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不確定性、公司治理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調整:——基于上市公司現金持有行為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07 00:42

  本文選題:現金持有 + 指數成分股調整; 參考:《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07期


【摘要】:本文從上市公司現金持有行為入手,研究了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調整對調入的上市公司財務決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在控制行業(yè)與基本財務特征的基礎上,本文實證研究發(fā)現:第一,調入指數公司的現金持有水平,在指數調整后顯著下降,而現金持有的市場價值明顯提高。第二,調入指數事件強化了企業(yè)的公司治理機制,基金類積極股東的治理作用顯著增強。第三,調入指數給上市公司帶來的"聲譽效應"有限,未能顯著改善其外部融資環(huán)境和增強其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能力。最后,本研究為完善指數調整機制設計和公司治理結構改善提供了政策建議。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cash holding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the adjustment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300 index constituent stock on the financial deci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ling the industry and the basic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inds that: first, the cash holding level of the index company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index adjustment,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cash holding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Second, the index event strengthen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active shareholders of the fund class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ird, the "reputation effect" brought by the index is limited, and the external financing environment can not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external uncertainty can be enhanced.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index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批準號:7120202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批準號:13YQ09) 轉軌時期公司財務創(chuàng)新團隊研究(項目批準號:CXTD3-02)
【分類號】:F224;F832.51;F2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剛;張維;;上證180指數效應實證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羅琦;張克中;;經濟周期波動與企業(yè)現金持有行為關聯性探析[J];財貿經濟;2007年10期

3 汪輝;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公司治理與市場價值[J];經濟研究;2003年08期

4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5 楊興全;張照南;;制度背景、股權性質與公司持有現金價值[J];經濟研究;2008年12期

6 沈海平;邱海鋒;;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滬深300指數效應實證研究[J];金融縱橫;2010年09期

7 王建新;剛成軍;;公司治理、債務約束與自由現金流過度投資——基于發(fā)電行業(yè)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科學決策;2009年11期

8 劉博研;韓立巖;;公司治理、不確定性與流動性管理[J];世界經濟;2010年02期

9 趙鳴雷,歐陽令南;“指數效應”的實證檢驗與理論詮釋——一個文獻綜述[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10 黃長青,陳偉忠;中國股票市場指數效應的實證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淑英;張菊;蔣蕊;;公司資本結構對盈利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安徽省上市公司數據[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張建剛;張維;;上證180指數效應實證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封文麗;劉曉磊;;滬深股市指數效應研究與行為金融學解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陳凌云;潘端蓮;紀德蘭;;市場化進程、政府干預與企業(yè)對外擔保[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5 許敏,魯愛雪,李瑞;資本結構對我國上市公司控制權溢價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05年19期

6 胡金林;王群;;企業(yè)債務融資的治理效應研究綜述[J];商業(yè)研究;2008年10期

7 許榮;王杰;;董事責任保險與公司治理機制的互動影響研究——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保險研究;2012年03期

8 王嚴嚴;;政府干預對銀行債務的影響[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劉立;;論上市公司的不公平關聯交易[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周傳麗;柯萍;;我國民營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企業(yè)價值的實證研究[J];財經界;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言;;中小投資者保護、“隧道效應”與公司價值[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2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法律保護、控股股東不對稱股權結構和公司績效——基于中國A股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王鳳榮;任萌;張富森;;政府干預、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控制權市場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國有上市公司并購的經驗證據[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黎元奎;;中國證券監(jiān)管:價值模式及其轉換——一個經濟倫理學視角[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周建偉;;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性融資與EVA關系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林志軍;劉明;;從公司治理的視角看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師變更的影響因素[A];當代會計評論(第1卷第2期)[C];2008年

7 新夫;陳冬華;;盈余質量、制度環(huán)境與權益資本成本——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A];當代會計評論(第2卷第1期)[C];2009年

8 劉浩;楊爾稼;李灝;孫錚;;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契約的動態(tài)調整[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劉江會;唐東波;;市場化進程中城鄉(xiāng)財產性收入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10 徐壽福;;地區(qū)法律環(huán)境對企業(yè)融資約束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鄧紅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靜;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花貴如;投資者情緒對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6 江金鎖;市場環(huán)境、實際控制人控制方式與負債治理效應[D];暨南大學;2011年

7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8 曲春青;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公司金融決策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宋淑琴;信貸契約的治理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兩類民營上市公司多元化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芳香;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形成機理與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許南燕;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結構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鄒宗榮;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治理效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王莉;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對公司經營業(yè)績影響的實證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彭江;我國A股市場定向增發(fā)股價效應及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6 邱宇;金字塔控股、利益輸送與公司績效[D];南京財經大學;2009年

7 石蕾;債務融資和企業(yè)績效[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8 袁峰;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對財務風險的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立新;廣東省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績效分析[D];暨南大學;2010年

10 吳燕紅;銀行債權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剛;張維;;上證180指數效應實證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封文麗;劉曉磊;;滬深股市指數效應研究與行為金融學解釋[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張人驥,劉春江;股權結構、股東保護與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量[J];財貿經濟;2005年02期

4 羅琦;張克中;;經濟周期波動與企業(yè)現金持有行為關聯性探析[J];財貿經濟;2007年10期

5 王俊秋;張奇峰;;法律環(huán)境、金字塔結構與家族企業(yè)的“掏空”行為[J];財貿研究;2007年05期

6 干勝道;胡建平;慶艷艷;;超額現金持有的上市公司特質研究——對我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8年06期

7 宋威;蘇冬蔚;;風格投資與收益協(xié)同性——基于上證180指數調整的實證分析[J];當代財經;2007年08期

8 伍利娜;陸正飛;;企業(yè)投資行為與融資結構的關系——基于一項實驗研究的發(fā)現[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9 姜付秀;劉志彪;;行業(yè)特征、資本結構與產品市場競爭[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10 辛宇;徐莉萍;;公司治理機制與超額現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曉靖;上證50指數效應的實證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蔣金鋒;我國股票市場指數效應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明康;大力推進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J];中國金融;2002年07期

2 謝清河;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機制問題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3年04期

3 鄭志剛;公司治理機制理論研究文獻綜述[J];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05期

4 崔如波;國企公司治理:困境與出路[J];企業(yè)文明;2005年04期

5 張娟;企業(yè)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關系分析[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丁建軍,蘇祖安;公司治理理論綜述[J];理論界;2005年11期

7 馬志娟;;家族企業(yè)內部審計問題探討[J];經濟與管理;2006年12期

8 周娜;;經營業(yè)績:一個新的公司治理評價指標[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年07期

9 毛金妹;;論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全面轉型和發(fā)展[J];江蘇商論;2007年06期

10 石菲;;IT治理,業(yè)務當前[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7年4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建;程廣林;孟圓圓;;公司治理外部環(huán)境、內部機制與公司現金持有——基于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孟圓圓;李開新;周建;;市場化進程、政府控制與公司現金持有的關系研究——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3 李志杰;;上市公司控制權特征對現金持有的影響研究——基于理財決策的傳導機制[A];2007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8年

4 周偉;;中國上市公司高額現金持有動因研究——代理理論抑或權衡理論[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5 宋紹清;楊智杰;彭劍君;;公司治理機制與內部控制信息透明度——來自滬深A股2006~2007年報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馬磊;;國美電器控制權爭奪案例分析與啟示[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7 孫健;;終極控制權與超額現金持有[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8 張純;呂偉;;證券分析師、信息環(huán)境改善與企業(yè)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9 張功富;宋獻中;;產品市場競爭能替代公司內部治理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于鵬;;地緣聯系、財務重述與審計意見[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農業(yè)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常清 中國農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 陳君;公司治理機制失靈導致華爾街危機[N];上海證券報;2009年

2 謝安 德勤企業(yè)風險管理服務合伙人;堵住銀行漏洞需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N];中國會計報;2009年

3 本報特約評論員;有效公司治理機制是“優(yōu)秀”的保障[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0年

4 傅正輝(作者系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黨委書記);大力推進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N];吉林日報;2002年

5 記者秦煒;全力改善公司治理機制[N];證券日報;2003年

6 中國證監(jiān)會上市部監(jiān)管二處處長 程緒蘭;建立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機制[N];證券時報;2009年

7 記者 舒涓 徐海星 通訊員 劉有貴;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實現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N];廣州日報;2009年

8 記者 張未民;加快建設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9 袁躍東;減少企業(yè)間相互持股[N];中國證券報;2001年

10 鄭國雨(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國有商業(yè)銀行強身之路 建立新的公司治理機制[N];經濟參考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國俊;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行為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雷志威;信息不對稱對中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水平及其價值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徐永新;大股東視角下的上市公司現金持有問題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4 曹書軍;資本成本、現金持有與公司投資[D];重慶大學;2010年

5 奚賓;中國上市公司持有現金價值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張嶺松;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7 高軍;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焦瑞新;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流持有及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9 王利剛;中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的影響因素與價值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10 蘭小春;交互作用影響下的公司治理機制與經營績效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雪艷;上市公司異,F金持有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楊朝峰;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水平影響因素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0年

3 羅磊;現金持有的偏離程度與公司未來績效[D];汕頭大學;2010年

4 姜瑜;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現金持有的關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

5 應俏;中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價值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柏曉峰;基于融資約束的我國上市公司現金持有問題實證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7 王金偉;國有控股與法人持股對公司現金持有的影響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8 王蔚;上市公司現金持有動機對投資行為影響分析[D];重慶大學;2010年

9 趙金蓉;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與上市公司現金持有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10 梁平娟;中國上市公司控制權結構與公司現金持有水平的關系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888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9888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b74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