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變參數(shù)模型的流動性與上證綜指收益率關系研究
[Abstract]:The time series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ity and the return rate of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is studied, 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ity and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rate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e space mod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ime-varying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he return rate of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to the change of macro liquidity shows an upward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 in recent years. Among them, the time-varying elastic coefficients of energy, steel and finance industries fluctuate sharply, while thos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re less volati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in China, the time-varying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stock market (micro) liquidity changes gradually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able.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青島市軟科學資助項目(09-1-1-102-(8)-zhc)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蘇冬蔚,麥元勛;流動性與資產(chǎn)定價:基于我國股市資產(chǎn)換手率與預期收益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2期
2 孫華妤,馬躍;中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的關系[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7期
3 易綱,王召;貨幣政策與金融資產(chǎn)價格[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3期
4 錢小安;資產(chǎn)價格變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J];經(jīng)濟研究;1998年01期
5 劉玲;謝赤;曾志堅;;股票價格指數(shù)與宏觀經(jīng)濟變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6 吳文鋒,芮萌,陳工孟;中國股票收益的非流動性補償[J];世界經(jīng)濟;2003年07期
7 王海鵬;田澎;靳萍;;基于變參數(shù)模型的中國能源消費經(jīng)濟增長關系研究[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6年03期
8 張志鵬;楊朝軍;;流動性與收益、收益波動的動態(tài)關系[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2006年05期
9 趙桂芹;股票收益波動與Beta系數(shù)的時變性[J];中國管理科學;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瓊,蔣振聲;股票價格與貨幣需求關系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3年12期
2 何慧剛;股票市場與貨幣政策的互動效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5年13期
3 吳興敏,李軍;資產(chǎn)價格對實體經(jīng)濟的影響分析[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郭泓;武康平;;上交所國債市場流動性溢價分析[J];財經(jīng)科學;2006年04期
5 何問陶,鄧可斌;中國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信號效應實證研究[J];財經(jīng)論叢;2004年06期
6 雷立鈞;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與資本市場發(fā)展關系[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5年06期
7 馬進;關偉;;我國股票市場與宏觀經(jīng)濟關系的實證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6年08期
8 陸蓉;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J];財經(jīng)研究;2002年12期
9 王維安,賀聰;房地產(chǎn)價格與貨幣供求:經(jīng)驗事實和理論假說[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5期
10 王維安;賀聰;;房地產(chǎn)價格與通貨膨脹預期[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竇晴身;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 金戈;經(jīng)濟轉軌中的資本市場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D];浙江大學;2002年
3 周英章;轉型期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徑[D];浙江大學;2002年
4 毛劍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及其強弱的實證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計量分析[D];浙江大學;2002年
5 李慶峰;中國證券市場制度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6 張露;政府干預下的中國證券市場[D];復旦大學;2003年
7 黃廣明;資產(chǎn)價格泡沫與貨幣政策理論的發(fā)展[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周素芳;論“通貨膨脹目標制度”[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雷明國;通貨膨脹、股票收益與貨幣政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尉高師;轉型期中國宏觀經(jīng)濟的波動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劍彪;論股票市場的發(fā)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0年
2 周曄;資本市場與貨幣政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3 史晨昱;論中國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及對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4 李健;論我國貨幣政策的資本市場傳導機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5 張海燕;我國貨幣政策的股票市場傳導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6 林振宇;股市泡沫成因及影響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程建偉;現(xiàn)階段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8 余建明;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9 朱建武;開放經(jīng)濟中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10 阿日古那;貨幣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對策探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冬蔚;基于中國股市微觀結構的流動性與執(zhí)行成本分析[J];當代財經(jīng);2004年02期
2 周文,李友愛;收益率相關性、小公司效應與市場有效性——對滬、深股票市場的實證檢驗[J];當代經(jīng)濟科學;1999年01期
3 趙志君;金融資產(chǎn)總量、結構與經(jīng)濟增長[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王春峰;韓冬;蔣祥林;;流動性與股票回報:基于上海股市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管理;2002年24期
5 孫華妤;貨幣政策的操作重點應從貨幣數(shù)量轉向利息率[J];經(jīng)濟科學;2000年01期
6 李振明;中國股市財富效應的實證分析[J];經(jīng)濟科學;2001年03期
7 石建民;股票市場、貨幣需求與總量經(jīng)濟:一般均衡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1年05期
8 馬躍;中國加入WTO:不可逆決策的金融經(jīng)濟學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1年12期
9 易綱,王召;貨幣政策與金融資產(chǎn)價格[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3期
10 孫華妤,馬躍;中國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的關系[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磊;;我國股市中高與低市盈率股票收益率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1年04期
2 吳強;;FF三因子模型在上海A股市場實證分析[J];金融經(jīng)濟;2011年12期
3 陽玉香;;小公司效應——來自中國股市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4 鄭家悅;;社保基金投資基礎設施的可行性分析[J];經(jīng)濟視角(中旬);2011年01期
5 張艷華;林俊錫;;區(qū)域視角下中國股市收益率的行業(yè)效應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5期
6 趙麗華;楊勇;張再生;;基于投資者偏好的模糊投資組合模型[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03期
7 劉佳珍;;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CAPM)在中國股市的有效性檢驗[J];時代金融;2011年21期
8 魯美娟;賈揚蕾;;基于GARCH模型的股市收益與股指波動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1年20期
9 李蘭芳;;連續(xù)時間兩資產(chǎn)模型的最優(yōu)方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楊熹;;中美股票市場與石油價格的溢出效應研究[J];時代金融;2011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興哲;莊新玲;;股票流動性對收益率波動性的影響[A];200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雷敏;吳文鋒;吳沖鋒;;可轉債定價異常的流動性差異解釋[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曹迎春;邱菀華;劉善存;;基于ACD模型的中國股市日內(nèi)流動性研究[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武向榮;;中國農(nóng)民工人力資本收益率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李湘萍;郝克明;;中國勞動力市場戶籍分割與企業(yè)在職培訓的作用[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崔玉泉;馬立杰;孫玉軍;;DEA方法在投資組合中的應用[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一)[C];2006年
7 李劍東;;淺析減少理財投資組合風險的統(tǒng)計方法[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C];2007年
8 王曉明;任曉恩;;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經(jīng)濟評價的幾點感想[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許若寧;李楚霖;;模糊收益率的獲取及最優(yōu)投資組合決策[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2年
10 童玉媛;徐升應;應益榮;;利率掛鉤型結構性存款的定價研究[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蕾 于兵兵;偏低收益率+風險不確定 險資躑躅保障房投資[N];上海證券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但有為;中投公司去年收益率或達5%[N];上海證券報;2009年
3 記者 吳姍;年均增值收益率近1.61%[N];黃石日報;2010年
4 CIHAF研究院;美菱地塊預計收益率達191%[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9年
5 記者 李茜;25%預期年化收益率太離譜[N];上海金融報;2011年
6 交行金融市場部 欒雪劍;美長期國債收益率緣何不跌反升[N];上海證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丁冰;保障房收益率卡住資金源 險資躊躇不前[N];中國證券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陳曉東;閑置房:出租還是出售?[N];海峽財經(jīng)導報;2006年
9 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部 楊洋;短期市場資金驟緊[N];中國證券報;2008年
10 高改芳;金融傳銷網(wǎng)上又耍新花樣[N];中國證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郁陽秋;印花稅對證券市場運行績效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8年
2 張志鵬;我國證券市場流動性綜合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胡永宏;農(nóng)業(yè)上市公司股價波動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4 余立凡;股票市場流動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程文衛(wèi);通貨膨脹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曾志堅;股票與債券市場間收益率及流動性聯(lián)動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胡道紅;中國股票市場分割之內(nèi)外資股價格差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8 馮玉梅;基于市場微觀結構視角的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9 鄭挺國;基于有限混合狀態(tài)空間的金融隨機波動模型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王永偉;我國股票市場流動性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雄軍;穩(wěn)定分布下的VaR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陳博;結構型銀行理財產(chǎn)品定價與設計探討[D];復旦大學;2008年
3 侯建飛;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D];重慶工商大學;2008年
4 王偉;不確定收益率下證券風險的可拓度量及規(guī)避變換[D];大連海事大學;2004年
5 徐可;房地產(chǎn)投資信托基金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6 張倩倩;我國上市開放式基金業(yè)績的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7 魏開文;Quantile回歸及其在金融收益率分析和VaR類風險管理模型中的運用[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彭艷艷;基于DEA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績評價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9 武文婕;我國股票收益率的長記憶性分析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10 武洪昆;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的形成機制與量化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385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13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