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審計風險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審計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審計風險研究
【摘要】:政府審計風險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而審計公告體制的實施,使政府風險變得更加明顯,并增大了審計風險。社會審計的風險系統(tǒng)無法引導政府審計機構(gòu)的審計工作,政府審計要建設自身的風險應對體系,從而制約政府審計的實踐過程以及審計執(zhí)法活動。本文將對審計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審計風險進行研究,第一部分將簡述審計公告體制下的政府審計風險的特點;第二部分將探討規(guī)避政府審計風險的措施;第三部分為總結(jié)。
【作者單位】: 貴州省黔西南州審計局;
【分類號】:F239.4
【正文快照】: 政府審計公告體制是審計部門的審計成果、審計調(diào)研成果依照法律準則并向公眾展示的體制,其公示的主要有被審查機構(gòu)的基礎狀況、調(diào)研審查建議、調(diào)查研究時顯現(xiàn)出來的問題、懲罰建議以及被審查機構(gòu)的整改狀況等等。廣義的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工作者由于判斷失誤或是表達了有所謬誤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東輝;;后危機時代防范政府審計風險的策略選擇[J];遼寧經(jīng)濟;201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義道;審計公告是劑良藥[J];審計與理財;2005年11期
2 曉文;國外審計公告制度一覽[J];陜西審計;2005年01期
3 黎四龍;;審計公告制度的國際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生產(chǎn)力研究;2006年01期
4 張紅英;;完善審計結(jié)果公告制度,防范國家審計公告風險[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3期
5 黃愛萍;;我國政府審計公告整改效果分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06期
6 劉丹丹;;我國政府審計公告制度問題的再思考[J];審計月刊;2009年11期
7 張曾蓮;高綺鶴;;政府審計公告質(zhì)量、影響因素與經(jīng)濟后果研究[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8 周國亮;審計公告制度勢在必行[J];江西審計與財務;2002年05期
9 陸東輝;淺論審計公告制度的必要性[J];上海會計;2003年08期
10 文清;淺談審計風險與審計公告制度[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3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立民;丁朝霞;;審計公告與國家審計信息披露理論框架的研究——基于信號傳遞機制的研究視角[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春榮;審計公告后的“文章”更重要[N];中國老年報;2004年
2 王慶平;審計公告政治文明的進步[N];中國審計報;2003年
3 陳銘鑫 陳 彥;南通審計公告引起強烈反響[N];中國審計報;2005年
4 李素梅;淺談審計公告風險及其防范[N];中國審計報;2005年
5 趙勇軍;審計公告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N];中國審計報;2005年
6 鄧永祥;我看審計公告[N];中國審計報;2005年
7 周建軍;推進審計公告制度的難點及應對策略[N];中國審計報;2005年
8 令狐安;實行審計公告制度 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N];人民日報;2004年
9 袁敏;實行審計公告制度的意義[N];中國建材報;2006年
10 王克懷 曹國華;四川審計公告向全面縱深推進[N];中國審計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靈通;民國時期政府審計思想研究:基于民主法治的視角[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寧寧;轉(zhuǎn)型期我國審計公告制度的建構(gòu)[D];廈門大學;2006年
2 宋柳;政府審計公告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3 呂娟;我國政府審計公告制度的效果分析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朱熹;政府審計公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2年
5 李維維;“金磚四國”審計公告制度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6 譚偉佳;審計公告制度下的政府審計風險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馬亞杰;國家審計公告制度的效果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639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116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