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理論的不完備信息下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粗糙集理論的不完備信息下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供應鏈績效評價 不完備信息系統(tǒng) 多粒度粗糙集 容差關系 變精度粗糙集 決策規(guī)則
【摘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以供應鏈為導向的綜合實力已經變成了企業(yè)之間新的競爭點。企業(yè)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既要付出成本,又要承擔風險。因此,對企業(yè)的供應鏈績效進行科學高效的評價就變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動態(tài)、復雜的客觀環(huán)境以及供應鏈自身的特性,使得供應鏈績效評價的主體所面臨的數(shù)據具有不完備性和多維度性,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現(xiàn)實要求。本文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論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首先,文章系統(tǒng)的研究了不完備信息和多維度信息下的粗糙決策方法,主要包括擴展優(yōu)勢關系粗糙集、限制優(yōu)勢關系粗糙集、置信關系優(yōu)勢粗糙集、多粒度粗糙集模型和加權多粒度粗糙集模型。針對現(xiàn)有粗糙集拓展模型在處理實際問題時的不足,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基于容差關系的變精度加權多粒度粗糙集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相關性質,給出了屬性約簡的啟發(fā)式算法和決策規(guī)則。然后,結合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相關知識,從三個層次、四個維度選取了10個指標構建了績效評價的綜合指標體系,并列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論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步驟。最后,通過某省10家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實際案例,將基于容差關系的變精度加權多粒度粗糙決策方法運用到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實際過程中,通過屬性約簡給出了最終的決策結果,減少評價過程中的重復勞動,為管理者對供應鏈進行優(yōu)化提供了決策依據。理論證明和實例分析表明,新的粗糙決策方法在處理不完備、多維度、有噪聲的數(shù)據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為供應鏈績效評價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思路。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永勝;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唐山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施家芳,張媛;關于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探討[J];北方經貿;2004年06期
3 畢玉平;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5年14期
4 馬麗娟;關于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探討[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5年10期
5 楊金海;劉純陽;夏雷;;關于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J];商場現(xiàn)代化;2005年28期
6 王昌銳,李偉;關于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探討[J];江蘇商論;2005年01期
7 洪偉民;劉晉;;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商業(yè)研究;2006年08期
8 孫洪哲;李少波;張博文;;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6年08期
9 王楠;;淺談供應鏈績效評價[J];金融經濟;2006年18期
10 馬麗娟;;供應鏈績效評價與平衡計分卡[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張家倫;;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徐天亮;徐娟;;供應鏈績效評價中遞階綜合方法的應用[A];第三屆中國西部現(xiàn)代物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徐娟;徐天亮;;供應鏈績效評價中遞階綜合方法的應用[A];第二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曹聰梅;甘仞初;;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量化分析[A];全國第八屆工業(yè)工程與企業(yè)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周葉;羅明;彭本紅;;基于生命周期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趙益維;;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新[A];經濟、技術與環(huán)境——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瑩;;基于DEA方法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上冊)[C];2005年
8 王家斌;何延巖;胡麗敏;;實現(xiàn)全排序的DEA法在綠色供應鏈績效評價中的應用[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9 楊悅;王雷震;;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A];第六屆中國青年運籌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查敦林;供應鏈績效評價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2 鄭培;動態(tài)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曲盛恩;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4 李蒙;基于物元分析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剛;膠管膠帶企業(yè)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2 梁祺;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3 林麗紅;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研究與分析[D];江蘇大學;2005年
4 趙陽;基于供應鏈參考模型的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5 徐煜;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研究與系統(tǒng)開發(fā)[D];浙江大學;2004年
6 馬勝利;基于煤化工行業(yè)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王龍昭;基于仿生理論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董心潔;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及其診斷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9 謝楠;進口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10 陳菲;基于模糊認知圖的建筑供應鏈績效評價[D];華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292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22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