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中的作用(2005-2011)
本文關鍵詞: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中的作用(2005-2011) 出處:《吉林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蘇丹北部中央政府和南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軍隊之間展開了長期內戰(zhàn),2011年7月,南蘇丹脫離蘇丹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本文分析了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中的作用,美國通過支持2005年全面和平協(xié)議介入蘇丹和談進程,該協(xié)議最終致使蘇丹南北方結束了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沖突,進而推動2011年南蘇丹的獨立。本文認為,美國在蘇丹和平進程以及南蘇丹分離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還分析了影響美國對蘇丹政策,以及支持南蘇丹分離的原因。本文分為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目標,方法與信息來源,文章結構,概念框架與文獻回顧。本文第二章概述了南蘇丹2011年成立的背景,并歸納了內戰(zhàn)爆發(fā)的三個主要原因。一是殖民主義的遺產,導致蘇丹被分裂為兩個行政區(qū)域,設立了不同的管理機構。二是內戰(zhàn)是北部阿拉伯穆斯林蘇丹人和南部非阿拉伯基督徒和萬物有靈論者之間在宗教和民族認同上的沖突。三是蘇丹南北方圍繞自然資源而展開的較量。接著本章內容還探討了蘇丹沖突進程的演化,以及相關各方簽署的和平協(xié)議。而沖突解決的方式主要是基于1989年亞的斯亞貝巴與內羅畢,1993年法蘭克福、阿布賈與內羅畢的數(shù)次和平對話。IGAD(政府間發(fā)展管理局)主要關注于未來安排的自決和過渡等問題。而SPLM/A(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軍)雖然接受協(xié)議,但同時卻強烈反對卡圖姆的中央政府,SPLM/A持有反對態(tài)度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自決問題,另一個是宗教分離問題。另外,和談曾在蘇丹和有關鄰國之間出現(xiàn)僵局,惡化了SPLM/A在戰(zhàn)場的局勢,導致這些國家傾向于支持南部蘇丹的分離,迫使蘇丹接受協(xié)議與和談。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中的利益與關切。本文提出,石油收益、人權問題與安全問題關系著美國的國家利益,是美國支持南蘇丹獨立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石油收益與地區(qū)沖突之間也存在直接關聯(lián),石油產地是反叛團伙襲擊的主要目標,也是他們用以反抗政府的依據(jù)。南蘇丹地區(qū)存在的石油-安全聯(lián)系,加劇了地區(qū)緊張局勢,美國也在這個問題上不斷介入,并成為很多觀察人士重新考慮的因素。這些問題提醒人們,需要將美國與南蘇丹以及地方社區(qū)緊張關系考慮在內。除此之外,蘇丹NIF實施的侵犯人權的一系列行為,特別是他們對南部少數(shù)民族基督教徒的壓迫,以及對宗教自由權利的反對,導致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宗教團體和人權運動等團體對美國當局施加壓力,要求介入蘇丹問題。另外,“基地”組織首領本·拉登也是美國的主要關切,本·拉登在蘇丹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9·11”事件爆發(fā)以后,美國發(fā)動了全球反恐戰(zhàn)爭,蘇丹也被美國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因此,阻止恐怖主義向蘇丹南部地區(qū)蔓延,是美國支持南蘇丹獨立的另一個背景因素。第四章主要考察了美國介入南蘇丹獨立運動中的一系列舉措,主要包括美國對蘇丹當局施加壓力,以及美國對南蘇丹SPLM/A提供支持。美國對蘇丹當局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旨在對NIF政權施加壓力,同時增加它的經濟負擔。但美國對蘇丹當局施壓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是蘇丹對恐怖主義的支持,二是它不利于地區(qū)其它國家穩(wěn)定,以及實施了侵犯人權的行為。同時,美國克林頓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舉措也存在差異,前者尋求通過反對派改變蘇丹政權,因此美國支持蘇丹南部地區(qū)的反叛運動,并為他們提供食物援助。而對于小布什政府來說,他們認為該地區(qū)反叛運動太過于虛弱,難以推翻蘇丹當局,而且即使反叛組織能夠推翻當局的話,美國政府也不確定繼任者是誰,以及是否能為己所用。甚至也有可能這個虛弱的政權被恐怖主義勢力所控制,實施反對美國的政策。因此,小布什政府決定繼續(xù)保留蘇丹政權,剿除削弱其權力的威脅,在南蘇丹成立新的政府,以及確保美國存在可以繼續(xù)緊密監(jiān)控蘇丹當局的行動。另外,通過提供食物資助,可以幫助南蘇丹民眾繼續(xù)生存,同時美國也為SPLM/A提供一定的人力資源。在第五章,本文總結和歸納了本研究的結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本文提出,美國是蘇丹和南蘇丹和平進程中的關鍵影響因素,它在全面和平協(xié)議的簽署以及南蘇丹在2011年7月的正式獨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首先,美國應該推動實現(xiàn)一個負責的結果,影響戰(zhàn)爭各派別的考量,美國還應該在脅迫性影響力方面投入更多,這主要包括一系列反對蘇丹政府軍事力量的努力,以及加強兩國政府對民眾的法律責任。其次,增加全面和平政策中的外交投入,通過在蘇丹和南蘇丹分別設立特使,推動兩國的外交交往。本文針對兩國而提出的建議,有助于加強對責任感、和平與民主的支持,促使蘇丹和南蘇丹兩國出現(xiàn)積極的改變。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871.2;D84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The Partition of Sudan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Oil Interests[J];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11年06期
2 He Wenping;;South Sudan's Critical MomentSouth Sudan's Critical Momen[J];Beijing Review;2014年06期
3 ;Secession Brings Challenges[J];Beijing Review;2011年08期
4 ;Sudan Journalists Delegation Visits China[J];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2008年02期
5 ;Sud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Path[J];Beijing Review;2010年19期
6 ;Beyond Secession[J];China & Africa;2011年03期
7 ;Sudans Must Turn the Corner[J];China & Africa;2012年04期
8 Alphonce Shiundu;;On the Brink[J];China & Africa;2012年06期
9 ;My Experience of Sudan's General Election[J];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2010年02期
10 ;A New Climate Across the Sahara[J];Beijing Review;2010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ZHU Hao;HUANG Kun-yu;CHEN Xiao-hong;ZHOU Lix-in;JIN Mi-cong;;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our Sudan dyes in rat plasma with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UFLC-MS/MS analysis: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A];中國毒理學會第六屆全國毒理學大會論文摘要[C];2013年
2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Silica Gel Sorbent for the On-Lin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udan I in Chilli Powder throug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五屆年會暨第四屆東西方食品業(yè)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Li Anshan;;China-Sudan Relations:The Past and Present[A];China and Africa in a Global Context(Volume Ⅰ)[C];2013年
4 A/ Wadoud A.Elkhalifa;El Fatih Ahmed Hassan;;Characterization of Sterculia setigera gum(gum karaya) in Sudan[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1年
5 Wang Suolao;;Non-Interference and China's African Policy:The Case of Sudan[A];China and Africa in a Global Context(Volume Ⅰ)[C];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櫖赫,
本文編號:13479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4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