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向FDI影響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制及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外向FDI影響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制及實證研究 出處:《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外向FDI 自主創(chuàng)新 影響機制
【摘要】:自從“走出去”戰(zhàn)略實施以來,我國外向FDI增長十分迅速,使得人們逐漸開始關注外向FDI (OFDI,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影響,其中焦點問題之一在于外向FDI的逆向技術溢出效應,這也是我國政府鼓勵企業(y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關鍵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國提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外向FDI與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目前,我國對于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nèi)向FDI (IFDI,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在我國外向FDI規(guī)模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本文將二者的相關性研究應用于外向FDI,分析了外向FDI影響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路徑和機理,并采取中國相關數(shù)據(jù)實證了其在中國的特定表現(xiàn)。具體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闡述選題背景與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與內(nèi)容;第二章對外向FDI影響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相關理論基礎進行了總結分析,包括已有的度量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理論以及對自主創(chuàng)新概念的界定;第三章分別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第四章分別分析了影響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影響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理和路徑;第五章通過構建計量模型,采取中國相關數(shù)據(jù),實證檢驗了外向FDI對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以及吸收能力對我國外向FDI逆向技術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外向FDI之間存在著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外向FDI對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其效用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另外,只有在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經(jīng)濟開放度和人力資本水平達到一定水平以上時,外向FDI才會對我國的發(fā)明專利申請量產(chǎn)生顯著的促進作用;第六章總結了全文的研究結論,對我國利用外向FDI提升我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有:分析了OFDI影響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機理和路徑;采取中國相關數(shù)據(jù),實證檢驗了OFDI對自主創(chuàng)新影響在中國的特定表現(xiàn);通過實證研究,分析了OFDI在促進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過程中的相關影響因素。
[Abstract]:Since the "going out" strategy, foreign FDI is growing very fast, so people gradually began to focus on FDI (OFDI Outward Foreign, outgoing Direct Investment) on China's economy, the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one of the focus of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outward FDI, this is als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courages enterpris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Therefore,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background,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going FDI and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FDI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FDI (IFDI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cale fast growth to in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wil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applied to the outgoing FDI, analyzes the path and mechanism of outward FDI impact of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ake China related empirical data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the Chinese. Specific research framework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aken;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foreign FDI effect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measuring method includes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concep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third chapter of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path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 the fifth chapter through the econometric model, taking Chinese related dat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outgoing FDI on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e influence and the absorbing ability of FDI to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of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outward FDI, outward FDI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our country, but its effect has a certain lag. In addition, only in the economy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openness and human capital level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FDI will export to China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ixth chap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e full tex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 to use extroverted FDI to improve our country'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OFDI mechanism and path of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ake China related dat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OFDI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specific Chinese;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FDI in promoting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ascension.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6;F124.3;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佘振清;;客車自主之道[J];汽車商業(yè)評論;2006年02期
2 趙健;;淺論自主創(chuàng)新[J];輕型汽車技術;2011年09期
3 王德祿;;自主創(chuàng)新不等于自力更生[J];留學生;2010年Z1期
4 馮吉瑜;;編者的話[J];汽車零部件;2009年06期
5 黨東民;;“十二五”要突出自主創(chuàng)新[J];農(nóng)機質(zhì)量與監(jiān)督;2011年06期
6 ;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制造能否轉向中國創(chuàng)造[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1年04期
7 何光遠;;為猛士精神擊節(jié)[J];時代汽車;2011年08期
8 ;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發(fā)展的平臺載體簡介[J];中國人才;2011年15期
9 歐陽敏;;振奮精神 重塑車魂[J];時代汽車;2011年07期
10 ;蕓祥繡品 依靠自主創(chuàng)新站穩(wěn)市場[J];現(xiàn)代營銷(經(jīng)營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興龍;陳英;;FDI對東道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效應分析[A];《科技進步與對策》學術年會(2011)“軍民融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楊中啟;;高?萍计诳茖W發(fā)展戰(zhàn)略探討[A];中國高校學出版(Ⅱ)——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3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康日新;;大力推進核電自主創(chuàng)新 打造中國先進核電品牌[A];科學持續(xù)地發(fā)展生產(chǎn)力——世界生產(chǎn)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文集[C];2009年
4 王哲榮;;“自主創(chuàng)新,跨越發(fā)展”——我國主戰(zhàn)坦克研制跨入世界先進行列[A];中國科協(xié)2001年學術年會分會場特邀報告匯編[C];2001年
5 金志海;馬先征;馮成軍;;關于提升制造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探討[A];推進制造業(yè)強市與打造半島制造業(yè)基地研究論文集[C];2005年
6 王新節(jié);;消失模鑄造生產(chǎn)技術在我公司的發(fā)展[A];第八屆21省(市、自治區(qū))4市鑄造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朱梅君;;發(fā)展科技社團 促進科技進步[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7年
8 梁東黎;;生產(chǎn)要素成本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關系[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龍騰;劉峰;胡善清;曾濤;;嵌入式實時并行信息處理系統(tǒng)的自主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A];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第13分會場)[C];2006年
10 孟憲元;李文元;范京;;FPGA與自主創(chuàng)新和高技術產(chǎn)業(yè)化[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汪永安;為自主創(chuàng)新提速[N];安徽日報;2005年
2 劉天明;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才是興企之道[N];中國包裝報;2005年
3 記者 顏曉巖 鐘昱;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強國的金鑰匙[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4 本報評論員;自主創(chuàng)新: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N];中國化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呼躍軍;稀土材料開發(fā)亟待自主創(chuàng)新[N];中國化工報;2005年
6 趙晏彪 陳葳 侯杰 錢敏 徐少亞 王孝弟 后揚;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 提升核心競爭力[N];中國化工報;2005年
7 本報評論員;在引進技術上自主創(chuàng)新[N];中國化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葉金菊;化工裝備自主創(chuàng)新有突破更有差距[N];中國化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姚福泰;濰柴:人才成自主創(chuàng)新推動力[N];中國汽車報;2005年
10 姚蔚;自主創(chuàng)新需要政府實實在在的支持[N];中國汽車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偉生;中部地區(qū)利用FDI質(zhì)量問題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楊希燕;外流移民與內(nèi)流FDI:替代抑或互補?[D];復旦大學;2011年
3 徐運保;兩戰(zhàn)略動機視角下我國吸引FDI的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趙玉娟;服務業(yè)FDI對中國的經(jīng)濟效應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孫瑋;FDI質(zhì)量特征對高技術產(chǎn)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效率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克羅吉;東南歐六個國家利用FDI能力比較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7 陶凌云;FDI的產(chǎn)業(yè)效應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曉京;FDI對我國國際收支經(jīng)常項目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楊博瓊;FDI對東道國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興凱;金融服務業(yè)FDI對發(fā)展中東道國經(jīng)濟影響機制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瞻;FDI技術溢出對我國制造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2 吳江;基于外商直接投資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國際收入轉移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3 歐陽光;FDI對我國服務業(yè)發(fā)展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張潔楠;利用FDI促進廣東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5 黃彥君;外商直接投資(FDI)對我國產(chǎn)業(yè)結構的影響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6 戴桂林;浙江省FDI的對外貿(mào)易效應分析[D];寧波大學;2011年
7 馬鴻雁;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資(FDI)對我國產(chǎn)業(yè)結構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0年
8 馬艷霞;FDI對高技術產(chǎn)業(yè)集聚的促進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徐偉呈;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FDI流入影響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10 邱會亮;FDI對我國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效應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19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41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