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甩賣市場下考慮利潤分享的供應鏈協(xié)作研究
本文關鍵詞:清倉甩賣市場下考慮利潤分享的供應鏈協(xié)作研究 出處:《商業(yè)研究》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回收再制造 清倉甩賣 供應鏈協(xié)作 利潤分享
【摘要】:在制造企業(yè)回購再加工清倉甩賣的供應鏈系統(tǒng)實際運作過程中,單周期需求的生產決策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目前,作為廣泛運用的協(xié)調機制,利潤分享更能實現供應鏈各成員的利潤分配和風險共擔。本文研究由單一制造企業(yè)與單一銷售企業(yè)組成的二級供應鏈,考查帶有回購再加工的清倉甩賣活動情形,通過構建分散式和集中式決策下的供應鏈最優(yōu)決策模型,運用利潤分享來協(xié)調制造企業(yè)和銷售企業(yè)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算例驗證相關結論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of repurchase and reprocessing clearance, the production decision of single-cycle deman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t present, it is widely used as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Profit sharing can achieve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and risk sharing of all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condary supply chain which is composed of sing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single sales enterpris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learance and sale activities with repurchase and reprocessing, construct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supply chain under decentralized and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and coordin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ales enterprises by means of profit sharing.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作者單位】: 西安工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71072158 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人文社科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13JK0188
【分類號】:F224;F274
【正文快照】: 現代企業(yè)的產品生命周期呈現短縮化趨勢,其中對單周期需求生產決策問題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1]。由于市場需求預測不確定性增強,為避免因缺貨造成缺貨損失,企業(yè)在實際生產銷售過程中往往訂購的產品會過量,以至于產品在正常銷售期結束時會有剩余。對剩余產品應該如何有效處理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吳鵬;;考慮回收再制造的報童模型擴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2 易余胤;;基于再制造的閉環(huán)供應鏈博弈模型[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9年08期
3 王玉燕;李幫義;樂菲菲;;兩個閉環(huán)供應鏈的定價模型研究[J];預測;2006年06期
4 王發(fā)鴻;達慶利;;電子行業(yè)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選擇決策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秋生;杜瀟婕;;具有損失厭惡零售商的閉環(huán)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11期
2 王旭;代應;林云;楊江子;;基于循環(huán)經濟的逆向供應鏈利益分配機制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丁雪峰;謝五洲;郭成恒;;有限產能條件下再制造最優(yōu)定價及產能調整策略[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4 王建明;;非對稱信息下閉環(huán)供應鏈收益共享協(xié)調契約設計[J];科技和產業(yè);2011年07期
5 李琰;達慶利;;原材料價格隨機波動的閉環(huán)供應鏈契約協(xié)調機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6 徐家旺;朱云龍;黃小原;邱若臻;;閉環(huán)供應鏈管理問題的研究進展[J];系統(tǒng)工程;2008年08期
7 楊廣芬;;由零售商負責回收的閉環(huán)供應鏈超網絡優(yōu)化[J];系統(tǒng)工程;2009年06期
8 韓小花;;基于制造商競爭的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渠道的決策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0年05期
9 王雷;史成東;;經濟政策對制造商回收的閉環(huán)供應鏈影響分析[J];工業(yè)工程;2011年05期
10 王文賓;達慶利;;零售商與第三方回收下閉環(huán)供應鏈回收與定價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建鵬;聶華林;張華;;閉環(huán)供應鏈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應分析——基于政府回收補貼的視角[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玉燕;申亮;;逆向供應鏈的協(xié)調方法分析[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3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Contracts under Governmemt Subsidy[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4 徐兵;張小平;;回收再制造下的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Piao Hai-yue;;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venue Distribution Based On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of Supply Chain[A];2013年教育技術與管理科學國際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倪明;李冰潔;郭軍華;;廢棄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組織模式研究[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7 王倩;劉偉華;王一家;;風險偏好組合視角下物流服務供應鏈協(xié)調研究[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C];2013年
8 張紅宇;高陽;;再制造生產計劃與排程研究綜述[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9 王潔;;戰(zhàn)略供應商多任務投入的收入共享激勵機制設計[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信息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余福茂;徐玉軍;;零售商主導閉環(huán)供應鏈的獎懲機制研究[A];第十六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貢文偉;逆向供應鏈合作模式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2 賀團英;汽車循環(huán)物流系統(tǒng)關鍵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3 丁雪峰;考慮異質需求的再制造產品最優(yōu)定價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4 鹿紅娟;汽車發(fā)動機再制造回收及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5 唐秋生;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閉環(huán)供應鏈關鍵要素的評判與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王凱;再制造產品生產與銷售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李學遷;基于網絡均衡的物流系統(tǒng)環(huán)境政策設計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宋守許;面向家電產品的逆向物流關鍵技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王春彥;基于循環(huán)經濟的閉環(huán)供應鏈治理結構研究[D];東華大學;2008年
10 代應;廢舊汽車資源化逆向物流運作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杰;基于再利用比例和隨機需求的閉環(huán)供應鏈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周虹;基于外包的廢舊產品再制造運作優(yōu)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夏瑛;政府調控政策對企業(yè)再制造產品定價的影響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程永偉;廢舊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資學院;2011年
5 卿雪蓮;循環(huán)利用市場中三方關聯供應鏈的決策與魯棒控制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肖洪禮;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下中國家用電器逆向物流組織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張繼;北京市廢舊家電回收物流網絡規(guī)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李敏;基于回收再制造的閉環(huán)供應鏈契約協(xié)調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黃火橋;不確定環(huán)境下修復/再制造逆向物流網絡優(yōu)化模型[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浩;基于回收定價的供應鏈協(xié)調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馬祖軍,代穎,劉飛;再制造物流網絡的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01期
2 黃祖慶;達慶利;;直線型再制造供應鏈決策結構的效率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4期
3 陳一君;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聯合定價決策模型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年11期
4 范江華;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4年07期
5 達慶利,黃祖慶,張欽;逆向物流系統(tǒng)結構研究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管理科學;2004年01期
6 魏潔;李軍;;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選擇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5年06期
7 代穎;馬祖軍;劉飛;;再制造閉環(huán)物流網絡優(yōu)化設計模型[J];中國機械工程;2006年08期
8 岳輝;鐘學燕;葉懷珍;;隨機環(huán)境下再制造逆向物流網絡優(yōu)化設計[J];中國機械工程;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勤學;利潤分享的宏觀經濟透視[J];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88年06期
2 張序;美國企業(yè)的利潤分享制度[J];企業(yè)文化;1998年02期
3 黃益新;重視研究利潤分享制的實質與意義[J];財貿研究;2003年02期
4 黃益新;“利潤分享制”的理性思考[J];北方經貿;2003年09期
5 雷勇;蒲勇健;;裁員視角與利潤分享模式下企業(yè)員工最優(yōu)雇傭機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5年09期
6 韓笑;利潤分享制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羅后清;張繼軍;;西方利潤分享制發(fā)展述評[J];生產力研究;2008年22期
8 方濤;;利潤分享理論對中國的啟示[J];人民論壇;2013年27期
9 李曉蘋;資本主義國家的工資制度——利潤分享制[J];世界經濟;1992年07期
10 劉同德;論利潤分享制度[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小寧;;第十三章 國際金融危機與利潤分享的生產模式[A];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企業(yè)發(fā)展: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會年度報告(2009~2010)[C];2009年
2 張承耀;;利潤分享制與經營者激勵[A];跨世紀的中國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劉兆義 作者單位:山東蓋澤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企業(yè)利潤分享管理法初探[N];中國建材報;2007年
2 段波;利潤分享考核法———聯結個人與團隊的利器[N];市場報;2004年
3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 王霞;國外利益分享機制[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2年
4 段波;利潤分享考核法[N];今日信息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肖立翠;白酒行業(yè)步入調整期[N];四川日報;2008年
6 ;分享法定公益金之福[N];中國證券報;2005年
,本文編號:14083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40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