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決策過程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19:30
本文關鍵詞:群體決策過程優(yōu)化
更多相關文章: 群體決策 專家評審 準確性 客觀性 整體績效
【摘要】:本文在總結歷史上群體決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群體決策過程優(yōu)化問題。著重研究了群體決策中專家評審這一典型問題的過程優(yōu)化:采取何種決策過程使得在限定的時間內得到盡可能公正的決策結果,即同時兼顧決策效率與決策質量。 一般群體評審決策程序是由被評審對象或申報人按要求提供材料,派出一組專家評審這些材料,最終給出群體決策結果。但是當材料很多時,每個專家全部仔細讀完所有待評審的材料并做出認真評判就會耗費過長的時間。若限定評審時間,又會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因為時間少了,他無法在評審過程中對每一指標進行細致的評判。這時通常采用分組的方法減少上述矛盾,達到在限定的時間內兼顧準確性和客觀性。在分組的過程中,倘若分組過少,每個專家需要評審的材料的數(shù)量依然較大,在限定的時間內評審數(shù)量龐大的材料準確性依然不夠;倘若分組過多,每份材料被審的專家人數(shù)過少,則客觀性會不足。我們的目標是:合理分組使得評審在給定的時間內既客觀又準確。本文建立了模型刻畫評審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并將兩者結合起來建立了整體績效函數(shù),求出合適的分組數(shù)使得整體績效達到最大化。本文建立的模型對優(yōu)化“限制決策時間和專家人數(shù)但備選方案個數(shù)很多”這一群體決策中的典型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群體決策 專家評審 準確性 客觀性 整體績效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C934
【目錄】:
- 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1、緒論5-8
- 1.1 研究背景和問題的提出5-6
- 1.2 研究思路及所做工作6-7
- 1.3 本文結構與章節(jié)安排7-8
- 2、綜述8-23
- 2.1 群體決策研究歷史及評述8-11
- 2.2 群體決策的經(jīng)典理論模型11-23
- 3、建模及實例分析23-37
- 3.1 引言23-24
- 3.2 決策過程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24-28
- 3.3 模型求解28-31
- 3.4 實例分析31-36
- 3.5 結論36-37
- 4、總結及展望37-41
- 4.1 本文主要工作37
- 4.2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37-38
- 4.3 群體決策研究發(fā)展趨勢38-41
- 致謝41-42
- 參考文獻42-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存平,邱菀華;群體決策基本理論評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2 王丹力,戴汝為;專家群體思維收斂的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3 李武,席酉民,成思危;群體決策過程組織研究述評[J];管理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4 邢清華,雷英杰;專家系統(tǒng)評價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13期
5 鄭稱德;同行評議專家工作業(yè)績測評及其指標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6 黃德鏞,胡運權;群體決策系統(tǒng)可靠度計算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7 呂昌會,何湘藩;具有專家權重的模糊多層次多目標群決策方法[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1997年05期
8 張駿;群體決策過程中系統(tǒng)評價的專家權重反饋算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2年06期
9 仇國芳,李懷祖;專家評估中的不公正性及其解決途徑[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侯玉波,沈德燦;時間、目的與行為特征對群體決策績效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0年02期
,本文編號:5780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lindaojc/57800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