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信貸資金流向分析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at the end of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9 and the end of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8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cro-control of adjusting the credit polic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in 2009. Whether there is "financial discrimination" and "industry orientation" in the investment of credit fund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financial discrimination" of enterprise ownership in new loans, but banks prefer to invest credit funds in real estate and other industries.
【作者單位】: 廣西工學院財經系;廣西工學院圖書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yè)金融契約和勞動契約期限的互動關系研究》,項目編號:70602033 廣西工學院博士基金項目資助
【分類號】:F832.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江偉;李斌;;制度環(huán)境、國有產權與銀行差別貸款[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2 孫錚,劉鳳委,李增泉;市場化程度、政府干預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杰;劉東;;商業(yè)信貸、融資約束與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行為——基于江蘇省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問卷觀測和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6年10期
2 夏立軍;陳信元;;市場化進程、國企改革策略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內生決定[J];經濟研究;2007年07期
3 高雷;杜沔;劉貽佳;;國內外關于公司治理熱點問題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2006年06期
4 高雷;何少華;儀垂林;;國家控制、政府干預、銀行債務與資金侵占[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5 江偉;李斌;;制度環(huán)境、國有產權與銀行差別貸款[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6 朱凱;陳信元;;銀行腐敗與公司資本結構決策[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7 羅黨論;唐清泉;;政府控制、銀企關系與企業(yè)擔保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8 孫錚;劉浩;;中國會計改革新形勢下的準則理論實證研究及其展望[J];會計研究;2006年09期
9 陳勝藍;魏明海;;投資者保護與財務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研究;2006年10期
10 徐浩萍;呂長江;;政府角色、所有權性質與權益資本成本[J];會計研究;2007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彤;基于融資結構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李富強;內生制度、最優(yōu)治理和我國經濟增長[D];吉林大學;2006年
3 趙向琴;控制權私人利益與投資者保護[D];廈門大學;2005年
4 嚴浩軍;基于動態(tài)調整模型的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5 李源;股權結構、利益相關者行為與代理成本[D];暨南大學;2006年
6 崔萍;中國上市公司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羅建兵;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理論分析與來自東亞的證據[D];復旦大學;2006年
8 賀向明;商業(yè)銀行信貸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9 程永林;區(qū)域整合、制度績效與利益協調[D];暨南大學;2007年
10 杜晶;企業(yè)財務控制權配置論[D];湖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孔陽;公司治理與財務舞弊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吳昊;終極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會計政策選擇動機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何少華;中國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偏好[D];汕頭大學;2006年
4 劉娜;基于公司治理視角的上市公司關聯擔保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5 費喜敏;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yōu)化與治理結構完善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杰;通訊行業(yè)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治理效應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
7 楊婧婧;市場化進程、股權結構對利益侵占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7年
8 梁瀛;基于股東性質、政府管制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資與公司價值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任靜梅;公司治理視角下的上市公司擔保問題研究[D];蘭州商學院;2007年
10 吳麗華;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毅夫;李志峗;;中國的國有企業(yè)與金融體制改革[J];經濟學(季刊);2005年03期
2 劉偉,李紹榮;所有制變化與經濟增長和要素效率提升[J];經濟研究;2001年01期
3 郭鵬飛,孫培源;資本結構的行業(yè)特征: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3年05期
4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濟研究;2004年02期
5 李增泉,余謙,王曉坤;掏空、支持與并購重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1期
6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7 孫錚,劉鳳委,李增泉;市場化程度、政府干預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8 張軍,金煜;中國的金融深化和生產率關系的再檢測:1987—2001[J];經濟研究;2005年11期
9 方軍雄;;市場化進程與資本配置效率的改善[J];經濟研究;2006年05期
10 巴曙松,劉孝紅,牛播坤;轉型時期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地方治理與銀行改革的互動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偉榮;;再議“多存多貸”[J];南方金融;1983年06期
2 李麗燕;加強信貸資金計劃管理工作 充分發(fā)揮計劃調控作用[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1992年05期
3 李鵬飛;王多海;;淺議信用關系扭曲的成因及其矯正對策[J];武漢金融;1992年01期
4 張鳴;把信貸資金用在支持農村奔小康上[J];社科縱橫;1994年05期
5 向梅芳;幾種改革對銀行信貸的影響及調整方略[J];財經理論與實踐;1996年05期
6 冷冰,周盛武;促進我國金融業(yè)兩個轉變的思考[J];上海金融;1996年09期
7 王星閩;銀行信貸資金風險管理探析[J];理論建設;1996年01期
8 吳立寧;;對提高農業(yè)銀行經濟效益的思考[J];現代金融;1996年06期
9 于瑋婕;取消限額是信貸資金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到位的標志[J];新疆金融;1998年09期
10 應宜遜;;緩解當前信貸資金緊張的對策建議[J];浙江經濟;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課題組;王相義;;建設銀行信貸資金調控機制研究[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2 王保君;;加強管理 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對靖宇支行信貸資金沉淀的思考[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3 雷蕾;;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信貸資金外流研究[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課題組;張文元;侯文素;;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信貸資產質量問題研究[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5 吳曙;崔勇麗;畢峰;;財政貼息資金如何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三農”領域[A];中國“三農”問題研究與探索:全國財政支農優(yōu)秀論文選(2008)[C];2009年
6 鄧映翎;;宏觀調控中的金融機制[A];治理整頓與深化改革[C];1990年
7 中國人民銀行聊城市中心支行課題組;徐小林;;信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信貸適度集中:對信貸集中現象的再認識[A];2005年山東省金融學會重點研究課題成果[C];2005年
8 王忠郴;;我國貸款投向結構調整的Fuzzy優(yōu)選主成分模型[A];模糊數學和系統(tǒng)成果會論文集[C];1991年
9 建設銀行寧夏區(qū)分行課題組;楊繼紅;景兆福;;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銀行經營效益探討[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10 宋磊;王家傳;;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證分析——基于山東省泰安市農村信貸需求現狀的調查[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朱紫云;貸款流向監(jiān)控存漏洞[N];中國經營報;2011年
2 ;打造“綠色信貸” 助力節(jié)能減排[N];金融時報;2007年
3 苗燕;25億信貸資金違規(guī)入市 8家銀行受罰[N];上海證券報;2007年
4 記者 楊永芹 實習生 江璐;三峽銀行新增30億元助萬州發(fā)展[N];重慶日報;2008年
5 記者 謝曉林 楊曉艷;3年投放720億信貸資金[N];吉林日報;2009年
6 牛明霞;電子化操作平臺下的信貸資金用信和貸后監(jiān)管[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9年
7 張志偉;社科院“含糊佐證”似增娛樂色彩近2萬億信貸資金入市 不可信[N];證券日報;2009年
8 廣州萬隆;電力行業(yè)景氣改善 資產整合潛藏機會[N];證券時報;2009年
9 記者 王sュ迨迪吧,
本文編號:21603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16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