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角色與情緒相關因素對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05:13
情緒對風險決策的影響一直備受關注,國內(nèi)外大量學者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情緒維持性假說等理論。近年來,決策者角色因存在自我-他人差異而成為另一新型風險決策影響因素進入大眾視野,學者提出了風險即情感等理論。本研究認為情緒與決策者角色都是影響風險決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將二者作為兩個自變量共同探討其對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作用。但是,前人對于情緒與決策者角色這兩個自變量的研究還較籠統(tǒng),所以本文將兩個自變量進行了細化,進一步探討二者對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作用,并豐富了決策情境,更貼合實驗對象的現(xiàn)實生活,保證研究的生態(tài)效度。本文研究對象為大學生群體,大學與中小學不同,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準備階段,并且學生進入大學后獨立性增強,自主決策的機會增多,但是大學生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情緒管理能力不足,這些都對其風險決策偏好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此本文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進行探討,以此為大學生更好地決策提供建議。本研究分為三個子研究:研究一采用問卷法,探究好朋友與陌生人社會距離的差異性,并且基于此來研究不同的決策者角色對經(jīng)濟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研究二采用實驗法,用影片誘發(fā)大學生積極或消極情緒,探究情緒與決策者角色對經(jīng)濟風險偏好...
【文章來源】:天津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預期情緒的間接影響
第一章 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綜述是相契合的,是具有共同的趨向的,所以個體的情緒應與思維具有適配性。所以,當被試擁有較為積極的情緒時,被試感知風險的能力較差,對風險的察覺能力較低,所以表現(xiàn)出更為冒險的特性;當被試擁有較為消極的情緒時,被試感知風險的能力較強,對風險的察覺能力較高,所以表現(xiàn)出更為保守的特性。3. 風險即情緒模型風險即情緒模型是由 Loewen 等人(2001)提出(見圖 1-2)。該模型認為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存在著來自于人體內(nèi)部不被個體所控制的情緒,這些情緒對決策存在快速而直接的影響作用,這種即時情緒是由生理因素導致的,由此直接映射了內(nèi)臟反應,如害怕、焦慮、恐懼等,此時,情緒反應占主導作用,直接決定了決策行為。
他人這一概念較籠統(tǒng),并且研究集中于陌生討。本研究將社會距離作為決策者角色判定的標準,將他好朋友與陌生人兩類。因此,若好朋友與陌生人的社會距這一概念并不能一概而論。本研究將具體探討自我、好策者角色的風險決策偏好。較多關注于經(jīng)濟風險決策的研究。其他生活領域是否同樣的風險偏好結果呢?為了驗證這一假設,在研究三中風生活的多方面,進一步將風險決策的研究精細化、具體驗證他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距離存在差異,并且為不同接影響風險偏好水平;其次,探究不同情緒狀態(tài)與不同決濟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作用;最后,探索情緒與決策者角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如圖 2-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獨生子女的經(jīng)濟行為有別于非獨生子女嗎?——來自實驗室和田野實驗的證據(jù)[J]. 何浩然,徐慧.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2]具體負性情緒對框架效應的影響[J]. 史燕偉,徐富明,李燕,劉程浩. 心理研究. 2015(02)
[3]憤怒和悲傷情緒對內(nèi)隱學習的影響[J]. 黃玉凡. 中國校外教育. 2015(03)
[4]中國居民個體風險態(tài)度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城鎮(zhèn)居民、農(nóng)民工和農(nóng)村居民的對比研究[J]. 陳其進,陳華. 上海經(jīng)濟研究. 2014(12)
[5]金錢競拍任務上的風險偏好:自尊水平和性別的作用[J]. 仲軼璐,劉永芳. 心理學報. 2013(03)
[6]心理距離與決策者角色對風險決策的影響[J]. 趙秋荻,劉永芳,段婧,徐沙. 應用心理學. 2013(01)
[7]人際親密度對他人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決策采納度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邱俊杰,閔昌運,周艷艷,張鋒. 應用心理學. 2012(04)
[8]中國人的雙重性格:含蓄內(nèi)斂與開放熱情[J]. 楊艷. 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06)
[9]負性情緒抑制對社會決策行為的影響[J]. 王芹,白學軍,郭龍健,沈德立. 心理學報. 2012(05)
[10]決策者角色及相關變量對風險偏好的影響[J]. 段婧,劉永芳,何琪. 心理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情緒對個體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黃曉峰.重慶大學 2010
[2]情緒、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對自我控制的實驗研究[D]. 陳小玲.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情緒對自我和他人風險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畢玉芳.華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25911
【文章來源】:天津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預期情緒的間接影響
第一章 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綜述是相契合的,是具有共同的趨向的,所以個體的情緒應與思維具有適配性。所以,當被試擁有較為積極的情緒時,被試感知風險的能力較差,對風險的察覺能力較低,所以表現(xiàn)出更為冒險的特性;當被試擁有較為消極的情緒時,被試感知風險的能力較強,對風險的察覺能力較高,所以表現(xiàn)出更為保守的特性。3. 風險即情緒模型風險即情緒模型是由 Loewen 等人(2001)提出(見圖 1-2)。該模型認為在風險決策過程中,存在著來自于人體內(nèi)部不被個體所控制的情緒,這些情緒對決策存在快速而直接的影響作用,這種即時情緒是由生理因素導致的,由此直接映射了內(nèi)臟反應,如害怕、焦慮、恐懼等,此時,情緒反應占主導作用,直接決定了決策行為。
他人這一概念較籠統(tǒng),并且研究集中于陌生討。本研究將社會距離作為決策者角色判定的標準,將他好朋友與陌生人兩類。因此,若好朋友與陌生人的社會距這一概念并不能一概而論。本研究將具體探討自我、好策者角色的風險決策偏好。較多關注于經(jīng)濟風險決策的研究。其他生活領域是否同樣的風險偏好結果呢?為了驗證這一假設,在研究三中風生活的多方面,進一步將風險決策的研究精細化、具體驗證他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距離存在差異,并且為不同接影響風險偏好水平;其次,探究不同情緒狀態(tài)與不同決濟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作用;最后,探索情緒與決策者角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如圖 2-1 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獨生子女的經(jīng)濟行為有別于非獨生子女嗎?——來自實驗室和田野實驗的證據(jù)[J]. 何浩然,徐慧.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2]具體負性情緒對框架效應的影響[J]. 史燕偉,徐富明,李燕,劉程浩. 心理研究. 2015(02)
[3]憤怒和悲傷情緒對內(nèi)隱學習的影響[J]. 黃玉凡. 中國校外教育. 2015(03)
[4]中國居民個體風險態(tài)度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城鎮(zhèn)居民、農(nóng)民工和農(nóng)村居民的對比研究[J]. 陳其進,陳華. 上海經(jīng)濟研究. 2014(12)
[5]金錢競拍任務上的風險偏好:自尊水平和性別的作用[J]. 仲軼璐,劉永芳. 心理學報. 2013(03)
[6]心理距離與決策者角色對風險決策的影響[J]. 趙秋荻,劉永芳,段婧,徐沙. 應用心理學. 2013(01)
[7]人際親密度對他人風險決策偏好的影響:決策采納度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邱俊杰,閔昌運,周艷艷,張鋒. 應用心理學. 2012(04)
[8]中國人的雙重性格:含蓄內(nèi)斂與開放熱情[J]. 楊艷. 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06)
[9]負性情緒抑制對社會決策行為的影響[J]. 王芹,白學軍,郭龍健,沈德立. 心理學報. 2012(05)
[10]決策者角色及相關變量對風險偏好的影響[J]. 段婧,劉永芳,何琪. 心理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情緒對個體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黃曉峰.重慶大學 2010
[2]情緒、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對自我控制的實驗研究[D]. 陳小玲.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情緒對自我和他人風險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畢玉芳.華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259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lindaojc/35259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