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參與PPP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信托參與PPP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跨入新世紀以后,我國經濟建設已經開始步入了快速發(fā)展的軌道,并進入了經濟轉型發(fā)展時期。此時,政府缺乏足夠的資金與城市需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矛盾已經明顯體現出來。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多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較為單一,且資金的利用率不高,所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直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謂PPP模式指的是,政府、私人營利性企業(yè)和非營利性企業(yè)以某個項目為中心的一種合作型的工作模式。這一模式的出現有效地幫助我們應對建設資金緊張,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且在很多國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PPP項目受到內外部多項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所以為了把這一模式更好地應用于工程實踐,就要對這一模式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風險進行相應的研究。而在PPP項目的運作中,金融機構的參與對于項目的成敗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梳理PPP模式的概念和特征,闡述了PPP理論和風險管理理論,并以信托參與PPP項目為例,論述信托作為金融市場的“多面手”為PPP項目提供完善的金融解決方案,并從風險管理角度分析如何在PPP項目的識別、準備、實施過程和項目的后續(xù)管理做好風險管理,并從政府和信托公司層面提出風險控制的建議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對于信托公司參與PPP項目的決策水平、加強風險管理、確保項目順利建設和運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PPP模式 信托 風險識別 風險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49;F283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前言11-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義13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3-16
- 1.2.1 國外研究13-15
- 1.2.2 國內研究15-16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6-17
- 1.4 研究內容和框架17-18
- 第2章 相關理論概述18-25
- 2.1 PPP模式的概念和特征18-20
- 2.1.1 概念18-19
- 2.1.2 特征19-20
- 2.2 PPP模式的理論基礎20-22
- 2.2.1 公共物品理論20-21
- 2.2.2 公共項目區(qū)分理論21-22
- 2.2.3 委托代理理論22
- 2.3 風險管理理論22-25
- 2.3.1 項目風險管理含義22-23
- 2.3.2 項目風險管理主要內容23-25
- 第3章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風險識別與分析25-33
- 3.1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模式研究25-28
- 3.1.1 信托的定義25
- 3.1.2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途徑25
- 3.1.3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具體操作模式25-28
- 3.2 項目風險識別28-30
- 3.2.1 識別的目的28
- 3.2.2 識別的方法28
- 3.2.3 PPP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28-30
- 3.3 項目風險評價30-33
- 3.3.1 項目規(guī)劃階段的風險30-31
- 3.3.2 項目建設階段的風險31
- 3.3.3 項目管理與運營階段的風險31-33
- 第4章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案例分析33-41
- 4.1 中信·唐山世園會PPP項目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33-36
- 4.1.1 信托計劃概況33
- 4.1.2 項目背景分析33-34
- 4.1.3 信托參與的優(yōu)勢34-35
- 4.1.4 項目的風險分析35-36
- 4.2 五礦信托·基建1號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36-41
- 4.2.1 信托計劃概況36-37
- 4.2.2 項目背景分析37
- 4.2.3 信托參與優(yōu)勢37-38
- 4.2.4 項目的風險分析38-41
- 第5章 信托參與PPP項目的風險控制41-46
- 5.1 項目風險應對的總體策略41-42
- 5.2 政府方風險應對措施42-43
- 5.2.1 健全PPP政策法規(guī)42
- 5.2.2 樹立政府契約精神42
- 5.2.3 形成有效監(jiān)督機制42-43
- 5.2.4 控制私營企業(yè)盈利但不暴利43
- 5.3 信托公司風險應對措施43-46
- 5.3.1 建立風險共擔的機制43
- 5.3.2 選擇適合信托公司的項目43-44
- 5.3.3 認真做好項目前期盡調工作44
- 5.3.4 制定最合適的實施方案44-45
- 5.3.5 加強自身能力培育45-46
- 第6章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49
- 致謝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莉莉;;集合信托是中小企業(yè)融資的重要渠道[J];中國中小企業(yè);2013年07期
2 劉紹漢;淺議我國信托業(yè)發(fā)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銀行與企業(yè);1998年12期
3 劉霆;中國信托業(yè)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西安金融;2000年09期
4 郭朝暉;貴州信托業(yè)新世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李欣;剛性愛建 柔性金蝶[J];軟件世界;2003年07期
6 李勁南 ,張雪峰;信托產品是否值得信托[J];科學投資;2003年Z2期
7 孟輝 ,李麒;房貸新政催生信托新天地[J];金融信息參考;2003年09期
8 陸忠行;;在“信托”的名義下——對信托創(chuàng)新產品的一些思考[J];金融法苑;2004年00期
9 穆沙;;信托類銀行理財產品好景難再?[J];大眾理財顧問;2009年02期
10 王春楠;;懷柔探索中小企業(yè)集合信托貸款[J];投資北京;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顧達華;;中國現代信托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建議與措施[A];上海市經濟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賈希凌;周天林;;晚近中國信托業(yè)監(jiān)管政策評析(2009-2012)[A];金融法學家(第四輯)[C];2012年
3 吳世亮;;當前我國信托業(yè)發(fā)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4 李堅;;信托行業(yè)金融風險的分析[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宇 王培偉;三季度信托貸款“銜枚疾進”為哪般?[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2 見習記者 高翔;去年新增信托貸款超出前年六倍[N];上海證券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毛建宇;信托不能“一買了之”遇問題可委托轉讓[N];中國證券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杜麗娟;另類“陵園信托”:有噱頭無市場[N];中國經營報;2013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劉雁;10月新增信托貸款創(chuàng)年內新低[N];證券時報;2013年
6 記者 李茜;信托業(yè)兌付壓力加大[N];上海金融報;2014年
7 陳序;信托產品到期之后[N];東方早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陶盈舟;信托建“排雷”機制[N];華夏時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胡海巖;信托新產品家門報不清 投資人猶疑[N];財經時報;2002年
10 吳劍、陳行、楊毅;信托新品創(chuàng)新公路建設投融資[N];中國交通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高福波;我國信托業(yè)效率評價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宋學明;我國信托業(yè)功能演進和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3 張立忠;中國信托業(yè)發(fā)展及其對區(qū)域經濟促進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倪受彬;國有資本信托運營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5 張春華;中國信托業(yè)可持續(xù)盈利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王旭;信托關系中的受托人努力程度、總福利與注意義務[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穆虹達;中國信托業(yè)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2 陶鵬文;我國信托業(yè)轉型發(fā)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3 鄭艷;我國商業(yè)銀行與信托公司的合作與發(fā)展[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王二軍;信托貸款信用風險控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5 季t熽,
本文編號:6045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60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