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我國A股市場股票股利異常收益率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29 03:27

  本文關鍵詞: 股利政策 股票股利 異常收益率 出處:《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修訂實施,中國證券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并在2007年迎來全民皆股的新時代。上市公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投資者的每一根神經,股利政策自然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焦點話題。送轉題材一直是市場熱炒的題材之一,在不改變公司現(xiàn)金流和股權結構的前提下,僅僅是流通股數量的增加或者說是會計科目的調整,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但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在事件日期間,送轉股的確發(fā)生了異常收益,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的焦點。不同的實證結果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這更給股票股利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相關領域較為成熟的理論包括:信號傳遞理論、最優(yōu)交易價格理論、投資者幻覺假說以及財富幻覺假說等。國內很多學者都對上述理論進行過實證研究,但因為選取的樣本范圍不同,考察年度不同,研究事件同不同,或者研究方法不同,造成同樣的理論在不同的文獻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實證結果。同時,國內對股票股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外理論的實證檢驗上,而對影響異常收益的相關因素,缺乏應有的關注(從相關文獻的可獲得數量可見一斑)。基于以上學術研究存在的問題,本文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考察年度2007-2010年(涵蓋牛市,熊市,震蕩市),A股市場純送轉股事件(排除現(xiàn)金股利和混合股利造成的影響),明確分紅預案公告同和除權除息同為事件研究日,運用事件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和多元線性回歸法,綜合分析事件日期間市場存在的異常反應和影響異常收益的主要因素,希望為投資者選取送轉題材股票提供理性的投資依據,降低投資風險;為上市公司有效實施股利政策,尤其是股票股利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為監(jiān)管機構如何進一步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市場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提供監(jiān)管依據。 一、主要內容和觀點: 1.上市公司送轉事件特征 1.1送轉事件的年度分布特征。上市公司送轉事件的發(fā)生,與市場行情密切相關。在所屬財政年度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發(fā)生送轉事件的公司所占比例明顯大于行情較差的年度,并且送轉比例也更高。 1.2送轉事件的送轉比例分布特征。送轉比例的集中趨勢明顯,說明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存在互為參照、相互模仿的現(xiàn)象,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時缺少針對性,具有顯著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高送轉事件所占比例存在震蕩上行的趨勢。 1.3送轉事件的送股與轉增的比例分布特征。市場的送轉事件以轉增為主。不但轉增事件發(fā)生的頻率高于送股,而且轉增比例的均值和中位數也明顯高于送股。同時,送股和轉增事件的相對數也存在明顯的年度差異。送轉事件歸屬財政年度,市場行情好時,送股所占比例上升,轉增所占比例下降;送轉事件歸屬財政年度,市場行情差時,送股所占比例下降,轉增所占比例上升。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對送股和轉增會計處理上的差異。 2.比較研究法:上市公司送轉前后基本面變化分析 2.1財務方面①盈利能力的變化。送轉當季和送轉后兩季ROE明顯上升,送轉后第三季,ROE恢復到送轉前水平。說明管理層通過送轉股傳遞的公司盈利預期信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信號傳遞理論在短期內成立,超過一定時限,信息傳遞的有效性降低。②成長能力的變化。送轉事件后,凈利潤增長率發(fā)生明顯下降。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與信號傳遞理論相悖。這一異,F(xiàn)象在我國能夠長期普遍存在,反映出我國股票市場存在嚴重的監(jiān)管問題。上市公司利用送轉政策,掩蓋公司成長性下降的事實,制造投資者幻覺,而監(jiān)管層對上市公司侵害股東利益的行為視而不見,投資者利益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③償債能力的變化。送轉前后,流動比率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但送轉公司的流動比率都維持在國際公認的合理水平。并且高送轉公司的數據明顯優(yōu)于低送轉公司。統(tǒng)計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信號傳遞理論。 2.2非財務方面①股東戶數增長率的變化。送轉后股東戶數增長率明顯上升,市場對送轉行為反應強烈。②機構持股比例的變化。送轉后機構持股比例明顯上升。尤其是送轉前機構持股比例較低的公司,送轉后機構持股比例提升明顯。最優(yōu)交易價格假說和引起注意假說都可以對①②現(xiàn)象作出解釋。③換手率的變化。送轉后換手率明顯上升,并且具有很好的持續(xù)性。說明流動性假說和最優(yōu)交易價格假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 3.事件研究法:送轉事件異常收益率實證分析 3.1分紅預案公告日①對于不同年度,預案公告前30天,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均顯著為正。并且越接近公告日區(qū)間,累計平均超額收益率越大。②市場行情好時,累計平均收益率要明顯高于市場行情差時的同區(qū)間數值。說明市場對送轉股存在一定的炒作性。③行情好時,市場對送轉信息更敏感,反應不但更劇烈,而且更提前。存在信息泄露和內幕交易的情況。④對于震蕩市,市場對送轉信息雖然也有所反應,但送轉信息公布后,出現(xiàn)了跳水性下降,這種“見光死”的現(xiàn)象,進一步說明了在震蕩市,市場對送轉題材的炒作性。 3.2除權除息日,累計超額收益率的表現(xiàn)與投資者普遍預期相反。市場行情好時,并沒有發(fā)生填權現(xiàn)象,反而市場行情差和震蕩行情時市場的累計超額收益率更好一些。①在行情好時,市場交易活躍,當發(fā)生股票股利后,前期進入的投資者獲利回吐,競相套現(xiàn)使得股價進一步下跌,而投資者并沒有僅僅因為股票價格下降而認為該股票更有利可圖,價格幻覺假說顯然在此處不成立,數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財富幻覺假說。②在行情較差時,由于投資者相對比較保守,前期進入的投資者也許并沒有解套,股票股利發(fā)生后,股票價格會大幅下跌,這也給偏好低風險的投資者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投資標的,他們認為股價更便宜,風險也更低。同時前期套牢的投資者也會借此機會低價吃進以攤薄成本。③而震蕩市的市場反應,沒有太多的規(guī)律可循,雖然累計超額收益率為正,但統(tǒng)計數據均不顯著。 4.多元線性回歸法:影響市場反應強度的因素分析 最終進入模型的變量依次為送轉比例、股票價格、凈利潤增長率、ROE、每股收益、機構持股比例。 4.1送轉比例的符號為正,且是第一個進入模型的變量。這與我們開始的預期一致,送轉比例越高,市場越容易對其解讀為利好信息。 4.2股票價格的符號為負。送轉前股票價格越高,市場反應強度越低,市場對高股價公司的送轉行為,更多的理解為公司在炒作自己的股票,通過送轉股,制造價格幻覺。 4.3凈利潤增長率、ROE符號為負。作為衡量公司成長性和盈利性的典型指標,已經廣泛為投資者接受。在選擇投資標的前,凈利潤增長率和ROE已經成為投資者重要的參考指標,成長性和盈利性較好的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被市場充分挖掘,股利政策并沒有傳遞新的信息,市場反應自然較小。 4.4每股收益的符號為正。具有較高的每股收益但未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增加了未來獲得現(xiàn)金股利的幾率,也可能是意味著公司存在更好的投資機會。所以市場給與了正向的市場反應。 4.5機構持股比例符號為負。這與我們的預期一致,機構持股比例越高,信息不對稱性越低,市場的反應也就越弱。 二、主要研究結論 第一,預案公告日期間,市場存在顯著的異常收益率;除權除息日后,沒有發(fā)生投資者普遍預期的填權現(xiàn)象。 第二,市場行情對送轉公司的股利政策和市場反應都有直接影響。這說明,我國股市投機和概念炒作氛圍依然濃厚。 第三,具有高送轉特征的公司,無論送轉前后,財務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送轉比例較低的公司,公司傳遞的信號也更加真實和可信。 第四,機構持股比例較低的公司,在送轉后,機構持股比例顯著提高,說明送轉政策成功的引起了機構投資者的注意,這一結果支持了引起注意假說。 第五,對于送轉前,具有較高凈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司,表現(xiàn)出較弱的市場反應。這一現(xiàn)象與之前的學者研究不太一致,值得引起關注。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充分挖掘,使得送轉信息沒有引起市場的強烈反應,從另一個側面支持了引起注意假說。 第六,送轉前股票價格較高的公司,市場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負向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價格幻覺假說。 三、論文特色 1.研究方法上,綜合運用了比較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和多元線性回歸法,對國內股票股利的實證研究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2.樣本選擇上,完全使用送股和轉增的事件,排除了派現(xiàn)和混合股利,使研究更加具有針對性。 3.數據年度包含了牛市、熊市和震蕩市,避免了單一市場行情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分析結果更具有普遍意義。 4.財務數據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送轉行為掩蓋下成長性下滑的事實真相,為監(jiān)管層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送轉行為提供了事實依據,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敲響了警鐘。 5.凈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高低與市場反應強度負相關的實證結果,突破了傳統(tǒng)認識和既有的研究結論。事實證明了,中國投資者已經快速走向成熟,由投機炒作向價值投資轉變,這是中國股市發(fā)展至今取得的巨大進步。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5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國輝,趙春光;上市公司選擇股利政策動因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0年05期

2 趙春光,張雪麗,葉龍;股利政策:選擇動因——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證證據[J];財經研究;2001年02期

3 羅健梅,黎春,劉煜;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號傳遞效應的實證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年S1期

4 陳建梁,葉護華;股權分置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響的差異性研究[J];南方金融;2004年09期

5 朱元琪;劉善存;;股票股利與價值重估:信號、流動性改善還是價格幻覺?[J];經濟經緯;2011年03期

6 魏剛;非對稱信息下的股利政策[J];經濟科學;2000年02期

7 伍利娜,高強,彭燕;中國上市公司“異常高派現(xiàn)”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科學;2003年01期

8 陳曉,陳小悅,倪凡;我國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號傳遞效應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1998年05期

9 呂長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99年12期

10 俞喬,程瀅;我國公司紅利政策與股市波動[J];經濟研究;200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宏偉;A股總量變動的股價效應及反應偏差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鄧磊;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號傳遞效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向鐳;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3 李琳;企業(yè)股利戰(zhàn)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4 易冰娜;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論分析及實證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許s,

本文編號:147238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47238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82a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