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影響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金融危機對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影響的實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金融危機 短期資本 資本流動 干擾分析 實際影響
【摘要】:當前,金融危機對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受到了學者們的普遍關注,但甚少有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嚴格的實證分析。文章以我國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月度數據為樣本,采用干擾分析方法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實證檢驗。ARMAX檢驗的結果表明,金融危機降低了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入的水平,但不顯著;考慮了GARCH效應之后的結果則表明,這一負相關關系顯著存在,這表明,金融危機確實降低了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入的水平。此外,GARCH效應的存在意味著我國短期資本流動的模式在金融危機之后變得更加復雜。
【作者單位】: 廣東金融學院中國金融轉型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廣東金融學院華南金融研究所;
【關鍵詞】: 金融危機 短期資本 資本流動 干擾分析 實際影響
【基金】:廣東高校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wym11092) 2011年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金融學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分類號】: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經濟開始變得日趨開放,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也開始日趨彰顯。盡管中國的資本項目尚未開放,但國際資本總是能夠通過各種方式繞開資本管制,大規(guī)模地流入和流出中國(王世華、何帆,2007)。主流觀點認為,短期國際資本的過度流入會導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朱孟楠;劉林;;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匯率與資產價格——基于匯改后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0年05期
2 王琦;;關于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素計量模型的構建和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3 陳學彬;余辰俊;孫婧芳;;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4 呂光明;徐曼;;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基于月度VAR模型的三重動因解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04期
5 張純威;;中國發(fā)生資本流入“急剎車”的可能性及其防范[J];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6 趙文勝;張屹山;趙楊;;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市場變化的反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年03期
7 李伯陽;杜偉堂;;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影響因素結構分析[J];投資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彩;;我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因素——基于1994—2007年的實證研究[J];財經科學;2008年06期
2 蘇多永;張祖國;;“四重套利”模型與短期國際資本流動[J];財經科學;2010年08期
3 田苗;谷宇;高鐵梅;;短期國際資本對股票市場間波動傳遞效應的實證分析——以中美股票市場為例[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3期
4 劉莉亞;丁劍平;趙建暉;;國際投資者非理性情緒下的中國國際收支穩(wěn)定性研究[J];財經研究;2011年01期
5 劉源;張滌新;;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國資本流入變動研究[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0年02期
6 陳寶泉;范起興;張燕;吳偉;;我國短期跨境資金流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福建金融;2011年02期
7 林輝;;我國隱性資本流動規(guī)模測算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南方金融;2008年02期
8 李斌;;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的影響因素[J];北方經貿;2009年01期
9 吳頌;;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游資對中國的影響及其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10 張誼浩;裴平;方先明;;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及其動機——基于利率、匯率和價格三重套利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學彬;徐明東;劉明學;李世剛;余辰俊;孫婧芳;蘆東;董益盈;;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國際收支影響的實證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苗;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王宇雯;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傳導及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劉國風;國際投機資本流動引致我國金融風險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4 李世華;中國失蹤貨幣和流動性過剩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張斌彬;信用擴張、資產價格泡沫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6 周守亮;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及其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7 羅海波;國際金融資本流動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建國;要素區(qū)域流動與中國制造業(yè)區(qū)域分工程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9 趙海英;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盧佳;貿易信貸在中國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文鳳;金融危機下國際資本流動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李黎黎;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對我國金融安全的影響及其預警[D];浙江大學;2011年
3 相立田;國際游資對我國經濟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廖欣;基于網絡的異常資金流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5 張艷;河南省資本流動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6 張柯;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國際短期資本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7 李佳珂;開放經濟條件下我國貨幣政策匯率傳導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8 吳曉歡;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監(jiān)管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9 譚力;我國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饒鵬坤;中國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素分析與實證檢驗[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勃;高波;;國際資本流動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基于我國的實證檢驗(1998—2006年)[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3期
2 朱孟楠;劉林;;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匯率與資產價格——基于匯改后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0年05期
3 汪洋;1994年以來中國的資本流動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4 王琦;;關于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素計量模型的構建和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5 陳學彬;余辰俊;孫婧芳;;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6 張斌;;資本項目開放的中國邏輯[J];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06期
7 馬明和;王宇偉;;轉型經濟背景下我國貨幣迷失、非FDI資本流動與人民幣匯率問題[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8 陳云;陳浪南;林魯東;;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市場波動溢出效應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3期
9 劉維奇;董晨昱;;人民幣匯率與股票價格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8年16期
10 陳浪南;陳云;;人民幣匯率、資產價格與短期國際資本流動[J];經濟管理;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慧剛;;匯率制度、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理論和實證分析——東亞金融危機視角[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2 熊芳;利率自由化的最優(yōu)安排[J];統(tǒng)計與決策;2005年14期
3 翁東玲;;2001年以來亞洲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資本流動與應對之策[J];東南亞研究;2010年05期
4 楊明華;王林超;;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國際資本流動研究[J];新金融;2009年08期
5 胡越明;;從多角度對中國外匯管制政策的分析[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控制資本流動并不能避免金融危機[J];領導決策信息;1999年33期
7 張茜;周姝;;新興市場國家危機與資本流動的關系實證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年33期
8 安錦;;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共經濟政策選擇[J];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11期
9 趙成斌,張耀中,廖永濤;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的實證分析[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韓雪郁,焦健;反思亞洲金融危機[J];現(xiàn)代日本經濟;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管曉華;;淺談海事機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杰;;經濟高速增長下的流動性過剩與金融危機[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3 田辰山;;金融危機與文化問題[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劉明山;;金融危機的成因與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D)[C];2009年
5 隋映輝;李麗梅;;金融危機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九大機遇[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6 Scott Rozelle;;金融危機對中國農民工就業(yè)及收入的影響(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對”經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吳勤學;王曉芳;;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經濟學分析[A];生產力理論創(chuàng)新與社會實踐--中國生產力學會第15屆年會暨世界生產力科學院(中國籍)院士研討會文集[C];2010年
8 楊秀萍;郭麗婷;;金融危機背景下農村金融問題再思考[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9 ;美國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做法[A];中國生產資料流通發(fā)展報告(2009-2010)[C];2010年
10 王蔚;傅文龍;;美國金融危機的傳染機制及其對我國的影響渠道——兼論對山東經濟的影響與山東的應對之策[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睿智 本報記者 張守營;短時救急不可迷失長遠方向[N];中國經濟導報;2009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張曉晶;華爾街金融危機的蔓延與中國對策[N];中國財經報;2008年
3 主持人:本報記者 支玲琳;神奇愛爾蘭,為何不堪一擊[N];解放日報;2010年
4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聶明;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及我州經濟的影響與展望[N];紅河日報;2008年
5 本報主筆 林純潔;圈子要兜到什么時候[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6 甘肅行政學院經濟部副主任、副教授 馬翠玲;救市理論淺析[N];甘肅日報;2009年
7 格林期貨 李永民;市場信心正在悄然恢復[N];證券時報;2009年
8 通訊員 鄒雨芯 孟昭江;資源農合行推出新品應對金融危機[N];桂林日報;2009年
9 金石;主權基金聯(lián)合起來[N];中華工商時報;2009年
10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金融研究部專職研究人員 陳學軍;從“動物精神”剖析金融危機[N];上海證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穎;金融危機政府救助:理論與實踐[D];遼寧大學;2010年
2 楊公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應對策略及效果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建紅;金融危機的信用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趙福浩;美國金融危機的馬克思主義分析[D];武漢大學;2013年
6 汪洋;虛擬經濟視角下金融危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牟曉云;金融危機對中日韓三國經濟的影響及政府的對策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斌彬;信用擴張、資產價格泡沫與金融危機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9 張晨宏;基于系統(tǒng)復雜性的金融危機演化分析[D];青島大學;2012年
10 劉朝陽;金融危機形成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曲斌艷;房地產泡沫與金融危機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2 張靜;金融危機比較研究與啟示[D];暨南大學;2005年
3 吳俊宏;上世紀末兩次金融危機的比較分析及給予我國的啟示[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4 王然;金融危機中政府救助行為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5 石文景;應對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社會政策體系構建[D];浙江大學;2010年
6 江龍;金融危機環(huán)境下長城鋼管公司營銷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王銳;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8 張麗;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王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探析[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宋揚;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454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04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