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改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改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列控系統(tǒng)是軌道交通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涉及到軌道運輸?shù)陌踩\營,列控系統(tǒng)對零部件的質量、服務要求非常高。H公司是一家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商,承擔了國內多家列控系統(tǒng)的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供應任務。本文以H公司為對象,進行了供應鏈改善應用研究。主要內容包括:(1)確定改善供應鏈的方法和步驟。本文針對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分析了該供應鏈的結構和特點,論證了基于TRIZ方法獲得供應鏈問題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先進性,進而論證和制定了完整的方法和步驟。(2)篩選合適的供應鏈問題作為改善對象。在實際改善供應鏈的過程中,慎重選擇要解決的供應鏈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綜合考慮了供應鏈績效、供應鏈構成組織、供應鏈結構等方面的因素,挑選了十個問題作為供應鏈改善應用研究的對象,保證了這些問題和企業(yè)績效直接相關,又能控制在合適的組織范圍內,并且可以直接影響供應鏈結構的運作效率。(3)基于TRIZ方法確定供應鏈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文基于TRIZ方法,從企業(yè)內、外兩個方面針對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解決方案,通過實踐得到了相關的驗證結果。本文為企業(yè)改善供應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改善思路,可以幫助企業(yè)有效地改善供應鏈運營。
【關鍵詞】:供應鏈 TRIZ方法 沖突矩陣 發(fā)明原理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11
- 1.1 研究背景7-8
- 1.2 供應鏈管理的起源與定義8-9
- 1.3 TRIZ方法的起源與定義9
- 1.4 論文研究意義9-10
- 1.5 論文研究框架10-11
-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分析11-16
- 2.1 供應鏈改善的研究現(xiàn)狀11-13
- 2.2 供應鏈改善的現(xiàn)狀分析13
- 2.3 TRIZ方法應用于管理的研究現(xiàn)狀13-14
- 2.4 TRIZ方法應用于管理的現(xiàn)狀分析14-15
- 2.5 本論文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15-16
- 第三章 基于TRIZ方法的供應鏈改善技術16-29
- 3.1 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結構與特點16-18
- 3.1.1 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結構16-17
- 3.1.2 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特點17-18
- 3.2 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改善方法可行性分析18-20
- 3.3 基于TRIZ方法的供應鏈改善方法應用步驟20-28
- 3.3.1 第一步:改善對象的篩選21-22
- 3.3.2 第二步:供應鏈問題向TRIZ問題的轉化22-24
- 3.3.3 第三步:基于TRIZ方法的問題解決流程24-27
- 3.3.4 第四步:具體解決方案的確定27-28
- 3.4 方法先進性分析28-29
- 第四章 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改善對象的確定29-45
- 4.1 供應鏈績效問題30-36
- 4.1.1 質量和服務問題30-33
- 4.1.2 訂單處理問題33-34
- 4.1.3 成本和庫存問題34-36
- 4.2 供應鏈構成組織與問題的關系36-43
- 4.2.1 企業(yè)內部組織的原因36-40
- 4.2.2 企業(yè)外部供應鏈的原因40-43
- 4.3 供應鏈改善對象的確定43-45
- 第五章 基于TRIZ方法的供應鏈物流改善及應用驗證45-55
- 5.1 產品開發(fā)的改善及應用驗證45-50
- 5.1.1 根本原因分析45-47
- 5.1.2 解決方案的獲得47-48
- 5.1.3 解決效果48-50
- 5.2 內部供應鏈柔性的改善50-55
- 5.2.1 根本原因分析50-52
- 5.2.2 解決方案的獲得52-53
- 5.2.3 解決效果53-55
- 第六章 基于TRIZ方法的其它供應鏈問題的改善及應用驗證55-63
- 6.1 供應商信息收集能力的改善55-58
- 6.2 下游企業(yè)信息收集能力的改善58-60
- 6.3 供應商服務能力的改善60-63
- 第七章總結與展望63-64
- 7.1 總結63
- 7.2 展望63-64
- 參考文獻64-66
- 致謝66-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獲得的專利67-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廣庶;小企業(yè)與供應鏈管理[J];商場現(xiàn)代化;2004年08期
2 ;供應鏈管理引起商業(yè)模式轉變[J];信息與電腦;2005年11期
3 向華,李建宇;供應鏈管理[J];經濟問題探索;1998年12期
4 鄔雪芬;;供應鏈管理:中小企業(yè)的競爭法寶[J];浙江經濟;2002年06期
5 戰(zhàn)書彬;從供應鏈角度探討我國零售業(yè)的發(fā)展[J];宏觀經濟管理;2003年05期
6 吳燕子;小企業(yè)也應加強供應鏈管理[J];中國水運;2005年08期
7 張廣敬;;供應鏈管理實施的難點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5年12期
8 錢鴻燕;加強供應鏈中的知識管理[J];鐵道物資科學管理;2005年01期
9 魏修建;供應鏈利益分配研究——資源與貢獻率的分配思路與框架[J];南開管理評論;2005年02期
10 張虎;侯縣平;;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大規(guī)模定制分析[J];經濟論壇;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供應鏈管理引起商業(yè)模式轉變[A];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會員通訊總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2 孟慶嶺;;供應鏈中的庫存優(yōu)化管理實踐[A];上海煙草系統(tǒng)2006年度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6年
3 楊偉民;;基于供應鏈的乳業(yè)“一體化”研究[A];第四屆農業(yè)政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發(fā)展與制度建設論文集[C];2007年
4 張亞炎;申玲;徐霞;;綠色建筑供應鏈管理模型構建分析[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3年
5 江雨燕;;基于WEB的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績效評價[A];現(xiàn)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侯曉軒;制勝供應鏈管理[N];計算機世界;2006年
2 代航;如何成為供應鏈系統(tǒng)中的“鏈主”[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3 蔣萬全;用供應鏈管理鑄就強大[N];中國石油報;2008年
4 莊滌坤;把管理提升到供應鏈層面[N];華夏時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王亮;我們是中國供應鏈的一部分[N];國際商報;2005年
6 王之泰;供應鏈帶來的發(fā)展道路思考[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7 謝企華;戰(zhàn)略供應鏈 企業(yè)競爭的新焦點[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8 ;企業(yè)競爭的新焦點——戰(zhàn)略供應鏈[N];中國冶金報;2004年
9 中國計算機報IT實驗室;內外貫通 上下融合[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杰雯;佳杰科技 欲做供應鏈管理第一人[N];中國經營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峰;供應鏈協(xié)同調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 陳偉國;基于供應鏈視角的我國醫(yī)藥市場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3 夏德;面向大規(guī)模定制的供應鏈機理與運作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丁斌;反應式供應鏈客戶服務型生產計劃模型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5 林強;面向供應鏈合作協(xié)調機制的物流系統(tǒng)節(jié)點選擇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6 艾興政;競爭供應鏈渠道機制績效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7 楊天劍;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定價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李延暉;基于供應鏈多階響應周期的配送中心選址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湯世強;供應鏈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治理結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10 李海燕;面向資源與環(huán)境的關聯(lián)供應鏈及其協(xié)調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艷;基于產品的供應鏈類型及管理策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2 鄭晨詩;碳信息不對稱情形下的低碳供應鏈運作與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郭小敏;BD公司供應鏈快速反應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王捷;產品與供應鏈協(xié)同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盧海樺;醫(yī)藥供應鏈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曹晨;共創(chuàng)價值背景下供應鏈價值分配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7 劉瑩瑩;綠色工程供應鏈在火電檢修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8 李剛;ZQ公司采購、庫存與配送管理分析與提升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陳靖;港口供應鏈系統(tǒng)結構和激勵機制的仿真優(yōu)化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10 蔡亦斌;關于HZ公司的供應鏈問題研究和解決[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列控系統(tǒng)零部件供應鏈改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37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8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