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對我國金融抑制現(xiàn)象的一種解釋

發(fā)布時間:2017-07-08 15:19

  本文關鍵詞:對我國金融抑制現(xiàn)象的一種解釋


  更多相關文章: 實際利率 居民儲蓄 貸款 金融抑制


【摘要】:實際利率、居民儲蓄和銀行信貸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中的幾個重要變量。對我國2001~2012年2月的實際利率、儲蓄存款增速和各項貸款增速的月度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檢驗后發(fā)現(xiàn),麥金農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論的傳導機制在我國作用顯著,實際利率過低甚至為負導致我國出現(xiàn)了嚴重的金融抑制現(xiàn)象。鑒于此,我國應盡快放開存貸款利率管制,提高實際利率,加快銀行業(yè)經營轉型,培育非銀行金融體系,促進我國金融深化。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銀行博士后工作站;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實際利率 居民儲蓄 貸款 金融抑制
【分類號】:F832.2
【正文快照】: 一、金融抑制理論文獻綜述麥金農和肖(1973)指出,“利率是與經濟決策最密切相關的相對價格”,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抑制在于,政府制定的存款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實際利率往往很低,甚至為負值,無法真實反應資金的稀缺程度,如此便減少了國家儲蓄,束縛了金融業(y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伍戈;;實際利率與宏觀經濟:中國的若干典型特征[J];國際經濟評論;2010年06期

2 李焰;關于利率與我國居民儲蓄關系的探討[J];經濟研究;1999年11期

3 王國松;中國的利率管制與利率市場化[J];經濟研究;2001年06期

4 張軍,金煜;中國的金融深化和生產率關系的再檢測:1987—2001[J];經濟研究;2005年11期

5 沈坤榮,汪建;實際利率水平與中國經濟增長[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6 黃桂田;何石軍;;結構扭曲與中國貨幣之謎——基于轉型經濟金融抑制的視角[J];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7 許東江;中國居民、銀行、企業(yè)對利率市場化的理性反應:利率市場化發(fā)揮積極效應的一種思路[J];世界經濟;2002年05期

8 楚爾鳴,趙明勛;金融抑制、金融深化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經驗檢驗[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新華;淺析農村民間信貸[J];安徽農學通報;2004年02期

2 束景明;;金融深化與金融約束:選擇與放棄[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曲世林,羅守貴,歐陽令南;關于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8期

4 尹希果;曾冬梅;;金融生態(tài)理論研究綜述及展望[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7期

5 李世美;;股票價格對超額貨幣需求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6 楊蓮娜;農村信用社農戶貸款的實證分析與農戶金融需求的滿足——對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農戶貸款的調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霍艷斌;;虛擬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增長模式研究[J];北方經濟;2008年04期

8 劉忻梅;楊金林;唐俊;;內蒙古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北方經濟;2009年24期

9 陳愛林;金融結構的理論、現(xiàn)實與啟示[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蘇春林;對加入WTO后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思考[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蕾;譚東明;王靜;;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金融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實證研究——以陜西省為例[A];黑龍江省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何威風;;分權化改革、制度環(huán)境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吳碧;;關于金融資本助推“三農”建設的思考[A];“培育創(chuàng)業(yè)人才,,推進現(xiàn)代農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盧有紅;彭迪云;;基于成長階段的我國區(qū)域金融差異化發(fā)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中部區(qū)域發(fā)展與理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馬伯鈞;;通貨膨脹的國際傳遞[A];深化企業(yè)改革和治理通貨膨脹研究[C];1995年

6 陳甬軍;晏宗新;;中國銀行業(yè)改革績效與管制次序分析[A];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7 吳超林;張春生;;中國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分析[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1次會議論文(2007)[C];2007年

8 王翔;李凌;;中國的金融發(fā)展、經濟波動與經濟增長——一項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9 高帆;;國際金融危機的多維反思與中國的政策選擇[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10 方軍雄;;所有制與經營績效之謎:政策優(yōu)勢還是管理優(yōu)勢?[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武民;鄉(xiāng)村發(fā)展過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蓋麗麗;中國農村金融監(jiān)管:變遷、效果及改進[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楊云;林權抵押貸款運行機制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4 張富田;權力和權力博弈推動的平滑轉型[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王文斌;我國房地產價格波動形成機制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曹珂;中國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外部融資視角[D];南開大學;2010年

8 蔣欣;金融自由化、資產市場波動與經濟危機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汪洋;虛擬經濟視角下金融危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梁辰;銅元問題研究(1900-1935)[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泓震;縣域經濟發(fā)展中的金融服務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巖;農村民間借貸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李曉;需求導向下的農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生樂;中國商業(yè)銀行金融成熟度的測定與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何平;中部地區(qū)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杜靜;農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宋增芬;山東省農戶借貸參與意愿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曾鴻志;中國高企業(yè)儲蓄原因的理論和實證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9 丁晨;我國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發(fā)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瞿夢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與外商投資企業(yè)的關系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憲久;利率與產出關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2 胡祖六;東亞的銀行體系與金融危機[J];國際經濟評論;1998年Z3期

3 杜子芳;;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沉淀率與貨幣供給量——我國貨幣供應量過大的原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4 伍戈;;對金融危機后貨幣政策目標的再思考[J];宏觀經濟研究;2009年08期

5 王洋;;內生貨幣和“中國之謎”:基于存量-流量結構的新解說[J];經濟科學;2007年05期

6 賓國強;實際利率、金融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增長[J];經濟科學;1999年03期

7 張春;;經濟發(fā)展不同階段對金融體系的信息要求和政府對銀行的干預:來自韓國的經驗教訓[J];經濟學(季刊);2001年01期

8 耿中元;曾令華;;貨幣流通速度和產出變動的動態(tài)一般均衡分析[J];經濟學(季刊);2007年04期

9 張文中;田源;;物價、利率與儲蓄增長——中國:1954—1987年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89年11期

10 李焰;關于利率與我國居民儲蓄關系的探討[J];經濟研究;1999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信;我國居民收入高增長時期的儲蓄存款分析[J];經濟科學;1996年05期

2 李維,毛端懿,王鑫;我國居民儲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J];當代財經;2001年09期

3 孫響波;孫志偉;;透析11萬億元居民儲蓄——對當前我國居民高儲蓄原因的分析[J];管理科學文摘;2004年12期

4 劉超;中國儲蓄:利率與租金效應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5 高霞;;麥金農和肖的金融抑制與深化理論及對利率市場化的啟示[J];北方經濟;2008年13期

6 張文中;田源;;物價、利率與儲蓄增長——中國:1954—1987年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89年11期

7 黃偉,楊作書;對居民儲蓄超常增長的理性觀察[J];經濟論壇;2004年08期

8 盧君生,蔡銳;居民儲蓄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實證研究[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胡學鋒;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的因素分析[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李莉;;金融自由化理論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啟示[J];山東經濟;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欒曉芬;;談居民儲蓄過度增長問題[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2 徐瑾;;國債回購交易中融券方的成本和考核指標[A];上海煙草系統(tǒng)2002年度學術論文選編[C];2002年

3 封思賢;;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4 劉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說的中國儲蓄率研究——中國城鄉(xiāng)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李家祥;伍超明;;建立金融期貨市場的基礎條件分析[A];與時俱進 開拓進。ㄏ拢C];2002年

6 伍艷;;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探索(下冊)[C];2004年

7 章嘉琳;;美國利率、經濟走勢及對華經貿政策[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邱詢昱;趙帆;;美聯(lián)儲中性貨幣政策特點及運行實效[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安南;李晨岡;;美國金融創(chuàng)新基礎理論殘缺與時點價值科學發(fā)現(xiàn)[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10 盧有紅;彭迪云;;基于成長階段的我國區(qū)域金融差異化發(fā)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中部區(qū)域發(fā)展與理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蓓英 孟憲國;居民儲蓄需向投資轉化[N];中國水利報;2000年

2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有關機構預測明年股市資金流入將趨緩[N];證券時報;2007年

3 張文績;警惕中國經濟“堰塞湖” 長期留住“熱錢”或可行[N];上海金融報;2008年

4 國家信息中心 步德迎;如何正確認識80000億元居民儲蓄[N];中國信息報;2002年

5 記者田俊榮;居民儲蓄余額達九點八一萬億元[N];人民日報;2003年

6 記者田麗;居民儲蓄意愿強勢不改[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7 記者 李巧寧;前三季居民儲蓄新增萬億[N];證券時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閆立良;2月份M2增速回落[N];證券日報;2006年

9 早報記者 張明揚;居民儲蓄上月銳減2784億元[N];東方早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孫杰;居民儲蓄倆月猛增1萬億[N];華夏時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秋;金融深化視角下的中國金融穩(wěn)定[D];吉林大學;2007年

2 劉欣欣;經濟轉型期的居民儲蓄行為與經濟增長[D];南開大學;2010年

3 唐軍;中國居民儲蓄主要結構性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劉奎;我國金融抑制與深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5 郭為;中國的金融抑制與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4年

6 徐偉;法、金融和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5年

7 顧寧;金融自由化的再認識與再實踐[D];吉林大學;2007年

8 董杰;金融發(fā)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9 王運成;中國漸進式金融自由化與國有銀行風險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10 胡亮;金融深化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晶;中國農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向玉麗;中國金融自由化改革及政策選擇[D];四川大學;2006年

3 師海燕;中國農村金融抑制:成因與出路[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4 林浩鋒;中國利率制度變遷研究(1949-2005)[D];遼寧大學;2006年

5 李樂;我國利率動員效應與分配效應的區(qū)域差異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6 周曉冉;我國農村金融利率市場化改革初探[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7 羅萌;我國利率調整的經濟效應分析[D];西北大學;2009年

8 張瑩;青島市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9 李少鵬;居民儲蓄影響因素及其分流效應分析[D];山西大學;2011年

10 孫晶;我國居民儲蓄的利率效應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351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5351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a1d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