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民營控股公司股價對“好”信息的不同反應分析
本文關鍵詞:國有、民營控股公司股價對“好”信息的不同反應分析
【摘要】:股價對"好"信息的提前反應,其實質是特定的公司治理結構中代理人的道德風險行為(泄漏消息)作用于股票市場的結果。治理結構的天然差異,導致了國有控股公司高管在行為決策上相對民營控股公司,更傾向于泄漏利"好"信息。論文選取國有、民營兩類高送轉公司樣本,首先在CAPM模型滾動預測的基準收益率基礎上,計算和比較兩類樣本的異常收益率和累積異常收益率;其次,運用多元回歸模型,在控制其他影響因素的條件下分析累積異常收益率和產權結構之間的關系;再次,采用添加虛擬變量的面板CAPM模型,對比分析兩類公司在信息公告日附近的股價趨勢改變效應上的差異;最終驗證了國有控股公司比民營控股公司更容易泄漏利"好"信息的結論。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學院;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
【關鍵詞】: 所有制結構 高送轉 信息提前反應
【分類號】:F832.51;F276.1;F276.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學理論(MM定理)認為,上市公司選擇現(xiàn)金紅利還是股票紅利,對股東影響無差異。但在中國的股票市場,長期以來,上市公司的高比例送股與股本轉增,都被視為公司層面的重大利“好”來看待與炒作。對利“好”信息的炒作經常在信息公告前就開始,學術界稱之為股價對利“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喬坤元;;股票送轉、異常收益和管理層持股比例[J];投資研究;2012年02期
2 劉文革;周方召;周正;;股權分置改革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并購信息披露與股價異動關系研究[J];制度經濟學研究;2009年04期
3 李俊峰;王汀汀;張?zhí)?;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公告效應及動機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如韜;王乾明;;上市公司盡早披露年報動機研究——以2011年披露年報第一家*ST金果為例[J];北方經濟;2012年08期
2 張小寧;解永照;;論內幕交易罪的客體[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3期
3 姜華東;喬曉楠;;內幕交易監(jiān)管、投資者交易策略與市場利益分配[J];財經研究;2010年05期
4 程新生;譚有超;廖夢穎;;強制披露、盈余質量與市場化進程——基于制度互補性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1年02期
5 鄒葉;;后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經濟后果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36期
6 肖迪;;股權分置改革、機構投資者與市場反應——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12期
7 藍文永;韋明升;;信息披露發(fā)揮投資者保護功能研究綜述與展望[J];財會通訊;2010年18期
8 關明坤;牟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對股東權益及市場價值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2011年09期
9 辜波;李文君;;我國內幕交易監(jiān)管有效性的實證研究——基于控制權發(fā)生轉移的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財會通訊;2011年09期
10 施建華;;全流通條件下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模型構建——基于家電行業(yè)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海洋;;股權分置改革中對價的決定因素:一個理論模型[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蘆璐;陸勇威;安寶華;;限售股東減持水平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3 楊書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嗎?——基于《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實施后的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黃飛雪;李延喜;何艷;;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杭蕭鋼構的內幕交易[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丹;論上市公司收購中證券犯罪刑事規(guī)制的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2 楊生;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知情交易與市場操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袁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4 石曉燕;旅游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與公司業(yè)績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王婷;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李賾;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杜光文;監(jiān)事會、董事會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李嬌嬌;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現(xiàn)狀及其相關性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9 戈玉娥;定向增發(fā)中大股東侵害中小股東利益問題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董曉婷;我國股票市場內幕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肖淑芳,李陽;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與股價異動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余光,楊榮;企業(yè)購并股價效應的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J];當代財經;2000年07期
3 齊文遠,金澤剛;內幕交易的經濟分析與法律規(guī)制[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4 王春峰,蔣祥林,韓冬;中國股市的內幕交易及監(jiān)管——國際經驗與中國的對策[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5 王雄元;張鵬;;信息披露與內部人股票交易獲利策略——以六起內部人股票交易為基礎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年03期
6 段盛華;公司收購中提示公告與正式公告的市場反應[J];廣西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7 李勇;對“內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經濟分析[J];預測;2004年06期
8 唐雪松;馬如靜;;內幕交易、利益補償與控制權轉移——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證據(jù)[J];中國會計評論;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誠穎;國有資本經營模式[J];開放導報;1996年08期
2 顧全根;構建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充分發(fā)揮國有控股公司的作用[J];江蘇商論;2005年04期
3 ;關于組建國有控股公司中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J];財會通訊;1995年12期
4 何誠穎;深圳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營運體系[J];經濟前沿;1998年05期
5 上海市體制改革研究所課題組;;上海國有控股公司運行的實證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1997年02期
6 吳浩;;把國有資產真正管好用好經營好——“組建國有控股公司與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討論會綜述[J];社會科學;1996年07期
7 張冀湘;;國有控股公司的企業(yè)經營功能[J];經濟管理;1996年07期
8 孫澤厚;國有資產管理與經營模式[J];統(tǒng)計與決策;1996年12期
9 馮春;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J];中國工業(yè)經濟;1997年11期
10 肖宏江;試論政府投資主體的制度創(chuàng)新[J];當代經濟;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名勇;;所有制結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課題[A];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袁易明;;中國經濟現(xiàn)代化進程中平等-效率的替代與選擇——一個計量經濟學方法[A];2003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特區(qū)發(fā)展與國際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袁易明;;中國所有制改革對效率改進的貢獻[A];中國經濟特區(qū)研究[C];2008年
4 戚聿東;柳學信;;深化壟斷行業(yè)改革的模式與路徑:整體漸進改革觀[A];中國企業(yè)改革發(fā)展三十年[C];2008年
5 盧家瑞;;我國要建立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理論與實踐[C];1993年
6 魏益華;蔣東華;;改革國有資產管理方式為國有大企業(y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創(chuàng)造條件[A];第四屆國有經濟論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國有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鄭新立;;加快經濟結構的戰(zhàn)略調整[A];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十一屆年會專輯[C];2000年
8 楊書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嗎?——基于《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實施后的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申玉蘭;閆鳳茹;;經濟市場化進程測度探討[A];山西省第七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10 田滿文;齊牧;;上市公司債務融資代理成本動態(tài)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fā)展研究中心 陳耀;怎樣調整西部的所有制結構[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2 楊瑞龍;深圳為何拿國有控股公司開刀[N];經濟日報;2003年
3 實習生陳晨;以創(chuàng)業(yè)推動就業(yè)[N];經濟日報;2002年
4 通訊員 張光興;成都邁入房企整合時代[N];中國房地產報;2004年
5 周慧蘭邋代忘;改革的邏輯[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6 本報評論員;加快城市東擴 建設美好本溪[N];本溪日報;2008年
7 宋蕾;馬凱:過半投資與政府無關多元所有制“迷離”宏觀形勢[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8 李全世;關于國有企業(yè)結構調整的思考[N];平頂山日報;2006年
9 劉國光;十七大重申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鳳發(fā);湖南國資重組開啟大幕[N];經理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貴;國有控股公司董事會行為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2 溫湛濱;股東權益保護的融資效應[D];暨南大學;2007年
3 熊風華;國有控股、高管權力與薪酬激勵[D];西南大學;2011年
4 馮躍;所有制結構、公司治理與國企改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5 張逸昕;黑龍江省經濟結構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6 劉瑞明;國有企業(yè)如何拖累了經濟增長:理論與中國的經驗證據(jù)[D];復旦大學;2011年
7 Benjamin I.EHIKIOYA;公司治理和資本結構的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曾建平;國有控股公司資本運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梅生;金融結構對產業(yè)結構變動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楊志強;不公平厭惡偏好、產權基礎與管理層薪酬契約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麗珍;高送轉股票的長期財務業(yè)績實證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張桐;我國主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與股價關系的比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甘杲峰;國有控股公司利益相關者財務治理的博弈研究[D];貴州財經學院;2011年
4 張雪;所有制結構對產業(yè)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5 王紀敖;宏觀調控對所有制結構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6 周楓鈞;國有控股公司工程項目管理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胡敏;我國國有資本監(jiān)管體制與監(jiān)管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8 高珊;地方國有資本監(jiān)管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9 連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董事會與經營績效[D];云南財經大學;2009年
10 申田;1978年以來中國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分析[D];西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436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54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