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對主權貨幣的挑戰(zhàn)
本文關鍵詞:比特幣對主權貨幣的挑戰(zhàn) 出處:《中國金融》2013年2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比特 互聯(lián)網 貨幣體系 主權 實體經濟 監(jiān)管當局 挑戰(zhàn) 虛擬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 風險
【摘要】:正一個誕生剛剛4年被稱為比特幣的互聯(lián)網虛擬貨幣,2013年以來發(fā)展迅猛、異;鸨,以致讓各主要貨幣國家央行紛紛作出表態(tài):美聯(lián)儲態(tài)度曖昧,德國監(jiān)管當局則認為其合法。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對于比特幣的性質做
[Abstract]:The Internet virtual currency, known as bitcoin just 4 years ago,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unusually since 2013. So the central banks of all major monetary countries have made a statement: the Fed's attitude is ambiguous, the German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ink it is legitimate. In December 5, 2013,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other five ministries jointly issued the "notice on preventing the risk of bitcoin", for the nature of bitcoin
【作者單位】: 中國建設銀行;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分類號】:F821
【正文快照】: 一個誕生剛剛4年被稱為比特幣的互聯(lián)網虛擬貨幣,2013年以來發(fā)展迅猛、異常火爆,以致讓各主要貨幣國家央行紛紛作出表態(tài):美聯(lián)儲態(tài)度曖昧,德國監(jiān)管當局則認為其合法。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對于比特幣的性質做了明確的界定: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豐;;一個雙重貨幣區(qū)域與國際公共貨幣的理論——一個共同區(qū)域,兩類商品市場,兩套貨幣體系[J];經濟學(季刊);2010年03期
2 吳詩亮;單瑜;;美元霸權地位短期難撼[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9年17期
3 張炳軍;;應關注“惡搞”人民幣現(xiàn)象在互聯(lián)網上的傳播與蔓延[J];金融博覽;2006年12期
4 ;數(shù)字[J];世界發(fā)明;2008年09期
5 ;“宅經濟”時代的開心網銀行[J];華南金融電腦;2010年05期
6 艾黃穗;;政策力挺 物聯(lián)網再起風云[J];證券導刊;2010年44期
7 張軍;互聯(lián)網技術在美國金融服務業(yè)的應用情況及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8 朱繼東;;錢伯斯:把思科引向奇跡之巔的“互聯(lián)網先生”[J];中外企業(yè)家;2000年08期
9 羅小瓊;杜艷;;試述中國網絡銀行的發(fā)展策略[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7年12期
10 夏斌;;近37年全球國際儲備快速增長意味什么[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邵忠東;;幣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姚善英;;有效地堵截洗錢渠道是防治的關鍵[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3 姚婷;;楚國貨幣與齊國貨幣的比較研究[A];湖北錢幣專刊總第四期[C];2005年
4 李然;;互聯(lián)網與中國證券行業(yè)技術服務國際化[A];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技術經濟發(fā)展[C];2000年
5 戴輝;趙新華;萬威武;;證券電子商務研究與應用案例分析[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趙冰;;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全球經濟危機初探——從創(chuàng)新的均衡性談起[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7 周衛(wèi)榮;;試論中國青銅貨幣的起源[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C];1998年
8 黃德嚴;李立;;楚幣研究及發(fā)展方向[A];湖北錢幣?偟诙赱C];2001年
9 黃麗;;資產價格波動向實體經濟傳遞過程的問題探討[A];《環(huán)球人文地理·理論版》2011.08下[C];2010年
10 王楚棟;;中國金屬鑄幣發(fā)展與冶鑄技術特點[A];湖北錢幣?偟谌赱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卞晨光;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亟待改革[N];科技日報;2009年
2 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經濟學博士 章玉貴;美元體系崩潰才是全球未來最大風險[N];上海證券報;2010年
3 上海證券 胡月曉;美國貨幣體系重歸正常[N];中國證券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馬越;中科英華孵化杭州互聯(lián)網初創(chuàng)企業(yè)[N];中國證券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周芬棉;山寨期貨網站肆虐互聯(lián)網提醒投資者防“忽悠”招數(shù)[N];法制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賈麗;云計算“招惹”風投催生互聯(lián)網新投資盛宴[N];證券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余祖江;資本市場降溫不會妨礙互聯(lián)網增勢[N];通信信息報;2008年
8 章玉貴;警惕美元體系崩潰的風險[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撰述;VC對互聯(lián)網降溫[N];亞太經濟時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陳靜 龔小磊;TCL研發(fā)下一代互聯(lián)網電視[N];中國證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華強;我國銀行體系與實體經濟發(fā)展互動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2 袁增霆;個人金融、實體經濟與服務政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朱毅;中國金融自由化進程及其對實體經濟影響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于云江;國際資本市場運作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張智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非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6 朱偉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背離程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7 周虹;轉軌時期中國虛擬經濟跨越式發(fā)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施青春;基于TE的股市泡沫結構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9 徐t$;內外均衡沖突與中國資本流動性過剩問題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10 王淼;銀行合格借款者項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曉帆;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條件下的貨幣政策效果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燕彬;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張信體;發(fā)展我國虛擬經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劉娟;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成因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5 蘇建興;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和對中國經濟的啟示[D];吉林大學;2010年
6 趙銳;基于互聯(lián)網的虛擬貨幣對微觀經濟影響的分析[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7 高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研究[D];蘭州商學院;2008年
8 呼應;東北老工業(yè)基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均衡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楊孟潔;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相關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10 甄冠平;中國虛擬經濟發(fā)展對貨幣需求影響的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472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34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