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倉持股與上市公司內(nèi)在價值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選題:內(nèi)在價值 + 機構投資者; 參考:《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摘要】:結合中國內(nèi)地股市發(fā)展的基本面環(huán)境,研究基金重倉持有股份與相應的上市公司內(nèi)在價值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探尋基金重倉持股行為背后的價值判斷是否基于價值識別要素的理性分析,從而產(chǎn)生對上市公司價值的正確反應。根據(jù)對中國滬深A股市場2006~2008年基金重倉股的實證檢驗,發(fā)現(xiàn):近三年中期報告披露的基金重倉持股比例,與上市公司年初的市凈率密切相關。并且,伴隨著中國股市的發(fā)展狀況,每股凈資產(chǎn)和每股股權自由現(xiàn)金流指標對基金重倉持股行為也具有顯著的影響。表明中國滬深A股市場近年來的基金重倉持股行為,具備一定理性投資的特征。但是,基金重倉持股對上市公司內(nèi)在價值的反應還不夠充分。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fundamental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o study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s held by the fund in heavy positions an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corresponding listed company. In order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value judgment behind the heavy stock holding behavior of the fund is based on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elements, the correct reaction to the value of the listed company is produce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test of fund heavy stock in China's Shanghai and Shenzhen A share market from 2006 to 2008,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fund heavy stock disclosed in the interim report of the last three yea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ce-to-book ratio of listed compan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In add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net assets per share and free cash flow per share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behavior of heavy positions. It shows that the stock holding behavior of funds in China's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markets in recent yea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 investment. However, the response to the intrinsic value of listed companies is not sufficient.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
【基金】: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面上項目“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其經(jīng)濟后果研究”(SM200710011006)
【分類號】:F832.51;F275;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徐東;劉志陽;徐奉臻;;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1999~2004)——基于LSV和時間序列的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2 姜寶強;;基金持股與股票收益率相互作用的機制研究[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06年05期
3 吳世農(nóng),吳育輝;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重倉持有股票的市場行為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10期
4 胡大春;金賽男;;基金持股比例與A股市場收益波動率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5 宋玉;李卓;;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公司信息的相關性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中大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6 施東暉;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行為及其市場影響[J];世界經(jīng)濟;2001年10期
7 萬俊毅;從持股特性與行為選擇解析機構投資股東[J];投資研究;2002年10期
8 楊德群,蔡明超,施東暉;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特征的實證研究[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志啟;柯捷;;股價波動對基金持股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J];北方經(jīng)濟;2007年10期
2 朱嘉晨;;我國機構投資者對股市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成因[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3期
3 胡海峰;宋李;;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謝雯,李紅剛;羊群行為與資產(chǎn)價格波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廖海波;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J];商業(yè)研究;2004年01期
6 馬玖軍;李立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7期
7 王彩萍;;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特征探析[J];商業(yè)研究;2009年05期
8 劉建勇;朱學義;侯曉紅;;不同機構持股比例下的上市公司特征[J];商業(yè)研究;2009年06期
9 熊維勤;;鎖定制度與機構投資行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魏立波;;中國開放式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侯宇;葉冬艷;;機構投資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場效率——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黃炳藝;;基于Count Panel Data模型的證券投資基金持股偏好實證研究[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陳芳徽;;自愿性信息披露與機構投資者——基于滬市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詠梅;王勁松;;開放基金B(yǎng)eta系數(shù)及投資組合-投資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蔡慶豐;宋友勇;;跨越式發(fā)展的中國基金業(yè)對A股市場波動性的影響[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舒建平;楚爾鳴;;我國股市羊群行為的演化與時間尺度效應:1997-2008[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7 黃德春;馬慧妍;;中國股市羊群行為板塊差異性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8 劉永澤;唐大鵬;;社;鸪止蓵嬓畔⒌氖袌龇磻谥袊Y本市場數(shù)據(jù)[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9 劉永澤;唐大鵬;;社;鸪止蓵嬓畔⒌氖袌龇磻谥袊Y本市場數(shù)據(jù)[A];第三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入芳;開放式基金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李靜;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紫涵;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于建科;中國基金家族旗下基金非獨立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陳麗娟;中國開放式基金組合的市場風險度量[D];東華大學;2011年
6 王柏杰;資產(chǎn)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選擇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趙萌;證券投資基金的策略性交易行為與股價波動[D];暨南大學;2011年
8 吳昊e,
本文編號:18545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5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