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整合的對策研究:以內蒙古為例
[Abstract]:Mine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is a management measure of mining administr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wo rounds of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tegration actions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mining order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rectified and standardiz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 advantage to economic advantag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industry, we must make a good article about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mining economy through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so as to help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expand the idea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further clarify the target task, integrate with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ave and utilize resources, National macro policies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hould be unified,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minimum production scal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dicators should be set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The standards and policies of all kinds of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such 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index should also be respected and the management of mining rights,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f prospecting rights, should be further standardi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esource advantages to economic advantages, the level of mine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
【分類號】:F42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志堅;李旌華;;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整頓與資源整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國土資源導刊;2008年01期
2 陳麗萍;;煤炭資源整合中須警惕資源/儲量壟斷[J];國土資源情報;2007年07期
3 趙志銳;姜華;楊曉坤;;云銅集團推進整裝勘查淺析[J];國土資源情報;2012年10期
4 王平;;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管理和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綱要[J];資源與人居環(huán)境;2012年11期
5 徐紹史;;在全國地質找礦整裝勘查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J];國土資源通訊;2011年12期
6 程會強;;關于推進我國再生資源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環(huán)境保護;2006年17期
7 康紀田;;探索礦產資源整合的長效機制[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0年03期
8 劉欣;;警惕“整合”名義下的礦權非法轉讓[J];資源導刊;2010年01期
9 林依標;李祖陽;;1+1>2的礦產資源整合模式——一種效益和利益最大化的視角[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7年04期
10 李曉妹;李鴻雁;;探礦權人優(yōu)先權法理解析[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7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紅霞;張志超;;西部礦產資源生態(tài)補償的利益之爭[J];當代財經;2012年04期
2 王中昭;樂靜;程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產業(yè)資源流動路徑的培育與優(yōu)化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宋林飛;;發(fā)展再生資源產業(yè)的世界潮流與對策建議[J];現代經濟探討;2008年02期
4 方強;華建偉;劉金平;盛福杰;宋珂;岳鵬飛;陸彥;;基于多目標決策的露采礦山空間整合研究——以江蘇省徐州市為例[J];地質學刊;2011年02期
5 李事捷;郭進平;趙宏勝;;提高非煤礦山安全水平的關鍵性問題思考[J];金屬礦山;2008年04期
6 劉伯恩;魯曉琨;;礦產資源整合中的經濟關系研究[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0年04期
7 劉曉靜;;能源、環(huán)境約束下的浙江省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產業(yè)結構調整淺析[J];科技廣場;2007年10期
8 王來健;張敬;;國外物資再生利用經驗借鑒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經濟市場;2009年05期
9 張峰;馬洪云;沙景華;;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問題探討[J];煤炭經濟研究;2010年05期
10 鄭立明;;地質找礦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與企業(yè);2013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鄭崔勇;;淺析實施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的瓶頸[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欒仙仙;王健;;構建找礦新機制 發(fā)揮地勘單位的主力軍作用[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孔德財;;地質找礦新機制與礦業(yè)權配置的關系研究[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任海兵;礦產資源有償獲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2 李興國;中國新型礦業(yè)稅費金結構及計量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3 蔡鑫磊;基于利益相關者的我國礦業(yè)權市場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王虹;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礦產資源規(guī)劃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5 孟剛;黑龍江省礦業(yè)權市場運行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年
6 李超峰;中國礦產資源整合與規(guī)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7 王昆;礦產資源開發(fā)整合合理性邊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8 王海君;資源整合礦山開發(fā)模式與露采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9 汪松;河南省礦產資源整合系統(tǒng)、模式及潛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金夏;永安市基層礦政管理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白鶴橋;門頭溝區(qū)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高飛;論礦業(yè)權與相關土地權利之間的沖突及法律調整[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4 張永興;探礦權評估理論與方法探索[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5 張玉珍;論企業(yè)的生態(tài)化管理[D];西華大學;2008年
6 崔常男;海淀區(qū)再生資源回收分揀體系建設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吳培錦;我國電子廢棄物管理的法律完善[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8 楊繼鋒;論采礦權的流轉[D];山西大學;2010年
9 楊振坤;面向再生資源產業(yè)的逆向供應鏈多方合作機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2年
10 梁丹妮;我國礦產資源開發(fā)整合效果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立華;;礦難頻發(fā)的經濟學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胡中華;孫華;;滁州市礦產資源整合中的問題及對策[J];滁州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陳志堅;李旌華;;礦產資源開發(fā)秩序整頓與資源整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國土資源導刊;2008年01期
4 唐衛(wèi)國;李劍;韓巧玲;;重視礦區(qū)礦產資源整合中的資源儲量估算——以郴州市北湖區(qū)新田嶺鎢礦區(qū)資源整合為例[J];國土資源導刊;2008年04期
5 劉欣;;談如何搞好礦產資源整合工作[J];國土資源通訊;2006年13期
6 劉欣;;整合出一片新天地——部分地區(qū)礦產資源整合模式介紹[J];國土資源通訊;2006年16期
7 呂曉瀾;徐益良;;集中優(yōu)勢資源辦大事——浙江省礦產資源開發(fā)整合工作綜述[J];國土資源通訊;2009年06期
8 張彥英;余養(yǎng)力;王希凱;樊笑英;陳元旭;張興;;地質找礦新機制運行情況及相關建議[J];國土資源情報;2012年04期
9 張世同;;從煤炭資源的屬性論煤炭資源的整合模式[J];華北國土資源;2009年01期
10 馮炬明;;淺談開展整合地質勘查的主要條件[J];資源導刊;2009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永忠;陳強春;黃運茂;;湖南省礦產資源整合工作進展情況[J];國土資源導刊;2008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汪松;河南省礦產資源整合系統(tǒng)、模式及潛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鳳金;赤峰市礦產資源整合方案制定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2 梁丹妮;我國礦產資源開發(fā)整合效果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本文編號:21531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15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