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資源整合環(huán)境下供應鏈激勵機制委托代理研究
本文選題:物流資源整合 切入點:供應鏈 出處:《軟科學》2013年05期
【摘要】:利用委托代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供應鏈的委托代理問題進行分析,構建了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激勵契約模型,并進行了求解、分析;研究得出附屬企業(yè)的能力水平A、絕對風險規(guī)避度r、努力成本系數b和產出方差σ2對主導企業(yè)期望效用和附屬企業(yè)期望收入的影響關系是一致的;代理成本隨附屬企業(yè)能力水平A、絕對風險規(guī)避度r和產出方差σ2的增大而增大,隨著成本系數b的減少而增大。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rincipal-agent,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in supply chain is analyzed, and the incentive contract model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solv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ility level, absolute risk aversion r, effort cost coefficient b and output variance 蟽 2 have the same effect on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 leading firm and the expected income of the subsidiary firm. The agency cos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bility level of the subsidiary firm, the absolute risk aversion r and the output variance 蟽 2, an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cost coefficient b.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132008)
【分類號】:F274;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世通;;旅游服務供應鏈兩級協(xié)調模型[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1年05期
2 劉振華;王道花;鄒宗森;;一個企業(yè)經營者的激勵博弈模型分析[J];基建優(yōu)化;2007年05期
3 吳景花;論企業(yè)家報酬的確定問題[J];決策借鑒;1999年04期
4 徐明川;;資源整合——提升物流企業(yè)競爭力[J];中國市場;2005年31期
5 陳榮;唐潤;;企業(yè)采購管理中的激勵問題分析[J];技術經濟;2006年04期
6 陳祥鋒;供應鏈中質量擔保決策[J];科研管理;2001年03期
7 祁玉龍,胡鵬,賈德福;基于供應鏈承包商收益分配模式研究[J];西安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白世貞;朱曉燕;;基于委托代理的供應鏈道德風險激勵機制研究[J];物流技術;2007年10期
9 陳煦琳;任建標;官振中;;隨機需求下實行累進數量折扣的零售商最優(yōu)訂購策略[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01期
10 方華超;供銷企業(yè)物資供應鏈的管理[J];鐵道物資科學管理;199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智;霍寶鋒;李垣;趙先德;;供應鏈內部整合與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運作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孫飛;熊孟英;;基于模糊優(yōu)選法的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選擇[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3 徐曉剛;李健;;供應鏈管理的新策略——協(xié)作運輸管理[A];全國第八屆工業(yè)工程與企業(yè)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張光明;周蕘陽;;基于供應鏈的物流服務質量研究[A];第三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魏凌;許云龍;;新時期電子商務與現(xiàn)代物流的關系[A];中國鐵道學會——2004年度學術活動優(yōu)秀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5年
6 徐兵;熊孟英;;AHP法在供應鏈合作伙伴選擇中的應用[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王華;;供應鏈中物流服務的績效評價[A];現(xiàn)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余小慰;;現(xiàn)代食品物流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中國商品學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暨商品學發(fā)展與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衣春光;張文杰;;中國第三方物流發(fā)展研究[A];中國鐵道學會物資管理委員會物資管理與營銷暨物資流通系統(tǒng)理論學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東兵;蹇令香;;對遼寧省物流業(yè)發(fā)展問題的研究[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供應鏈與物流服務如何創(chuàng)新[N];現(xiàn)代物流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閆海琳;審時度勢 勾畫未來[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3 ;葉軍“煮湯”[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4 劉偉華邋周麗珍;封閉供應鏈:破解三鹿問題的源頭方案[N];國際商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黃世永 通訊員 韓福文;在供應鏈服務中成長[N];中國郵政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陳鈞 郭曉靜 夏元 實習生 汪海倫;鐵路連通大海 供應鏈本土化[N];重慶日報;2010年
7 石軍;輔料譜系確認將啟程 劍指供應鏈回溯[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8 王之泰;區(qū)域經濟:供應鏈視角[N];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
9 劉q成 蔣銘輝;現(xiàn)代物流業(yè)將走向何方[N];湘潭日報;2007年
10 徐文靜;供應鏈標準離我們還有多遠?[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晉;供應鏈管理若干問題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
2 陳陽;需求不確定下的供應鏈精柔協(xié)同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3 馬林;基于SCOR模型的供應鏈風險識別、評估與一體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趙宜;基于供應鏈的回收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5 羅明;航空武器裝備制造供應鏈績效評價與改進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6 黃q;基于Supply-Hub的供應物流協(xié)同運作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董曉煒;商業(yè)銀行貿易融資創(chuàng)新及其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馮長利;供應鏈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侯雅莉;三階層短生命周期產品供應鏈的契約機制與協(xié)調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10 張毅;基于關系營銷的供應鏈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振寧;供應鏈節(jié)點企業(yè)間競爭與合作的博弈分析[D];西華大學;2006年
2 孫宏磊;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運作風險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3 吳雪;多供應商條件下供應鏈中核心企業(yè)的采購策略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4 張先鑫;面向第四方物流的供應鏈任務分配機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0年
5 吳心茹;供應鏈中的群決策方法與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黃菊;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7 顏輝;我國物流管理問題及策略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8 鄔小撐;基于供應鏈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tǒng)研究與實施[D];浙江大學;2003年
9 王曉;供應鏈的建模與分析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10 王永康;供應鏈信息共享及其技術實現(xiàn)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626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66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