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視角下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5 03:39
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企業(yè)轉型升級需求更為迫切,進而推動并購重組白熱化發(fā)展。在并購重組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并購商譽的會計處理。近年來,并購商譽會計處理不規(guī)范問題已經造成比較惡劣的市場影響,商譽會計處理也成為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重中之重。監(jiān)管部門已經意識到我國上市公司商譽會計處理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商譽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不夠明晰,對商譽金額和商譽減值時點與金額的確認,彈性較大,從而為管理層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間。近年來,因盈余管理而導致的并購商譽會計處理不規(guī)范甚至差錯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業(yè)績暴雷的重災區(qū)。因此,基于盈余管理視角對商譽的會計處理問題進行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本文以案例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以盈余管理視角分析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的整個過程。首先,本文介紹了銀禧科技并購興科電子的背景,闡述了銀禧科技巨額商譽的形成、初始計量以及最后計提巨額商譽減值的情況。其次,本文識別和提煉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商譽的初始確認高估、不合規(guī)地再確認以及商譽減值不合理三個方面的問題。再次,本文基于盈余管理視角剖析這些問題的成因,指出關鍵成因在于以下三點:其一,并購中存在內幕交易行為,...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商譽及商譽減值的內涵與特征
1.2.2 商譽會計確認、計量與盈余管理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商譽會計處理與盈余管理的基礎理論
2.1 商譽會計處理的基礎理論
2.1.1 商譽的本質
2.1.2 商譽的初始確認
2.1.3 商譽的后續(xù)計量
2.2 盈余管理的界定
2.2.1 盈余管理定義的界定
2.2.2 盈余管理程度的界定
2.3 盈余管理對商譽會計處理影響的理論分析
2.3.1 委托代理理論與信息不對稱理論
2.3.2 信號傳遞理論
3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的問題及盈余管理動因分析
3.1 案例簡介
3.1.1 并購方銀禧科技情況介紹
3.1.2 被并購方興科電子情況介紹
3.1.3 并購過程與方式介紹
3.1.4 商譽形成與減值過程
3.2 銀禧科技商譽初始確認和計量的問題分析
3.2.1 估值方法選擇不當,商譽初始計量金額過高
3.2.2 資產交割過渡期產生的無形資產未被識別評估
3.3 銀禧科技商譽后續(xù)計量的問題分析
3.3.1 商譽重新計量的會計處理不合規(guī)
3.3.2 激進評估延緩商譽減值損失的計提
3.3.3 隨意變更資產組操控商譽減值損失的計提
3.3.4 銀禧科技商譽后續(xù)計量信息披露不充分
3.4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中的盈余管理動機
3.4.1 高溢價商譽刺激股價上漲以實現內幕交易獲益最大化
3.4.2 延緩商譽減值以支持減持套現和質押融資
3.4.3 利用商譽減值“大洗澡”
3.5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原因分析
3.5.1 收益法存在缺陷,易導致盈余管理下的商譽高估
3.5.2 商譽會計準則部分規(guī)定不夠明晰易誘發(fā)盈余管理
3.5.3 商譽減值測試易被管理層操縱
4 抑制商譽會計處理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建議
4.1 細化和規(guī)范收益法的適用范圍及估值依據
4.2 進一步完善商譽確認和后續(xù)計量的相關準則
4.2.1 明確資產交割過渡期的無形資產確認問題
4.2.2 明確或有對價調整商譽的準則規(guī)定
4.3 改進現行商譽后續(xù)計量方法
4.3.1 探索攤銷與減值測試并行的方法
4.3.2 規(guī)范資產組及其可收回金額的認定
4.3.3 加強商譽減值測試的信息披露
5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創(chuàng)新
5.3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00628
【文章頁數】: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商譽及商譽減值的內涵與特征
1.2.2 商譽會計確認、計量與盈余管理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商譽會計處理與盈余管理的基礎理論
2.1 商譽會計處理的基礎理論
2.1.1 商譽的本質
2.1.2 商譽的初始確認
2.1.3 商譽的后續(xù)計量
2.2 盈余管理的界定
2.2.1 盈余管理定義的界定
2.2.2 盈余管理程度的界定
2.3 盈余管理對商譽會計處理影響的理論分析
2.3.1 委托代理理論與信息不對稱理論
2.3.2 信號傳遞理論
3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的問題及盈余管理動因分析
3.1 案例簡介
3.1.1 并購方銀禧科技情況介紹
3.1.2 被并購方興科電子情況介紹
3.1.3 并購過程與方式介紹
3.1.4 商譽形成與減值過程
3.2 銀禧科技商譽初始確認和計量的問題分析
3.2.1 估值方法選擇不當,商譽初始計量金額過高
3.2.2 資產交割過渡期產生的無形資產未被識別評估
3.3 銀禧科技商譽后續(xù)計量的問題分析
3.3.1 商譽重新計量的會計處理不合規(guī)
3.3.2 激進評估延緩商譽減值損失的計提
3.3.3 隨意變更資產組操控商譽減值損失的計提
3.3.4 銀禧科技商譽后續(xù)計量信息披露不充分
3.4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中的盈余管理動機
3.4.1 高溢價商譽刺激股價上漲以實現內幕交易獲益最大化
3.4.2 延緩商譽減值以支持減持套現和質押融資
3.4.3 利用商譽減值“大洗澡”
3.5 銀禧科技商譽會計處理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原因分析
3.5.1 收益法存在缺陷,易導致盈余管理下的商譽高估
3.5.2 商譽會計準則部分規(guī)定不夠明晰易誘發(fā)盈余管理
3.5.3 商譽減值測試易被管理層操縱
4 抑制商譽會計處理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建議
4.1 細化和規(guī)范收益法的適用范圍及估值依據
4.2 進一步完善商譽確認和后續(xù)計量的相關準則
4.2.1 明確資產交割過渡期的無形資產確認問題
4.2.2 明確或有對價調整商譽的準則規(guī)定
4.3 改進現行商譽后續(xù)計量方法
4.3.1 探索攤銷與減值測試并行的方法
4.3.2 規(guī)范資產組及其可收回金額的認定
4.3.3 加強商譽減值測試的信息披露
5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2 研究創(chuàng)新
5.3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8006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8006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