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聯網的低技術制造企業(yè)開放式創(chuàng)新:機遇與策略
本文選題:低技術制造企業(yè) + 互聯網 ; 參考:《理論學刊》2014年02期
【摘要】:低技術制造企業(yè)創(chuàng)新是我國工業(yè)轉型升級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利用傳統(tǒng)創(chuàng)新范式,低技術制造企業(yè)往往會面臨"低技術陷阱"和"追趕陷阱"的雙重挑戰(zhàn);诨ヂ摼W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有利于吸引更廣泛的智力資源、有效控制創(chuàng)新成本、提高創(chuàng)新績效,給低技術制造企業(yè)帶來重大機遇。低技術制造企業(yè)要通過樹立互聯網時代的創(chuàng)新思維、明確凸顯價值的創(chuàng)新方向、構建高效協(xié)作的創(chuàng)新網絡、形成驅動創(chuàng)新的文化和人才體系、控制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的潛在風險等策略,改善在"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位",提高低技術制造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
[Abstract]:Innovation of low-tech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field in 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Using the traditional innovation paradigm, low-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ten face the dual challenges of "low technology trap" and "catching up trap". Open innovation based on Internet is beneficial to attract more extensiv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effectively control innovation cost,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bring great opportunities to low-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ow-tech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hould set up innovative thinking in the Internet era, clearly highlight the innovative direction of value, construct highly efficient 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form a culture and talent system that drives innov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potential risks of open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improving the niche i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low-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基于互聯網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背景下河北省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機制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項目編號:HB13GLO53) 河北省社科發(fā)展研究課題“河北省裝備制造業(yè)服務化研究”(項目編號:201204104) 保定市社科聯課題“保定市裝備制造業(yè)服務化研究”(項目編號:2012020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425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德文;創(chuàng)新社區(qū)的協(xié)調機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李楠;軟件產品創(chuàng)新中的領先用戶識別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3 葉火杰;企業(yè)加速網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趙君;我國裝備制造業(yè)開放式自主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劉根節(jié);開放式創(chuàng)新范式多視角研究—模式比較、福利分析、風險防范、案例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6 陳壽雨;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風險與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7 蔡利軍;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分布式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于波;網絡社會中開放式自主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9 王霄瓊;中國制造業(yè)結構變動和生產率增長的相關性分析[D];南開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臺積電:誰也別攔我 今年就試產16nm[J];電腦與電信;2013年04期
2 孫理軍;王開明;;中國低技術制造企業(yè)升級的障礙與突破[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4期
3 ;jordan走正確路線,采用了立體成型技術制造實用零件[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5年06期
4 杜曉靜;沈占波;;基于互聯網的低技術制造企業(yè)開放式創(chuàng)新:機遇與策略[J];理論學刊;2014年02期
5 張立章;張欣瑞;陳新輝;;高技術制造企業(yè)競爭力診斷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2期
6 陳力;楊宇良;;任天堂:簡單的暴利[J];商界(評論);2009年12期
7 ;前進中的昆明奧通鐵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J];云南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8 春雨;;西鐵城要收復失地[J];企業(yè)文化;2007年07期
9 ;化工[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技術市場;1999年05期
10 汪藝;程溥;;用自己的技術制造國有產品——訪北京廣宇大成數控機床有限公司[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曉芹;鄭廣強;梁憲珠;薛向晨;吳文貴;吳超;;采用自動鋪帶技術制造一種大尺寸壁板蒙皮[A];第17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復合材料制造技術與設備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常麗君;美嘗試用3D打印技術制造太空攝像機[N];科技日報;2014年
2 秋凌;節(jié)能“能源蛋”[N];北京日報;2012年
3 記者 楊駿;你相信嗎?汽車飛機能打印出來[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4 李會娜;NFC技術:不接觸的營銷[N];糧油市場報;2012年
5 記者 陳鵬;連企自主研發(fā)充電器奪國際展最高獎[N];大連日報;2013年
6 孫廣明;秋交會春蘭洗衣機紅杏出墻[N];中國電子報;2000年
7 王蕓;高端產品成為家電市場新機遇[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本文編號:21135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11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