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協(xié)調視角下我國國際資本流動監(jiān)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10:08
【摘要】: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全球,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均受到嚴重威脅。在危機的蔓延過程中,全球流動性萎縮,發(fā)達國家被迫撤資,發(fā)展中國家飽受“抽資之苦”,國際資本的大幅波動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筆者認為,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國際資本流動良性效用的發(fā)揮必須以制約和監(jiān)管為前提,而其中的關鍵是把握內外協(xié)調,在不妨礙市場效率充分發(fā)揮的同時,在制約和監(jiān)管的策略考量上做到適當、適度和適量,最終達到一國經濟的內外均衡。這既是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現(xiàn)實問題。 本文以內外協(xié)調理論為主線展開論述,通過選取典型案例,總結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資本流動監(jiān)管經驗,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理在太極一圈內,道存中庸兩字間”,在國際資本流動自由化與管制之間,任何國家包括發(fā)達國家對于國際資本流動監(jiān)管模式的選擇,走任何一極都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第二,一國內部均衡是外部均衡的前提,因此,實施國際資本流動自由化要注意把握速度,要注意資本規(guī)模和結構的控制,要注意維護國家主權和捍衛(wèi)國家安全。第三,開放經濟下內外均衡是各國宏觀經濟追求的最適宜狀態(tài),而內外均衡的實現(xiàn)要求宏觀經濟政策的內外協(xié)調配合?茖W的選擇是:立足本國國情,審慎監(jiān)管,協(xié)調內外因素,保持國際資本流動的動態(tài)均衡,才有可能最大化地摒棄國際資本流動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維護好國家的金融安全。 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在分析國際資本流動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風險基礎上,提出我國國際資本流動監(jiān)管的政策建議,主要有:第一,增強利率、匯率調整的靈活性,促進本外幣政策的內外協(xié)調。第二,加強宏觀審慎監(jiān)管,保持國際資本流入與流出的動態(tài)均衡。第三,著眼于監(jiān)管手段,多渠道防控短期資本的流動性風險。第四,循序漸進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強國際監(jiān)管合作,加快各國之間的信息共享制度建設,重構全球金融監(jiān)管體系。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832.6
【圖文】:
4圖 1-1:經濟開放與內外政策目標沖突的關系1明:在完全封閉經濟條件下,一國是不存在內外均衡矛盾的,即向對外開放,內外均衡的沖突也就產生了,從 O 點到 A 點,A 點到外均衡的矛盾性越來越強,當一國經濟開放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之經濟下的政策搭配》,第 66 頁,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
本文編號:2719086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832.6
【圖文】:
4圖 1-1:經濟開放與內外政策目標沖突的關系1明:在完全封閉經濟條件下,一國是不存在內外均衡矛盾的,即向對外開放,內外均衡的沖突也就產生了,從 O 點到 A 點,A 點到外均衡的矛盾性越來越強,當一國經濟開放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之經濟下的政策搭配》,第 66 頁,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包勇恩;韓龍;;論金融監(jiān)管中的宏觀審慎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2 張禮卿,戴任翔;智利的資本賬戶開放:一個從失敗走向相對成功的案例[J];國際金融研究;1999年05期
3 張志超;開放中國的資本賬戶——排序理論的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01期
4 賀力平;;從國際和歷史角度看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安全問題[J];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06期
5 張禮卿;;如何看待中國資本管制政策的調整[J];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06期
6 張銳;;國際資本大抽逃——金融危機新一輪沖擊波[J];決策與信息;2009年04期
7 廖澤芳;;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J];金融經濟;2006年20期
8 鄂志寰;資本流動與金融穩(wěn)定相關關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9 劉仁伍;劉華;黃禮健;;新興市場國家的國際資本流動與雙危機模型擴展[J];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10 詹姆斯·托賓;我們?yōu)槭裁匆陲w速轉動的市場齒輪中塞沙子?——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J];改革;1998年02期
本文編號:27190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71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