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關系研究評述
本文選題:金融發(fā)展 切入點:比較優(yōu)勢 出處:《經濟學動態(tài)》2010年04期
【摘要】: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關系研究是對金融發(fā)展理論和國際貿易理論的深度擴展,是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最新動態(tài)。本文從金融發(fā)展對比較優(yōu)勢來源的擴展出發(fā),系統(tǒng)評述了金融發(fā)展影響比較優(yōu)勢變動的機制和金融發(fā)展內生于比較優(yōu)勢變動的可能。在此基礎上,評述了相應研究的福利分析。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a deep expansion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t is als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ory.Starting from the expans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the 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mechanism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fluences the chang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endogenous in the chang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n this basis, the welfare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s reviewed.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全球生產分割條件下我國中間產品貿易的發(fā)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子課題“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和人才跨國流動中的政策選擇”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嗣永;李欣;;對金融發(fā)展理論的反思——兼論金融危機頻發(fā)的制度根源[J];理論界;2011年08期
2 袁中波;;金融發(fā)展與對外貿易關系研究綜述[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0期
3 郜旭芳;;淺談我國區(qū)際經濟與金融差距關聯(lián)性[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6期
4 鄒昆侖;尤雅;;《金融學》中利率互換教學淺議[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8期
5 史麗媛;;保險發(fā)展和金融深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1年23期
6 鄧恩;;湖南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何風雋;仇娟東;;金融發(fā)展理論研究——基于中國視角的實證分析[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沈軍;董艷軍;;金融市場中存在金融分離嗎?——來自外匯市場與中國股市及信貸市場的實證檢驗[J];上海經濟研究;2011年07期
9 焦波;;試論我國農村金融發(fā)展與農村經濟增長[J];才智;2011年16期
10 毛詩琪;熊德平;薛雯雯;;通貨膨脹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分析[J];價格月刊;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文青;;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視角下河北省農村金融生態(tài)評價與優(yōu)化路徑研究[A];第五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長江證券 張凡邋周金濤;從比較優(yōu)勢尋找龍頭公司[N];證券時報;2007年
2 張明 作者單位 農行四川巴中分行;比較優(yōu)勢理論在欠發(fā)達地區(qū)農行業(yè)務營銷中的運用[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5年
3 左小蕾;匯率新政的挑戰(zhàn)[N];證券時報;2005年
4 李剛;利率衍生品--發(fā)展人民幣收益率曲線[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6年
5 馬紅漫;擺脫匯率“升貶”思維以市場化手段化解壓力[N];證券時報;2007年
6 瞿炯;利率互換在銀行間市場的應用[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6年
7 張耀昆;順差,不只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N];金融時報;2006年
8 高聯(lián)軍;利率互換漸成利率風險管理利器[N];上海證券報;2007年
9 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經濟學博士 馬紅漫;緩解匯率壓力須從產業(yè)升級著手[N];經濟視點報;2010年
10 喬新生;小心,美元貶值將會傷害到我們[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仁伍;區(qū)域金融結構和金融發(fā)展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吳濤;遼寧實施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體制發(fā)展與經濟增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徐唐棠;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經濟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5 李海峰;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溫建東;人民幣自由兌換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張彥;金融產業(yè)集聚的實現(xiàn)路徑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8 彭q.q,
本文編號:1717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1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