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移動金融產業(yè)鏈
本文關鍵詞:信息化背景下的移動金融產業(yè)鏈
【摘要】:通過系統(tǒng)分析,發(fā)現移動金融服務存在機動靈活、操作便捷以及安全可靠等特征,提出信息技術的變革、客戶需求的變革和市場競爭及金融機構商業(yè)模式的變革是形成移動金融產業(yè)鏈的驅動因素,并基于此構建出移動金融產業(yè)鏈模型。
【作者單位】: 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移動金融 產業(yè)鏈
【分類號】:F830.49
【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金融行業(yè)帶來巨大的變革【1】,主要體現為虛擬銀行的興起,如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和ATM機的使用等等。這些新的服務模式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金融機構傳統(tǒng)的金融服務領域,促進金融機構的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更為重要的是,金融機構服務的這些變革也是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菲菲;;第三方支付產業(yè)價值鏈探析[J];電子商務;2009年01期
2 錢峰;;商業(yè)銀行移動金融外部環(huán)境分析及策略建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年06期
3 焦揚;胡冬燕;丁淑貞;;中國手機銀行發(fā)展模式研究[J];華北金融;2011年04期
4 聶進;胡現玲;;移動銀行的信息安全及防范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錢峰;;商業(yè)銀行移動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2年04期
6 翟大偉;;我國移動金融現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J];新金融;2011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雷波;馮中越;;網上拍賣研究的進展[J];產業(yè)經濟評論;2010年02期
2 王園園;;我國手機銀行監(jiān)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3年03期
3 門茂林;;WPKI技術的應用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4 胡桓;尤佳麗;;國內四大第三方支付平臺調查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年25期
5 韓冬;;中國手機銀行支付的發(fā)展與問題[J];河北企業(yè);2012年11期
6 劉以研;白璐;;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手機銀行安全問題研究[J];情報科學;2012年04期
7 庾力;陳繼明;王tq;;中國手機銀行發(fā)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西部金融;2012年04期
8 游春;張緒新;;關于商業(yè)銀行拓展移動支付業(yè)務的相關問題研究[J];武漢金融;2012年07期
9 王天輝;;淺論手機銀行在我國發(fā)展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及解決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2年23期
10 楊寧;;商業(yè)銀行金融創(chuàng)新:價值分析與路徑探究[J];新金融;2013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晶;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的盈利模式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劉恒;基于無線分組交換網的金融終端接入技術的研究及實現[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劉金弟;第四方電子商務綜合支付服務模式的價值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董莉莉;基于PKI技術的銀行安全網上交易系統(tǒng)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童卓超;C2C第三方支付企業(yè)與銀行的合作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6 史文翔;消費者采用移動銀行的行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09年
7 任天鋒;感知臨界點對第三方支付使用意向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王慶;電子交易中第三方支付法律責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閆婷婷;基于第四方電子商務的統(tǒng)一支付平臺及其協(xié)議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李慧然;第三方支付商業(yè)模式綜合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愛群;無線通信網絡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電信科學;2003年12期
2 張勇;邢長征;;AES和ECC相結合的數據加密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安全;2007年07期
3 李建忠;;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研究——模型構建與實現[J];電子商務;2007年03期
4 李偉,吳慶華,廖衛(wèi)國;WPKI移動銀行安全技術模式研究[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5 王彬麗,李志華,張傳紅;ECC加密算法的實現及其性能分析[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黃雅娟;楊國明;;第三方支付產業(yè)的幾點思考[J];金融經濟;2006年10期
7 申鳳云;;我國非接觸支付發(fā)展現狀、制約因素與對策探討[J];金融經濟;2009年14期
8 路綱,佘X,周明天,劉家芬;WPKI與PKI關鍵技術對比[J];計算機應用;2005年11期
9 張麗;趙洋;;身份認證技術的研究與安全性分析[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7年05期
10 黃盛;;第三方支付價值分析與發(fā)展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瑩雪;;淺析我國內容產業(yè)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及其對策[J];電影評介;2008年19期
2 ;十年風雨 創(chuàng)想未來——2009年春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紀實[J];微電腦世界;2009年05期
3 王迎;;以信息技術和軟件業(yè)帶動大連服務外包發(fā)展[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7年11期
4 蘇瑞新;;辭別微軟——記北京首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羅俊峰[J];中關村;2009年11期
5 杜慧敏;;中小企業(yè)實施ERP的措施[J];寧夏黨校學報;2008年04期
6 本刊編輯部;;物聯網掀起信息技術新浪潮[J];數字社區(qū)&智能家居;2009年10期
7 李新社;;數字出版跨越式發(fā)展的思考[J];出版參考;2010年30期
8 ;云計算拉開新一代產業(yè)變革大幕[J];程序員;2010年06期
9 ;計算技術與計算機科學[J];電子科技文摘;2000年07期
10 吳建;;信息技術是推動我國銀行業(yè)現代化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力量[J];金融電子化;200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樊勤攀;;論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陳崇娟;;論信息技術在學術交流中的應用[A];信息時代的學術交流——中國科協(xié)第四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黃修立;;信息技術在企業(y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A];齊魯檔案論壇——山東省檔案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會刊[C];2009年
4 吳立新;朱旺喜;張瑞新;;數字礦山與中國礦山未來發(fā)展[A];煤炭資源高效綠色開采與數字礦山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5 李琳;;信息技術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基本農田保護[A];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黃建明;陳敬;;構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臺[A];普適計算及其軟件新技術——第三屆長三角計算機科技論壇文集[C];2006年
7 徐業(yè)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水平[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8 程浩軍;李欣;;論信息技術在施工項目管理中的應用[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9 霍國慶;;信息技術需要文化基礎[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10 閆芝莉;;服務全方位——新媒體時代科技報生存之道[A];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33分會場新媒體與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顏金成;中移動加入 TD聯盟產業(yè)鏈趨完善[N];證券時報;2008年
2 劉晶;湖南:實施光伏產業(yè)鏈行動計劃[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高麗華 陽光;下一個是中國嗎?[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姚穎;打造信息化應用產業(yè)鏈[N];通信信息報;2003年
5 李映;要逐步形成汽車電子完整產業(yè)鏈[N];中國電子報;2005年
6 特約記者 孫明星 通訊員 劉明非;七二四所積極融入地方船舶產業(yè)鏈[N];中國船舶報;2007年
7 謝靚;一場信息技術的舞蹈[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8 牛曉涵 編譯;征服世界 中國臺灣信息技術底氣十足[N];中國貿易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張穎潔;李毅中欲加快三網融合發(fā)展 3G或成重要引擎[N];通信信息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劉洪宇 馬文方;英特爾探路[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小勇;問題化教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釗;森林資源災害應急機制及應急智能決策系統(tǒng)構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3 高靜學;政務流程再造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李應博;我國農業(yè)信息服務體系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師專業(yè)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葉春;供應鏈管理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與模型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7 代宏坤;信息技術采納時間的決策模型及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朱廣君;基于IT的建筑企業(yè)價值鏈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9 伍正翔;批判與超越[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李;中國商業(yè)銀行再造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建良;電信運營商開展電子商務的思考[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2 崔貴愛;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模式的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胡林;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吳海波;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淑梅;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孫麗英;信息技術促進高中歷史交往教學的理論與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隋紅嬙;對語文教學中的網絡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孫姚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9 宋小雅;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10 盛晏;我國企業(yè)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458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84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