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信息對部隊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14:09
手機信息是當今社會最廣泛的信息傳播和人際溝通方式之一,被譽為“第五媒體”。手機信息代表了無線媒介的先聲,融合了紙媒介的書寫和互聯網的交互,同時具有移動、主動與即時的特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生活的改善,手機擁有量在部隊官兵中逐年呈上升趨勢,隨之應運而生的手機信息不斷充實著官兵的信息空間。單位通知事情、同事傳遞信息、戰(zhàn)友交流情感,無不選擇手機信息。手機信息正以其便捷性、私密性和廉價性等特征,贏得官兵青睞。手機信息給部隊建設和官兵工作、學習、生活、交往帶來了諸多便利,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毫無疑問,手機信息也導致了許多新問題的出現,制造病毒、施行詐騙、傳遞政治笑話、傳播色情暴力信息等等,造成部分官兵道德意識淡化、價值標準迷失、心理障礙增加。這些都給新形勢下部隊教育管理帶來新的情況,提出新的挑戰(zhàn)。但不管手機信息給我們帶來多少問題,我們都必須面對和解決,因為我們無法離開手機信息而生存。部隊也不例外。論文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探索研究手機信息對部隊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論文以問卷形式對武警官兵使用手機信息的現狀進行了定量分析,深入探討發(fā)送不良信息導致部隊教育管理及官兵成長進步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深層次原因;論文針對軍內外對治理官兵不良手機信息尚未研究的實際情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采取破立結合、堵疏兼有、禁導并舉的方法,加強官兵運用手機發(fā)送信息的規(guī)范和管理,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論文以武警某支隊治理官兵不良手機信息為例,對本文提出的應對之策及成效進行了探討分析,進一步明證治理不良手機信息對策的正確性、實用性和有效性。
【學位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E25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狀況
1.3.1 國外研究狀況
1.3.2 國內研究狀況
1.4 研究方法與內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內容
1.5 主要研究工作與創(chuàng)新點
1.6 本章小節(jié)
第二章 手機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分析
2.1 手機信息與信息服務
2.1.1 手機信息
2.1.2 信息服務
2.2 手機信息的產生與發(fā)展
2.2.1 手機信息的產生
2.2.2 手機信息的發(fā)展
2.3 手機信息理論分析
2.3.1 信息應用理論
2.3.2 媒介特征理論
2.3.3 使用滿足理論
2.4 手機信息的特點
2.5 手機信息文化
2.5.1 手機信息的文化功能
2.5.2 手機信息的文化特征
2.5.3 手機信息的文化心理
2.6 不良手機信息
2.6.1 不良手機信息界定
2.6.2 不良手機信息的類別與表現
2.7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武警官兵手機信息交流的現狀、影響及原因
3.1 手機信息交流的現狀
3.1.1 調查方案
3.1.2 信息使用狀況調查
3.2 手機信息交流對部隊教育管理的影響
3.2.1 手機信息的積極作用
3.2.2 手機信息的消極影響
3.2.3 手機信息對教育管理提出的挑戰(zhàn)
3.3 官兵熱衷手機信息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加強對武警官兵不良手機信息治理的對策
4.1 注重理論學習,筑牢思想防線
4.2 完善法律法規(guī),提供制度保障
4.3 貫徹疏導方針,把握工作原則
4.4 加強技術防范,實施有效監(jiān)控
4.5 堅持多管齊下,凈化信息渠道
4.6 借助手機功能,占領精神陣地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武警某支隊官兵手機信息交流的基本情況
5.2 武警某支隊官兵不良手機信息交流的典型案例
5.2.1 交友不慎釀苦酒,伙同盜竊坐牢獄
5.2.2 貪財女友難滿足,攜款潛逃終被捉
5.2.3 黃色信息污身心,擔心暴露尋短見
5.3 武警某支隊治理官兵手機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問題
5.3.1 缺乏治標治本的疏導舉措
5.3.2 缺乏情理相融的教育引導
5.3.3 缺乏順應時代的文化培育
5.3.4 缺乏依法從嚴的規(guī)范管控
5.4 武警某支隊治理不良手機信息的具體措施及成效
5.4.1 堅持堵導并舉,實現教育管理新目標
5.4.2 拓展網絡功能,搭建教育管理新舞臺
5.4.3 注重文教結合,注入教育管理新活力
5.4.4 突出融合滲透,增添教育管理新手段
5.5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本文編號:2829826
【學位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E25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狀況
1.3.1 國外研究狀況
1.3.2 國內研究狀況
1.4 研究方法與內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內容
1.5 主要研究工作與創(chuàng)新點
1.6 本章小節(jié)
第二章 手機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分析
2.1 手機信息與信息服務
2.1.1 手機信息
2.1.2 信息服務
2.2 手機信息的產生與發(fā)展
2.2.1 手機信息的產生
2.2.2 手機信息的發(fā)展
2.3 手機信息理論分析
2.3.1 信息應用理論
2.3.2 媒介特征理論
2.3.3 使用滿足理論
2.4 手機信息的特點
2.5 手機信息文化
2.5.1 手機信息的文化功能
2.5.2 手機信息的文化特征
2.5.3 手機信息的文化心理
2.6 不良手機信息
2.6.1 不良手機信息界定
2.6.2 不良手機信息的類別與表現
2.7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武警官兵手機信息交流的現狀、影響及原因
3.1 手機信息交流的現狀
3.1.1 調查方案
3.1.2 信息使用狀況調查
3.2 手機信息交流對部隊教育管理的影響
3.2.1 手機信息的積極作用
3.2.2 手機信息的消極影響
3.2.3 手機信息對教育管理提出的挑戰(zhàn)
3.3 官兵熱衷手機信息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加強對武警官兵不良手機信息治理的對策
4.1 注重理論學習,筑牢思想防線
4.2 完善法律法規(guī),提供制度保障
4.3 貫徹疏導方針,把握工作原則
4.4 加強技術防范,實施有效監(jiān)控
4.5 堅持多管齊下,凈化信息渠道
4.6 借助手機功能,占領精神陣地
4.7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武警某支隊官兵手機信息交流的基本情況
5.2 武警某支隊官兵不良手機信息交流的典型案例
5.2.1 交友不慎釀苦酒,伙同盜竊坐牢獄
5.2.2 貪財女友難滿足,攜款潛逃終被捉
5.2.3 黃色信息污身心,擔心暴露尋短見
5.3 武警某支隊治理官兵手機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問題
5.3.1 缺乏治標治本的疏導舉措
5.3.2 缺乏情理相融的教育引導
5.3.3 缺乏順應時代的文化培育
5.3.4 缺乏依法從嚴的規(guī)范管控
5.4 武警某支隊治理不良手機信息的具體措施及成效
5.4.1 堅持堵導并舉,實現教育管理新目標
5.4.2 拓展網絡功能,搭建教育管理新舞臺
5.4.3 注重文教結合,注入教育管理新活力
5.4.4 突出融合滲透,增添教育管理新手段
5.5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思林;手機短信的社會負面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呂耀懷;論信息消費的道德選擇[J];道德與文明;2003年01期
3 滕媛;;國內外垃圾短信整治及法律探析[J];法制與經濟(下旬刊);2010年01期
4 袁正午,湯井田,翟戰(zhàn)強,符海芳;空間信息移動服務現狀及我國發(fā)展對策[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9期
5 黃玉莉;;短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6期
6 喬瑋;;手機旅游信息服務初探[J];旅游科學;2006年03期
7 吳靜;侯玉華;;移動流媒體業(yè)務的技術方案分析[J];信息通信技術;2008年01期
8 馬海群,王瓊;有害手機短信息的社會危害及其綜合治理[J];情報科學;2004年03期
9 張峰;;論移動搜索[J];情報雜志;2008年03期
10 彭榕;;論手機短信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基于2025份調查問卷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鵬 特約記者 涂敦法;[N];解放軍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樸經和;中國移動增值業(yè)務發(fā)展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298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2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