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預測承諾契約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
本文選題:物流服務供應鏈 + 預測承諾契約 ; 參考:《計算機應用》2013年11期
【摘要】:針對由一個功能單一的物流服務分包商和一個物流服務集成商構成的物流服務供應鏈的協調問題,提出一種承諾契約協調模型。在此承諾契約中,集成商提供一個需求預測,并承諾至少購買一定比例的預測需求量;物流服務分包商基于集成商的預測進行物流能力投資決策,然后得到物流服務分包商的最優(yōu)物流能力投資量和集成商預測值的取值集合,并將結果擴展到考慮引入回購因子的情況。研究表明在選取合理參數的條件下,提出的預測承諾契約能夠鼓勵分包商多備貨投資,進而能夠使物流服務供應鏈實現系統(tǒng)收益帕累托改進,提高供應鏈系統(tǒng)和集成商的期望利潤,從而實現系統(tǒng)協調;刭徱蜃拥囊肟梢蕴岣呦嗤A測值下的投資水平。最后通過數值實驗驗證了結果的可靠性。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ordina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ingle logistics service subcontractor and a 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 a commitment contract coordina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commitment contract, the integrator provides a demand forecast and promises to purchase at least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predicted demand;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bcontractor makes a logistics capacity investment decis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or's forecast. Then the optimal investment amount of logistics capability and the set of forecast value of integrator are obtained, and the results are extended to consider the introduction of repo factor.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electing reasonable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predictive commitment contract can encourage subcontractors to invest more goods, and then make the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realize Pareto improvement of system income. Improve the expected profit of supply chain system and integrator to achieve system coordin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repo factor can improve the investment level under the same forecast value. Final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experiments.
【作者單位】: 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541009;7127221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11YJA630067) 上海海事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10020) 上海市科委計劃項目(11510501800) 上海海事大學博士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專項基金資助項目(YC201205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資助項目(GL1211)
【分類號】:F224;F2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桂云苗;龔本剛;張廷龍;;考慮供應能力不確定性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劉偉華;季建華;顧巧論;;物流服務供應鏈兩級合作的質量監(jiān)控與協調[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7年03期
3 田宇;吳佩勛;;物流服務供應鏈收益分享合同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4 朱衛(wèi)平;劉偉;高志軍;;三級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協調[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黃潔;;關系性契約及其治理機制述評[J];特區(qū)經濟;2008年04期
6 劉偉華;;三級物流服務供應鏈最優(yōu)收益共享系數確定方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7 蔡建湖;韓毅;周根貴;鄧世名;;基于承諾契約的兩級供應鏈庫存決策模型[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年10期
8 王曉立;馬士華;;供應和需求不確定條件下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協調研究[J];運籌與管理;2011年02期
9 崔愛平;劉偉;;物流服務供應鏈中基于期權契約的能力協調[J];中國管理科學;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黃忠;;現代合同拘束力正當化理論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3 張纓;中國轉型期企業(yè)間經濟活動“低信任”違約現象的社會學解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4 胡朝忠;龔本剛;陳香;;考慮不同數量折扣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回購契約協調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謝鴻飛;;現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評論;2000年02期
6 錢玉林;;內田貴與吉爾莫的對話——解讀《契約的再生》[J];北大法律評論;2002年00期
7 桂云苗;龔本剛;張廷龍;;考慮供應能力不確定性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范愉;淺談當代“非訴訟糾紛解決”的發(fā)展及其趨勢[J];比較法研究;2003年04期
9 吳文嬪;;論第三人合同權利的產生——以第三人利益合同為范式[J];比較法研究;2011年05期
10 劉建秋;;要素稟賦差異與企業(yè)產權博弈[J];商業(yè)研究;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景新;麻勇愛;詹靜;;江南村落土地的產權分化與制度安排——基于諸葛古村落土地契約文書的研究[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礎與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卞建林;高家偉;譚秋桂;孫銳;;中國訴訟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譚光輝;;新世紀文學家的失約與失信[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1)[C];2007年
5 金曉晨;張紅;;組建多邊主導的中國—東亞地區(qū)自由貿易協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七)[C];2008年
6 ;Quality Supervision in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7 金曉晨;張紅;;組建多邊主導的中國——東亞地區(qū)自由貿易協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慣例初論——以立法構建為視角[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9 趙晉;張建軍;霍佳震;;多期博弈下服務外包道德風險的聲譽模型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孟慶;余穎;;國內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編制和管理經驗的借鑒與思考[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城市規(guī)劃管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寶敏;我國農地產權的多元主體和性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3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宋蘭旗;中國高;I資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胡繼立;企業(yè)控制權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曉立;供應鏈環(huán)境下物流服務集成商資源整合決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丁蕊;物流服務供應鏈的供應商選擇與優(yōu)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9 謝文武;企業(yè)社會績效的治理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10 周翠萍;我國政府購買教育服務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原;解雇事由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曹麟蔚;勞動爭議證明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柯振興;勞動合同法的雙倍工資賠償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郭靜薇;我國勞動規(guī)章制定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永琳;基于博弈論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協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全偉;后發(fā)企業(yè)技術鏈治理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顏常;國家在經濟法主體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曾浩;勞動合同法中,“用工”概念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坤華;預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黃鍵琳;我國勞動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小原,盧震;非對稱信息條件下供應鏈管理質量控制策略[J];東北大學學報;2003年10期
2 侯雅莉;田蓓藝;周德群;;數量折扣契約對三階層供應鏈的協調[J];工業(yè)工程;2008年02期
3 林仲豪;;關系型契約的特征、內容及履約機制[J];改革與戰(zhàn)略;2008年05期
4 李志方;劉威;程國平;;基于不確定需求的供應鏈利潤分配策略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8年08期
5 馬士華,胡劍陽,林勇;一種基于期權的供應商能力預訂模型[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6 楊德禮;郭瓊;何勇;徐經意;;供應鏈契約研究進展[J];管理學報;2006年01期
7 張德海;邵培基;劉德文;;面向物流服務供應鏈的商業(yè)智能系統(tǒng)設計[J];管理學報;2007年03期
8 孫榮庭;孫林巖;李剛;;不確定需求下多零售商競爭的供應鏈協調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0年01期
9 霍建生;交易成本與關系型契約的思考[J];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05期
10 李果;馬士華;;分布式供應鏈節(jié)點企業(yè)物流能力柔性價值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偉華;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合作的協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效濤;;制造型企業(yè)供應鏈契約研究綜述[J];生產力研究;2006年12期
2 曹武軍;李成剛;王學林;胡于進;;VMI環(huán)境下收入共享契約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3 潘海軍;張娟;齊晶;;需求不確定下供應鏈協調問題研究綜述[J];金融經濟;2007年22期
4 趙嘉賢;王海燕;;基于供應鏈協調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設計[J];物流技術;2008年09期
5 白世貞;李翠亭;;基于收入共享契約的供應鏈協調研究[J];物流技術;2008年12期
6 柳鍵;施雪;;三級供應鏈協調研究述評[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1期
7 高俊;;物流服務供應鏈協調問題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02期
8 喬睿;;需求不確定下的供應鏈協調建模[J];物流技術;2011年15期
9 楊德禮;郭瓊;何勇;徐經意;;供應鏈契約研究進展[J];管理學報;2006年01期
10 ;《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總目次[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紅霞;楊艷玲;周建國;;基于旅游網站的旅游供應鏈協調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劉麗文;馮佳;;3PL參與情況下基于數量折扣的供應鏈協調策略[A];第12屆全國信息管理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劉陽;李勝;馮慧芳;戴岱;;銷售商競爭且需求受庫存影響的供應鏈協調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莉;魯鑫;李大衛(wèi);;基于零售商多重價格折扣的供應鏈協調模型[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石巋然;肖條軍;;考慮商業(yè)信用期和資金機會成本的供應鏈協調問題[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崔和瑞;;協調機制與非協調機制供應鏈的研究[A];第三屆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曹平;;關于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型的綜述[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寅龍;李長青;李怡;;零售商主導的二級供應鏈利益協調問題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9 桂良軍;張廣斌;;基于第三方參與的供應鏈收益分配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孫蘭克;鞠曉峰;李銳;;運載火箭供應鏈信息共享與合作契約的價值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石常;對世界民機延遲交付現象的分析與思索[N];中國航空報;2008年
2 唐立新;鋼鐵企業(yè)信息化MES研究方向[N];世界金屬導報;2008年
3 記者陳欣然 通訊員張麗;南大教授李勇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N];天津教育報;2010年
4 阿提;庫存管理走向“大聯合”[N];中國商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陸峰 朱采菊;永遠要做好的一個課題[N];南通日報;2010年
6 記者 陳艷紅;食品安全可追溯需破七大障礙[N];首都建設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姜蓉;網銷熱點下一站:汽車[N];中國經營報;2011年
8 王夏陽;當心!信息不對稱[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9 郭春艷;走向新一代SCM[N];計算機世界;2001年
10 ;國際快遞巨頭馳援海地[N];國際商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義斌;BTO環(huán)境下的供應鏈協調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伏紅勇;訂單農業(yè)模式下考慮天氣影響的農產品供應鏈協調[D];重慶大學;2013年
3 公彥德;基于博弈分析的供應鏈協調激勵機制及外包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李真;基于計算實驗的工程供應鏈協調優(yōu)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5 姜泰元;信息技術、供應鏈協調、供應鏈整合與港口競爭力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程永文;考慮決策者風險規(guī)避的兩級供應鏈協調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程飛;服務供應鏈協調的關鍵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趙泉午;基于報童模型的易逝品供應鏈合同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9 李莉英;外包物流渠道合同對供應鏈協調與績效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10 曲道鋼;B2C模式下供應鏈協調與產品定價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鶴;基于信用支付的易逝品供應鏈協調策略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2 陳利華;非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協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品;不對稱信息下基于數量折扣契約的供應鏈協調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盛曉飛;具有需求擾動的供應鏈協調仿真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浩;基于回收定價的供應鏈協調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夏立萍;需求不確定下的供應鏈協調[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7 徐輝;基于多Agent的供應鏈協調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艷龍;網絡游戲產業(yè)供應鏈契約協調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9 鮑忠奎;基于銷售商成本信息不對稱下供應鏈協調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胡冠月;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的供應鏈協調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215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82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