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成機制的H集團知識資本管理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1:18
本文關鍵詞:基于形成機制的H集團知識資本管理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 知識資本 評價指標體系 知識資本管理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是企業(yè)生產經營的重要生產要素,已經上升到與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并重的知識資本的高度。由此衍生的知識資本管理在當今社會企業(yè)經營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與實踐。知識資本管理首先是獲取知識,然后在擁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企業(yè)內部實現(xiàn)共享、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進而形成企業(yè)獨特的知識資本體系,增強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關于知識資本存在諸多爭議,因此如何界定知識資本?如何通過有效的機制構建企業(yè)的知識資本?對每個身處知識經濟時代中的企業(yè)都變得越來越難以回避。本文在梳理國內外知識資本的相關研究成果后,明確了知識資本的內涵及三維結構,通過問卷調研、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H集團的知識資本形成機制及管理優(yōu)化問題。具體研究包含四個方面:一是基于H集團在知識資本三個維度的表現(xiàn)分析了集團對于知識資本的認知,歸納出知識資本管理的業(yè)務模型;二是基于結合SECI和HSC模型,抽象出H集團知識資本形成的理論模型,并對知識資本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評價指標體系;三是利用問卷調查獲得的數據檢驗了H集團知識資本理論模型的有效性、知識創(chuàng)造與知識資本的影響路徑,以及知識資本與企業(yè)績效的影響路徑;四是根據檢驗結果總結H集團的知識資本的問題與成因,并從組織結構、評價預警以及全面激勵三方面提出優(yōu)化建議。通過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結論。(1)知識資本形成機制分析是涵蓋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資本積累,企業(yè)績效形成的邏輯過程,在這三個階段的量化評價中,知識創(chuàng)造過程可以在SECI模型下明確知識社會化、外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的螺旋積累過程;知識資本應在人力資本、結構資本、顧客資本維度下進一步細分評價項目以保證評價全面性;企業(yè)績效的評價可以結合財務狀況與發(fā)展?jié)摿C合評價。(2)H集團的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其知識創(chuàng)造具有顯著的社會化、外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過程,知識資本具有顯著的人力資本、結構資本、顧客資本維度特征;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越強烈,集團的知識資本水平越高,并且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過程顯著影響集團知識資本的結構維度;知識資本是H集團企業(yè)績效的主要來源,但人力資本在路徑上并不直接作用于企業(yè)績效。(3)從路徑關聯(lián)上來看,知識創(chuàng)造過程存在知識組合化程度不充分、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過度側重結構資本的問題,形成原因在于H集團缺乏全面知識資本管理,跨國經營增加了知識組合共享的難度,企業(yè)文化對于知識創(chuàng)造過程的失衡引導。企業(yè)績效對知識資本的形成激勵存在人力資本缺乏充分激勵、顧客資本與結構資本缺乏路徑聯(lián)系的問題。形成原因在于顧客資本與結構資本對于企業(yè)績效的獨立、強勢影響,以及企業(yè)績效對直接驅動力激勵下形成的企業(yè)文化。(4)H集團可以從三個方面構建知識資本管理體系。一是落實在組織結構上,設立知識資本管理中心、基層組織和知識資本主管,由中心主導建立全球知識共享系統(tǒng),促進知識共享、組合與內化。二是根據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資本與企業(yè)績效的維度指標建立動態(tài)評價機制,其中易定量指標直接納入KPI考核體系,定性指標融入企業(yè)文化。三是實施平衡知識資本發(fā)展的全要素激勵依托全球知識共享系統(tǒng)進行知識共享激勵;根據路徑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人力資本與知識資本結構網絡化激勵。
【關鍵詞】: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 知識資本 評價指標體系 知識資本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2;F426.6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緒論12-24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義13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3-21
- 1.2.1 國外研究綜述13-17
- 1.2.2 國內研究綜述17-19
- 1.2.3 國內外研究評述19-21
- 1.3 研究內容21
-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21-23
- 1.4.1 研究方法21-22
- 1.4.2 技術路線22-23
- 1.5 研究創(chuàng)新23-24
- 第2章 H集團知識資本的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成因24-40
- 2.1 H集團概況24-32
- 2.1.1 H集團發(fā)展歷程24-26
- 2.1.2 H集團人力資本26-27
- 2.1.3 H集團結構資本27-31
- 2.1.4 H集團顧客資本31-32
- 2.2 H集團的知識資本認知32-34
- 2.2.1 知識資本披露的度量32-33
- 2.2.2 知識資本的披露程度33-34
- 2.3 H集團的知識資本管理34-36
- 2.3.1 知識資本管理的基本框架34-35
- 2.3.2 知識資本管理的主要內容35-36
- 2.4 H集團知識資本形成機制問題及成因分析36-40
- 2.4.1 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的問題及成因36-38
- 2.4.2 企業(yè)績效引導的問題及成因38-40
- 第3章 H集團知識資本形成機制的理論模型40-47
- 3.1 知識資本形成模型40-42
- 3.1.1 基礎模型構建40
- 3.1.2 知識創(chuàng)造對知識資本的影響方式40-41
- 3.1.3 知識資本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方式41-42
- 3.2 知識資本形成機制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42-47
- 3.2.1 指標選取原則42-43
- 3.2.2 知識創(chuàng)造行為的評價量表43
- 3.2.3 知識資本的評價量表43-46
- 3.2.4 企業(yè)績效的評價量表46-47
- 第4章 H集團知識資本形成機制的實證檢驗47-57
- 4.1 問卷設計與數據來源47-48
- 4.1.1 問卷設計47
- 4.1.2 數據來源47-48
- 4.2 基礎模型的適用性檢驗48-51
- 4.2.1 研究假設48-49
- 4.2.2 檢驗結果49-51
- 4.3 知識創(chuàng)造與知識資本的結構檢驗51-53
- 4.3.1 研究假設51
- 4.3.2 路徑分析51-53
- 4.4 知識資本與企業(yè)績效的效果檢驗53-57
- 4.4.1 研究假設53-54
- 4.4.2 路徑分析54-57
- 第5章 H集團知識資本形成機制的優(yōu)化建議57-66
- 5.1 構建適合知識資本的組織框架57-60
- 5.1.1 知識資本管理的組織重構57-58
- 5.1.2 知識資本管理主管的崗位設定58
- 5.1.3 知識資本管理的基層組織58-59
- 5.1.4 知識資本管理的信息化59-60
- 5.2 設立促建知識資本的動態(tài)評價60-62
- 5.2.1 知識資本評價的指標體系60-61
- 5.2.2 知識資本的信息披露61
- 5.2.3 知識資本管理的風險預警61-62
- 5.3 實施平衡知識資本的全要素激勵62-66
- 5.3.1 知識共享激勵63-64
- 5.3.2 人力資本激勵64
- 5.3.3 資本結構網絡化的激勵64-66
- 結論66-68
- 參考文獻68-71
- 附錄:調查問卷71-76
- 致謝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小琴;;知識資本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與展望[J];山東高等教育;2014年08期
2 楊澤華;;知識管理在ERP中的實現(xiàn)及價值[J];CAD/CAM與制造業(yè)信息化;2013年04期
3 孫立新;余來文;;員工知識資本的形成與運作機制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13年03期
4 李玲娟;張曉東;劉麗紅;;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的知識資本形成機理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國秋華;;基于知識資本建構傳媒企業(yè)核心競爭力[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李穎;林聰穎;;知識資本的企業(yè)知識管理風險預警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年09期
7 葛秋萍;;創(chuàng)新知識資本化的組織內轉化路徑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8 李隨成;張哲;;中小企業(yè)知識資本與企業(yè)成長[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年02期
9 張濤;許長新;;知識資本價值管理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10期
10 馮天學;張慶普;閆相斌;;企業(yè)知識資本系統(tǒng)的結構與功能[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年07期
,本文編號:9937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937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