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yè)銀行海外發(fā)展投資模式的決策研究——基于跨國并購與新建投資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中國商業(yè)銀行海外發(fā)展投資模式的決策研究——基于跨國并購與新建投資的實證分析 出處:《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商業(yè)銀行 海外發(fā)展投資模式 跨國并購 新建投資
【摘要】:在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業(yè)銀行跨國經營不斷涌現(xiàn)。2000年,中國確立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戰(zhàn)略并舉、相互促進。在此背景下,我國商業(yè)銀行紛紛走出國門尋求海外發(fā)展,逐漸進入競爭異常激烈的國際金融市場,但是,海外發(fā)展模式的選擇決策問題,即通過跨國并購還是新建投資進入目標市場,成為理論與實務界的難題。本文通過對2000~2009年我國商業(yè)銀行跨國并購和新建投資的樣本進行離散的被解釋變量分析,建立了我國商業(yè)銀行海外發(fā)展投資模式的決策模型,為我國商業(yè)銀行跨國并購與新建投資的實務決策提供一種可量化的決策方法,以提高決策效率。
[Abstract]:In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 to emerge from.2000, China establishment of implementing "going out" strategy, adher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going out" strategy, promote each other. Under this backgroun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ave to go abroad to seek overseas development,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model, through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r new investment into the target market, become a problem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discre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new investment in the sample in 2000~2009, set up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investment model the oversea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provide a quantitative decision method for decision making practice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new investment, to improve the decision Efficiency.
【作者單位】: 中國銀行戰(zhàn)略發(fā)展部;中國人民銀行;
【分類號】:F832.3
【正文快照】: 引言商業(yè)銀行跨國經營是金融競爭國際化的要求,是資本流動國際化的要求,同時也是客戶行為國際化的要求。近年來銀行業(yè)的競爭日益加劇,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趨勢促成了對金融服務國際化的需求,我國商業(yè)銀行紛紛通過海外擴張來壯大自身實力、增加市場份額,經營逐步朝全球化、全功能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金鑫,張秋生,崔永梅,高愈湘;并購背景下企業(yè)資源的分類[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黃濤;;商業(yè)銀行海外發(fā)展模式:理論前提與判斷標準[J];銀行家;2009年12期
3 閻大穎;;中國企業(yè)國際直接投資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對跨國并購與合資新建的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玉菊;;論企業(yè)資源理論在會計學中的可借鑒性[J];財會月刊;2010年03期
2 李平;徐登峰;;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方式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05期
3 陳澤;侯俊東;肖人彬;;我國制造業(yè)海外并購宏觀經濟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3年33期
4 馮雷;楊圣明;夏先良;申恩威;馮遠;王迎新;張寧;董萍;遇芳;潘默;李恰;楊錦權;;關于“走出去”戰(zhàn)略的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參考;2011年60期
5 袁翊茗;魏瓊杰;;我國企業(yè)跨國并購的風險及對策分析[J];科技廣場;2011年11期
6 李玉菊;張秋生;;以企業(yè)資源為基礎的會計要素研究[J];會計研究;2006年01期
7 趙西萍;楊揚;辛欣;;團隊能力、組織信任與團隊績效的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03期
8 李隨成;張永鋼;;資源重組成本對戰(zhàn)略轉移的影響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1期
9 王曉靜;;我國企業(yè)國際化成長動力及有關衡量指標[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1期
10 李善民;楊娟;;政府干預、政治關聯(lián)與控制權轉移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樊利鈞;基于資源共享的價值網(wǎng)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造價值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丁婉玲;中國制造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與進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汪秀瓊;制度環(huán)境對企業(yè)跨區(qū)域市場進入模式的影響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陳云華;企業(yè)并購與新建投資適用邊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5 張海珊;戰(zhàn)略并購雙方的匹配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6 張玉珍;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業(yè)并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7 王仁榮;跨國公司跨境并購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戴東升;基于平衡視角的虛擬企業(yè)合作伙伴選擇與關系維護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9 賈波;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定價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曉春;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的動因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李培蘭;我國民營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模式選擇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3 黃慧;中國房地產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楊小娟;企業(yè)能力與財務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張蕊;不確定環(huán)境下組織資源對戰(zhàn)略變革的影響研究[D];西華大學;2011年
6 區(qū)庭昆;我國商業(yè)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趙南;中國企業(yè)FDI進入模式選擇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范麗麗;中國技術獲取型OFDI進入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9 丁蔚琳;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模式比較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周健華;基于戰(zhàn)略資源獲取下的麗珠集團并購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林毅夫;任若恩;;東亞經濟增長模式相關爭論的再探討[J];經濟研究;2007年08期
2 方統(tǒng)法;論企業(yè)核心能力的識別[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1年07期
3 牛力娟;周淼;;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及其啟示——以聯(lián)想集團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yè)部為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4 費國平;人民幣升值:海外并購的機會還是陷阱?[J];中國企業(yè)家;2005年1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俐俐,賈俐貞;跨國并購世紀之交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新熱點[J];現(xiàn)代企業(yè);1999年02期
2 蔣小燕,黃翠萍;跨國公司并購與中國的對策[J];中國外資;1999年03期
3 陳春田,劉海云;“入世”與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并購發(fā)展[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鄧田生,皮愛平;跨國并購與我國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王成昌,劉升福;當前跨國并購動因及其經濟學解釋[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4年01期
6 張志元;中國企業(yè)的跨國并購實踐[J];外向經濟;1997年12期
7 鄧小河;;跨國并購中的機會[J];資本市場;2000年04期
8 毅達;適應跨國投資新趨勢, 積極探索采用并購方式利用外資[J];中國外資;2001年01期
9 王春陽,劉玉瑾;入世后跨國公司并購國有企業(yè)的走勢及對策[J];經濟師;2002年06期
10 張宏;我國面對跨國并購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J];理論學刊;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麗峰;李文芳;;沈陽機床跨國并購案例分析[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聶聰聰;;后危機時代中國企業(yè)反周期跨國并購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3 尹力;;論我國對跨國并購的法律調控[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4 關景欣;;談加入WTO后跨國并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方略[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5 韓世坤;韓愛瓊;葉華;;跨國并購與經濟周期相關性研究——美國跨國并購與經濟周期相關的實證分析[A];美國新經濟周期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楊廣志;;跨國并購動因理論研究綜述[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7 李建超;申寶建;;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的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9輯)——第十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9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翁國民;曹慧敏;徐艷;;論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遭遇反壟斷的法律對策[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卷)[C];2006年
9 胡新欣;劉冀生;蔡來興;薄啟亮;張志勇;劉建功;;跨國并購與兼并重組[A];管理是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2008年全國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大會資料匯編[C];2008年
10 劉玉萍;王代敬;;我國企業(yè)的跨國并購探析[A];全國高師《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薛偉;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起錨”[N];廣州日報;2003年
2 北京產權交易所 熊焰;PE:跨國并購重要合作者[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楊永寧 鐘毅恒;保險跨國并購探秘[N];中國證券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毛晶慧;聯(lián)姻“歷險”40天聯(lián)想跨國并購塵埃落定[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鄭曉波;一季度中國市場跨國并購明顯減少[N];證券時報;2008年
6 望川;入世引發(fā)跨國并購潮[N];中國工商報;2002年
7 張銳;跨國并購:中國企業(yè)的快樂年華[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8 李秀芬;跨國并購中國車企新的品牌冒險?[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9 胡峰;徐薇;跨國并購醞釀新一輪浪潮[N];中國商報;2002年
10 著名經濟學家 成思危;跨國并購:現(xiàn)階段中國企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N];新華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運;跨國并購與知識擴散[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2 李國鋒;港口業(yè)的跨國并購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黃中文;跨國并購的宏微觀經濟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年
4 張寒;跨國并購的理論、運作及我國企業(yè)的跨國并購問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5 葉建木;跨國并購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鄧沛然;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7 何映昆;跨國并購對東道國產業(yè)競爭力的影響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楊鐳;跨國并購與政府規(guī)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湯海涵;澳大利亞并購投資相關法律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10 姚戰(zhàn)琪;跨國并購:對市場結構變動及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韶芳;中國企業(yè)被跨國并購的效應及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2 高丹;跨國并購的反壟斷法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4年
3 楊培強;跨國并購的動因、效應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4 李忠梁;跨國并購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5 王微微;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對策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6 劉煥省;跨國并購的法律監(jiān)管[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李玉娜;借鑒國際適宜做法 完善我國并購立法[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8 徐東;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中的跨國并購[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9 張影;中國企業(yè)跨國并購融資問題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王凱;我國銀行業(yè)跨國并購風險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827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38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