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農村金融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

發(fā)布時間:2018-06-19 02:40

  本文選題:利率市場化 + 農村金融 ; 參考:《農村經濟》2013年05期


【摘要】: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業(yè)金融是現(xiàn)代農村經濟的核心,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對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繁榮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從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利率市場化改革案例來看,要避免利率劇烈波動,保持金融穩(wěn)定,支持經濟發(fā)展,必須審慎監(jiān)管,嚴控風險,堅持改革。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關鍵的沖刺階段,只剩下最后一步,即存款利率上限何時完全放開。利率市場化后,農村金融將直接面對農村金融機構經營風險、農村金融機構利率管理風險、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農村金融系統(tǒng)風險。農村金融要成功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首先需要建立財政金融一體化的支持政策,其次需要加大農村金融機構綜合經營推進力度,再次需要提升農村金融創(chuàng)新水平,最后需要建立利率風險管理機制。
[Abstract]:China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agricultural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rural economy. How to deal with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nd deepen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refor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strong agriculture and benefit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sharp fluctuation of interest rate,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must supervise prudently, strictly control risks and persist in reform.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crucial stage of sprint, only the last step is left, that is, when the upper limit of deposit interest rate will be completely released. After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rural finance will directly face the risk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management, the risk of 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e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and the risk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deal with the reform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rural finance needs to establish the supporting policy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second, i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n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financial innovation. Finally,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作者單位】: 中國建設銀行財務會計部;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資產保全部;交通銀行北京分行培訓部;
【分類號】:F832.35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蘇士儒;段成東;李文靖;姚景超;;農村非正規(guī)金融發(fā)展與金融體系建設[J];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2 殷俊華;;金融缺口、非正規(guī)金融與農村金融制度改革——沈陽農村民間借貸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8期

3 馬勝杰;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J];世界經濟;2001年05期

4 周素芳,姚枝仲;利率市場化:理論與實踐[J];世界經濟;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祝健;中國農村金融體系重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培寬;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梅;外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給我們的啟示[J];經濟問題;2003年02期

2 劉越;;利率市場化與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J];天津經濟;2005年07期

3 王廷偉;淺議農村金融系統(tǒng)經濟犯罪的幾個問題[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1986年10期

4 本刊編輯部;新年致讀者[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1989年01期

5 陳良富,陳文;略論沿海開放城市農村金融的改革與發(fā)展[J];福建金融;1992年08期

6 ;我區(qū)開展農村金融科研成果第四次評獎活動[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1993年12期

7 吳海軍,,龐介民;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機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4年06期

8 ;加強領導 精心組織 努力完成我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唐運祥同志在全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1996年8月20日)[J];南方金融;1996年09期

9 徐建民,胡寶珊;改革:農村金融步入新天地──訪中國農業(yè)銀行行長史紀良[J];中國改革;1997年01期

10 李恒光;經濟啟動政策與利率市場化改革[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zhí)?;淺談吉林省農村信用社的發(fā)展策略[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云;;共同開創(chuàng)農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3 蕭芍芳;;應對中國農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對策[A];湖北新農村建設的思路與對策——'2006湖北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蔡力峰;;農村金融改革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A];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加大力度優(yōu)化廣東省農村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A];優(yōu)化區(qū)域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快廣東金融強省建設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君生;;縣域農村金融改革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A];首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7 周云娟;;農村金融支持“三農”對策思考[A];江蘇省農村金融學會第二十次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王方中;;20世紀30年代農村金融瀕臨枯竭問題初探[A];近代中國(第七輯)[C];1997年

9 ;江蘇省農村金融學會[A];2005:發(fā)展·和諧·公正——江蘇省社科類學會學術年會成果薈萃[C];2005年

10 劉穎;;我國農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問題解決路徑選擇——從政府職能視角分析[A];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世磊;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N];證券日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王 智;利率市場化改革道路尚遠[N];經濟日報;2003年

3 傅維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俄、匈兩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中國的啟示[N];山西經濟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陳瑩瑩 韓曉東;馬駿:應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N];中國證券報;2010年

5 記者 苗燕 李丹丹 馬婧妤;央行將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N];上海證券報;2010年

6 記者 劉詩平 劉琳;周小川:利率市場化改革“十二五”會有明顯進展[N];經濟參考報;2010年

7 記者 閆立良;周小川: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完善八個要素[N];證券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呂巍;利率市場化改革實現(xiàn)突破指日可待[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9 王宇 王培偉;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上日程[N];中國信息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曹蓓;利率市場化改革只存小分歧 沒有時間表[N];證券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斌;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農村金融發(fā)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盧文祥;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付東升;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的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卞靖;我國農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層機理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5 田杰;我國農村金融排除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孟凡祥;制度變遷視角下的我國農村金融風險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7 蔣滿霖;中國農村金融生態(tài)優(yōu)化的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8 馬立珍;農業(yè)發(fā)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10年

9 盧亞娟;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10 李秀麗;中國公益性小額信貸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佳佳;中國農村金融產業(yè)組織創(chuàng)新績效分析[D];寧波大學;2011年

2 高希武;論農村金融在農民收入增長中的作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邱美琴;我國農村金融對農業(yè)發(fā)展支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4 余濤;我國農村金融需求和農村金融支持體系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5 杜靜;農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李文哲;中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2年

7 項笑君;基于功能觀視角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8 吳海霞;山東省農村金融發(fā)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9 李婷婷;吉林省拓展農村金融支持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趙林鳳;民國時期江蘇農村金融變動的探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0380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0380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8c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