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電子政務建設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5 07:06
本文關鍵詞:XX市電子政務建設的困境及出路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進入90年代,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發(fā)展,電子政務已經不僅是公共管理中得一個戰(zhàn)略問題,而且關系著社會企業(yè)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政府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更是關系社會和經濟穩(wěn)健發(fā)展的政治問題。在我國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大背景下,電子政務的建設尤其重要,無論是政府服務的空間,還是擴大服務的民主參與,想提高社會企業(yè)和人民群眾的服務水平,就應該著重發(fā)展電子政務水平,使社會企業(yè)、公眾對政府的服務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政府能夠提供可靠的、穩(wěn)定的、高質量的服務。在我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步伐不斷加快,發(fā)達地區(qū)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發(fā)展電子政務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XX市作為珠三角較大的城市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諸多尚未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XX市電子政務的深入發(fā)展。因此,對XX市電子政務建設難題的研究,提出存在的問題和分析原因,從政府服務公共管理的角度,探索電子政務克服困難及尋找發(fā)展出路的對策,對提高XX市電子政務發(fā)展水平,促進XX市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加快當地經濟和社會更好地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對XX市黨政機關部門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新公共服務和轉變政府職能理論為基礎,運用文獻研究、實地走訪和比較研究等方法,通過對電子政務發(fā)展歷程的簡要回顧,梳理了國內外有關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研究狀況,分析了當前電子政務發(fā)展的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重點對XX市電子政務建設中政務信息化落后、公眾互動不足和資源共享受阻等問題進行分析,得出XX市電子政務建設緩慢的主要原因有領導對電子政務的認識有偏差、運行機制無法滿足需求、安全防范體系不健全、籌備建設的資金來源單一、人才隊伍具備的素質不匹配等,并在學習、借鑒國內、外電子政務先進建設理念的基礎上,結合XX市電子政務建設面臨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設統(tǒng)一標準化的電子平臺,充分開發(fā)利用信息資源庫,深化企業(yè)和民生重點服務的應用,構建安全防范和保護體系和健全相應配套保障措施等對策建議,克服當地電子政務持續(xù)發(fā)展困境。
【關鍵詞】:電子政務 困境 出路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6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22
- 1.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2-20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3-15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5-20
-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20-22
- 1.3.1 研究內容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和相關理論基礎22-30
- 2.1 主要概念界定22-28
- 2.1.1 電子政務22-27
- 2.1.2 電子政務建設27-28
- 2.2 相關理論基礎28-30
- 2.2.1 新公共服務理論28-30
- 第三章 XX市電子政務建設現狀、困境及成因分析30-49
- 3.1 XX市電子政務發(fā)展歷程30-31
- 3.2 XX市電子政務的現狀分析31-39
- 3.2.1 XX市電子政務的基本情況32-38
- 3.2.2 XX市電子政務取得的成效38-39
- 3.3 XX市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困境39-43
- 3.3.1 政府部門內部辦公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困境39-40
- 3.3.2 政府部門與公眾服務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困境40-42
- 3.3.3 政務信息共享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困境42-43
- 3.4 成因分析43-49
- 3.4.1 認識不足導致缺乏領導組織43-44
- 3.4.2 運行機制不合理導致重復性建設44-45
- 3.4.3 安全體系不健全影響建設積極性45-46
- 3.4.4 投入資金形式制約信息資源的利用46-47
- 3.4.5 人才隊伍構成和素質亟待提升47
- 3.4.6 電子政務的相關制度還不完善47-49
- 第四章 國內外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借鑒49-58
- 4.1 國內部分地市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49-52
- 4.1.1 廈門市電子政務建設概況49-50
- 4.1.2 合肥市電子政務建設概況50-51
- 4.1.3 上海市電子政務建設概況51-52
- 4.2 國外部分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52-55
- 4.2.1 美國的“電子政府”模式52-54
- 4.2.2 英國的“電子官員”責任制54-55
- 4.2.3 歐盟的安全管理體系55
- 4.3 國內外電子政務建設的啟示55-58
- 4.3.1 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55-56
- 4.3.2 出臺信息化政策法規(guī)56
- 4.3.3 規(guī)范信息化建設標準56-57
- 4.3.4 構筑信息化保障體系57-58
- 第五章 完善XX市電子政務建設的對策建議58-68
- 5.1 建設標準化的信息平臺58-59
- 5.1.1 加強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58
- 5.1.2 加強政務數據資源交換及安全管理建設58
- 5.1.3 建立應用和安全基礎平臺58-59
- 5.1.4 建設集約化的平臺支撐體系59
- 5.2 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水平59-60
- 5.2.1 完善基礎性政務信息資源庫建設59
- 5.2.2 加強重點業(yè)務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59-60
- 5.2.3 推進重要業(yè)務系統(tǒng)的建設與應用60
- 5.2.4 提升行政審批電子監(jiān)察系統(tǒng)功能60
- 5.3 推動信息資源共享與業(yè)務協(xié)同60-61
- 5.3.1 制訂和完善電子政務系統(tǒng)建設標準和規(guī)范60
- 5.3.2 建立信息交換共享體系60-61
- 5.3.3 推進跨部門一體化的協(xié)同辦公體系61
- 5.3.4 實現市、縣(區(qū))、鎮(zhèn)(街)政務資源共享61
- 5.4 促進電子政務企業(yè)和民生服務的應用深化61-64
- 5.4.1 整合建設政府網站群系統(tǒng)61-62
- 5.4.2 促進重點民生領域服務系統(tǒng)建設62
- 5.4.3 加強對農村居民的信息服務62-63
- 5.4.4 建立和完善網絡問政平臺63
- 5.4.5 建設便捷化的公共服務體系63-64
- 5.5 構建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64-65
- 5.5.1 構筑信息保護和網絡信任體系64
- 5.5.2 推行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64
- 5.5.3 加強信息安全測評體系建設64
- 5.5.4 完善網絡安全防護系統(tǒng)64-65
- 5.5.5 建設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65
- 5.6 健全多方位配套保障機制65-68
- 5.6.1 組織保障65
- 5.6.2 制度保障65-66
- 5.6.3 資金保障66
- 5.6.4 人才保障66-68
- 結論68-69
- 參考文獻69-72
- 附件72-74
- 致謝74-75
- 附錄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雁紅;;政府模式創(chuàng)新:從顧客導向走向服務型導向[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劉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發(fā)展現狀與預測[J];當代通信;2005年Z2期
3 曉月;國外電子政務縱覽[J];計算機與農業(yè).綜合版;2003年03期
4 王艷,谷峻戰(zhàn);國外電子政府發(fā)展概況及啟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本文關鍵詞:XX市電子政務建設的困境及出路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58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258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