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需求條件下基于期權交易的供應鏈協(xié)調模型
本文關鍵詞: 期權交易 供應鏈協(xié)調 隨機需求 出處:《工業(yè)工程》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期權契約作為一種供應鏈契約能使供應鏈達到協(xié)調。論文從基本的零售商訂貨模型出發(fā),引入可交易的看漲期權,通過比較零售商的最優(yōu)訂貨量和期權購買量,以及供應鏈整體的最優(yōu)訂貨量和期權購買量,發(fā)現(xiàn)引入期權交易時,供應鏈達到最優(yōu)訂貨時的利潤總是大于零售商達到最優(yōu)訂貨時的利潤。并得出供應商可以通過調整期權契約參數(shù)來促使零售商主動將其最優(yōu)訂貨量調節(jié)到協(xié)調時的供應鏈總體訂貨量水平的結論。
[Abstract]:Option contract, as a supply chain contract, can make the supply chain coordin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radable call options based on the basic retailer order model, and compares the optimal order volume and option purchase amount of the retailer. As well as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the optimal order volume and option purchase, found when the introduction of option trading. When the supply chain reaches the optimal order, the profit is alway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tailer when the retailer reaches the optimal ord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pplier can adjust the option contract parameters to urge the retailer to adjust its optimal order quantity to coordination. Conclusions on the overall order level of the supply chain.
【作者單位】: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12ZS136)
【分類號】:F224;F274
【正文快照】: 供應鏈協(xié)調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問題,牛鞭效應是最常見的供應鏈不協(xié)調現(xiàn)象。供應鏈協(xié)調通常通過關鍵信息在成員間的共享來實現(xiàn)。期權作為一種有效管理不確定性的工具在金融市場廣泛運用,把期權引進供應鏈管理,利用期權在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可交易性,可以實現(xiàn)整個供應鏈的協(xié)調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郭瓊;楊德禮;遲國泰;;基于期權的供應鏈契約式協(xié)調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10期
2 馬士華,胡劍陽,林勇;一種基于期權的供應商能力預訂模型[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3 盛方正;季建華;;基于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帶期權的遠期合同[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7年06期
4 馬勇;汪傳旭;;需求均勻分布條件下基于期權交易的零售商訂貨模型[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5 陳旭;;考慮期權合同供應鏈的零售商訂貨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6 朱珠;朱云龍;;柔性契約協(xié)調機制下的供應鏈采購優(yōu)化與決策[J];控制工程;2012年01期
7 寧鐘,戴俊俊;期權在供應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年07期
8 劉蕾;鄢章華;滕春賢;;基于期權契約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J];運籌與管理;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寧;劉加順;羅榮桂;;基于Agent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7年09期
2 張運生;;高科技企業(yè)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風險識別與控制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03期
3 馮芬玲;李菲菲;;基于期權理論的鐵路貨運定價模型[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2期
4 吳維軍;;基于供應鏈突發(fā)事件的風險策略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03期
5 盛方正;季建華;;基于發(fā)電期權交易的發(fā)電公司決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23期
6 胡祥培;丁秋雷;于楠;;物流配送系統(tǒng)干擾管理研究的問題與思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韓瑞珠;李智;;基于雙向期權的食品供應鏈三階段訂貨契約模型[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2期
8 胡家香;趙林度;江億平;;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供應鏈風險預警與決策管理系統(tǒng)[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2期
9 林欣怡;帥長忠;達慶利;;基于期權合同的逆向供應鏈協(xié)調機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寧鐘;王志強;;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通信企業(yè)零部件組合采購合同研究[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包曉英;蒲云;;基于需求不確定和交貨期不確定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鄧寧;劉加順;羅榮桂;;基于Agent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劉忠軼;陳麗華;翟昕;;基于期權執(zhí)行價格和生產比例的聯(lián)合決策[A];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2年
4 趙愛梅;李敏;;非競爭情形下資金約束供應鏈的融資與定價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2年
5 蔡洪文;張旭輝;;零售商主導下供應鏈成員單方面創(chuàng)新期權契約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2年
6 張相斌;吳玲玉;;基于期權合同的網(wǎng)格環(huán)境下制造資源價格策略研究[A];社會經濟發(fā)展轉型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尚文芳;;需求預測更新條件下允許顧客季末退貨的供應鏈柔性期權協(xié)調契約[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運作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珩;考慮損失規(guī)避型決策者的價格補貼契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王婧;考慮期權博弈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隨機模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朱新球;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彈性供應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蔡洪文;零售商主導的供應鏈期權契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林云;汽車物流服務供應鏈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黃洋;考慮風險的雙源供應模式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黃洋;考慮風險的雙源供應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曲道鋼;B2C模式下供應鏈協(xié)調與產品定價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9 于麗萍;基于商業(yè)信用的供應鏈運作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10 李柏勛;供應鏈間競爭決策模型與契約選擇博弈[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金濤;基于期權定價理論的供應鏈違約風險模型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耿佩佩;裝備制造企業(yè)供應鏈風險管理[D];西北大學;2011年
3 丁園;實物期權在供應鏈投資風險管理中應用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黎清毅;不同影響因素下的供應鏈收入共享契約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李勇;需求和價格不確定的采購管理模型[D];蘭州大學;2011年
6 劉雪梅;基于LF-GA的供應鏈期權契約協(xié)調與優(yōu)化[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7 廖瓊林;需求信息不對稱和風險規(guī)避下基于期權契約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馮文杰;基于廣佛同城化的物流一體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任衛(wèi)東;中國貨運代理業(yè)的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王鑫睿;零售商采購風險決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勇,楊德禮,張醒洲;需求與價格具有相關性下的退貨政策模型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4年09期
2 郭瓊;楊德禮;遲國泰;;基于期權的供應鏈契約式協(xié)調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10期
3 馬士華,胡劍陽,林勇;一種基于期權的供應商能力預訂模型[J];管理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4 劉麗文;供應鏈管理思想及其理論和方法的發(fā)展過程[J];管理科學學報;2003年02期
5 魯其輝,朱道立,林正華;帶有快速反應策略供應鏈系統(tǒng)的補償策略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4年04期
6 陳旭;;考慮期權合同供應鏈的零售商訂貨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7 張喜征;企業(yè)供應鏈危機與經營風險[J];技術經濟;2002年01期
8 周小明;朱云龍;尹朝萬;;多對一供應鏈收入共享契約中的采購優(yōu)化[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9年11期
9 陳文明,蘇冬平,俞勝平,鄭秉霖;一種煉鋼連鑄調度計劃的綜合模糊評價方法[J];控制工程;2005年06期
10 封磊,蔡創(chuàng),齊春,喬锃;PSO和GA的對比及其混合算法的研究進展[J];控制工程;2005年S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武軍;李成剛;王學林;胡于進;;VMI環(huán)境下收入共享契約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2 潘海軍;張娟;齊晶;;需求不確定下供應鏈協(xié)調問題研究綜述[J];金融經濟;2007年22期
3 趙嘉賢;王海燕;;基于供應鏈協(xié)調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設計[J];物流技術;2008年09期
4 白世貞;李翠亭;;基于收入共享契約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J];物流技術;2008年12期
5 柳鍵;施雪;;三級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述評[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1期
6 高俊;;物流服務供應鏈協(xié)調問題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02期
7 喬睿;;需求不確定下的供應鏈協(xié)調建模[J];物流技術;2011年15期
8 楊德禮;郭瓊;何勇;徐經意;;供應鏈契約研究進展[J];管理學報;2006年01期
9 ;《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總目次[J];中國管理科學;2008年06期
10 盧守權;張智文;;學習型供應鏈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紅霞;楊艷玲;周建國;;基于旅游網(wǎng)站的旅游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劉麗文;馮佳;;3PL參與情況下基于數(shù)量折扣的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A];第12屆全國信息管理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劉陽;李勝;馮慧芳;戴岱;;銷售商競爭且需求受庫存影響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莉;魯鑫;李大衛(wèi);;基于零售商多重價格折扣的供應鏈協(xié)調模型[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崔和瑞;;協(xié)調機制與非協(xié)調機制供應鏈的研究[A];第三屆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桂良軍;張廣斌;;基于第三方參與的供應鏈收益分配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石巋然;肖條軍;;考慮商業(yè)信用期和資金機會成本的供應鏈協(xié)調問題[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曹平;;關于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型的綜述[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寅龍;李長青;李怡;;零售商主導的二級供應鏈利益協(xié)調問題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10 孫蘭克;鞠曉峰;李銳;;運載火箭供應鏈信息共享與合作契約的價值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石常;對世界民機延遲交付現(xiàn)象的分析與思索[N];中國航空報;2008年
2 唐立新;鋼鐵企業(yè)信息化MES研究方向[N];世界金屬導報;2008年
3 記者陳欣然 通訊員張麗;南大教授李勇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N];天津教育報;2010年
4 阿提;庫存管理走向“大聯(lián)合”[N];中國商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陸峰 朱采菊;永遠要做好的一個課題[N];南通日報;2010年
6 記者 陳艷紅;食品安全可追溯需破七大障礙[N];首都建設報;2007年
7 王夏陽;當心!信息不對稱[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8 本報記者 姜蓉;網(wǎng)銷熱點下一站:汽車[N];中國經營報;2011年
9 郭春艷;走向新一代SCM[N];計算機世界;2001年
10 ;國際快遞巨頭馳援海地[N];國際商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義斌;BTO環(huán)境下的供應鏈協(xié)調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伏紅勇;訂單農業(yè)模式下考慮天氣影響的農產品供應鏈協(xié)調[D];重慶大學;2013年
3 公彥德;基于博弈分析的供應鏈協(xié)調激勵機制及外包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李真;基于計算實驗的工程供應鏈協(xié)調優(yōu)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5 姜泰元;信息技術、供應鏈協(xié)調、供應鏈整合與港口競爭力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程永文;考慮決策者風險規(guī)避的兩級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程飛;服務供應鏈協(xié)調的關鍵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趙泉午;基于報童模型的易逝品供應鏈合同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9 李莉英;外包物流渠道合同對供應鏈協(xié)調與績效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10 孫海雷;改良品多階段銷售補貨模型及其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鶴;基于信用支付的易逝品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2 陳利華;非對稱信息下的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品;不對稱信息下基于數(shù)量折扣契約的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盛曉飛;具有需求擾動的供應鏈協(xié)調仿真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浩;基于回收定價的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夏立萍;需求不確定下的供應鏈協(xié)調[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7 徐輝;基于多Agent的供應鏈協(xié)調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艷龍;網(wǎng)絡游戲產業(yè)供應鏈契約協(xié)調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9 鮑忠奎;基于銷售商成本信息不對稱下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胡冠月;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的供應鏈協(xié)調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594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45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