿論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杜積西;1978-2008:廣告審美意識的流變[D];西南大學;2012年
3 于林洋;廣告薦證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妍妍;美國的商業(yè)言論自由[D];山東大學;2012年
5 黃飛玨;中國大陸生活類周報刊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李鋼;基于贊助搜索的關鍵字廣告最優(yōu)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肖爽;基于TAM/TPB整合模型的移動廣告用戶使用動機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王嬌;移動營銷的傳播與信任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徐美鳳;基于CAS的學術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程秀芳;虛擬社區(qū)網絡口碑對消費者決策行為影響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紀佳婧;SNS廣告?zhèn)鞑パ芯縖D];河北大學;2010年
2 鐘華;證言廣告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童強;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點擊率與保留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文軍;后現代消費文化語境下廣告的困境與出路[D];蘭州大學;2011年
5 鄭荃文;廣告語言的美學效果對受眾廣告審美趨向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軼男;吉林電視臺廣告產品營銷策略的優(yōu)化方案[D];吉林大學;2010年
7 溫小勤;酒類廣告中的口部和手部動性詞語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8 王丹;省級衛(wèi)視廣告的整合營銷戰(zhàn)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9 蔣琛;蛻變—雜志廣告的創(chuàng)意途徑[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張璐;廣告中模糊語對消費行為的提升模式[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無線虛擬社區(qū)的精確廣告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85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jfx/48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