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組織:多學科研究格局與社會學關注
本文選題:技術與組織 + 多學科格局; 參考:《社會學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技術與組織研究始終是一個多學科的領域,既有文獻的研究目的大多指向提高組織績效。其中,社會學之外的學科關注績效相關的因素,如創(chuàng)新,其細分主題結構清晰;社會學則關注人群關聯(lián)的因素,如工作,其細分主題較為分散。就其理論而言,早期研究以技術中心論為主,20世紀90年代之后情境中心論和社會中心論逐漸凸顯,形成了多取向并存的格局。如果說以工廠為代表的組織是工業(yè)化時代人類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基本形態(tài),其組織績效議題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在信息技術應用廣泛、發(fā)展走向縱深的時代,人的個性化凸顯則呼喚社會學對人群加以更多關注,為理解信息時代的技術與組織提供理論支撐。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is alway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and the research aim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mong them, the disciplines other than sociology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erformance, such as innovation, its subdivision theme structure is clear; sociology pays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eople, such as work, its subdivision theme is scattered. As far as its theory is concerned, the early research focused on technology-centered theory. After the 1990s, situational centralism and sociocentrism gradually became prominent, forming a pattern of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orientations. If the organiz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factory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industrialized era, and its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sues occupy the leading position, then, in the era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o the depth of the development, The personalization of people calls for sociolog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owd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understanding the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6JJD840002)支持
【分類號】:C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夢園;;信息技術與組織結構關系研究的文獻綜述[J];經濟論壇;2015年01期
2 齊曉云;畢婷;周志永;;信息技術對組織績效影響研究述評[J];情報科學;2012年03期
3 張燕;邱澤奇;;技術與組織關系的三個視角[J];社會學研究;2009年02期
4 李治堂;吳貴生;;信息技術對組織的影響研究綜述[J];科學學研究;2008年S2期
5 邱澤奇;技術與組織的互構——以信息技術在制造企業(yè)的應用為例[J];社會學研究;2005年02期
6 李小卯;信息技術經濟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軟科學;200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茂元;近代中國機器繅絲技術應用與社會結構變遷[D];北京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秀秀;;互聯(lián)網對官辦慈善組織的互構式影響及其邊界[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4期
2 邱澤奇;;技術與組織:多學科研究格局與社會學關注[J];社會學研究;2017年04期
3 姚會彥;;“互構性”視角下高校學生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探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03期
4 任敏;;技術應用何以成功?——一個組織合法性框架的解釋[J];社會學研究;2017年03期
5 黃佳圳;;微信中的中國地方政府及其日常運作——社交媒體技術的組織復制與塑造[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6 周盛;;走向智慧政府:信息技術與權力結構的互動機制研究——以浙江省“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為例[J];浙江社會科學;2017年03期
7 張玲;任利成;;企業(yè)電子商務轉型對組織績效的影響研究——組織結構的中介作用[J];電子商務;2016年06期
8 馬靜宇;李泉林;;物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企業(yè)組織的效率挖掘與虛擬聯(lián)盟實化[J];企業(yè)經濟;2016年03期
9 吉國秀;王明月;;信息技術、職業(yè)群體與社會變遷:一項基于IT笑話的跨學科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6年02期
10 譚海波;孟慶國;張楠;;信息技術應用中的政府運作機制研究——以J市政府網上行政服務系統(tǒng)建設為例[J];社會學研究;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楚宏;王斌;;信息技術與組織結構:觀點比較與研究展望[J];財經科學;2011年03期
2 畢新華;齊曉云;余翠玲;于寶君;;我國企業(yè)IT投資成長模式及中美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22期
3 孫曉琳;;信息技術對組織的影響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年04期
4 李治堂;;基于互補性理論的信息技術投資績效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1期
5 汪淼軍;張維迎;周黎安;;企業(yè)信息化投資的績效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浙江企業(yè)的經驗證據[J];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6 劉昱;劉石蘭;;信息技術對企業(yè)組織變革影響的研究述評[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11期
7 高晶;關濤;王雅林;;信息技術應用與組織結構變革的互動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10期
8 邱澤奇;技術與組織的互構——以信息技術在制造企業(yè)的應用為例[J];社會學研究;2005年02期
9 余偉萍,段桂敏;基于信息化的組織變革四要素分析[J];經濟體制改革;2004年06期
10 李治堂;信息技術投資“生產率悖論”研究及其最新進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年09期
,本文編號:1789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78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