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液力變矩器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裝載機液力變矩器的動態(tài)特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裝載機 液力變矩器 動態(tài)特性 轉矩 鏟裝作業(yè) 運輸作業(yè)
【摘要】:為了分析液力變矩器在裝載機作業(yè)過程中的動態(tài)特性,首先進行了液力變矩器臺架試驗,得到其靜態(tài)原始特性;然后對某ZL50裝載機的V型鏟裝作業(yè)和運輸作業(yè)進行了測試.在對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基礎上,分析了兩種工況下發(fā)動機轉矩的分配情況.根據(jù)牛頓定律,建立了液力變矩器的數(shù)學模型,并以此研究了液力變矩器在兩種工況下的動態(tài)特性.通過對比液力變矩器變矩比的動態(tài)試驗值與靜態(tài)值,發(fā)現(xiàn):裝載機運輸工況下液力變矩器可以按靜態(tài)原始特性進行匹配等計算,但鏟裝作業(yè)工況下變矩器角加速度波動范圍過大,必須考慮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裝載機 液力變矩器 動態(tài)特性 轉矩 鏟裝作業(yè) 運輸作業(yè)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BAF07B04)~~
【分類號】:TH137.332;TH243
【正文快照】: 液力變矩器與發(fā)動機的匹配性能對裝載機牽引特性與燃油經濟性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常用的匹配方式有全功率匹配、部分功率匹配和折衷匹配等[1].由于缺少裝載機不同作業(yè)方式工作過程中發(fā)動機轉矩分配的定量數(shù)據(jù),文獻[2-4]均是按照經驗扣除一定比例的發(fā)動機外特性轉矩,將剩余部分作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苗立軍;5015410A型液力變矩器最小補償壓力值的確定[J];起重運輸機械;2000年02期
2 陳海虹;液力變矩器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和發(fā)展[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3 周朝霞;張傳愛;;液力變矩器的正確檢查和維護[J];輕型汽車技術;2001年12期
4 朱金海;液力變矩器的保養(yǎng)與故障分析[J];起重運輸機械;2002年04期
5 張新榮,黃宗益;液力變矩器的閉鎖及其控制研究[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2年02期
6 劉振軍,秦大同,胡建軍,楊亞聯(lián);轎車用液力變矩器性能試驗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7 趙紅,馬文星,王大志;液力變矩器動態(tài)特性辨識方法的探討[J];工程機械;2002年07期
8 李雪原,閻清東;液力變矩器葉片制作方法研究[J];兵工學報;2003年04期
9 祖炳潔,賈糧棉 ,鄭明軍;液力變矩器在工程機械中的正確使用與檢查[J];起重運輸機械;2003年08期
10 吳麗麗;試論控制液力變矩器性能措施的有效途徑[J];云南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項昌樂;閆清東;戴德修;;液力變矩器的應用與發(fā)展[A];液壓氣動密封行業(yè)信息?瘏R編第二卷[C];2003年
2 陳紀新;;裝卸運輸機械中液力變矩器的應用[A];上海物流工程學會2003’論文集[C];2003年
3 趙靜一;馬玉良;王智勇;;新型液力變矩器性能試驗臺設計[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4 齊學義;張風羽;翟小兵;;液力變矩器三元流場計算的一種近似方法[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5 魏巍;閆清東;;液力變矩器葉柵系統(tǒng)三維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A];第四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李吉元;閆清東;;牽引-制動型液力變矩器與機械制動器聯(lián)合制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A];機床與液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李吉元;閆清東;;牽引-制動型液力變矩器與機械制動器聯(lián)合制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A];第三屆全國流體傳動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2004年
8 魏巍;張利霞;閆清東;;液力變矩器流場計算可視化及其OpenGL實現(xiàn)[A];機床與液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魏巍;張利霞;閆清東;;液力變矩器流場計算可視化及其OpenGL實現(xiàn)[A];第三屆全國流體傳動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2004年
10 蒲朝陽;付建兵;袁輝;高崗榮;徐延金;;注漿泵用可調式液力變矩器的性能試驗分析[A];礦山建設工程技術新進展——2009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冊)[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春寶;轎車扁平化液力變矩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劉仕平;液力變矩器的數(shù)學模型、新型設計方法及內部流場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3 石祥鐘;液力變矩器內部三維流動數(shù)值模擬與特性預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田華;液力變矩器現(xiàn)代設計理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褚亞旭;基于CFD的液力變矩器設計方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建華;液力變矩器理論設計方法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鄒亞科;鈑金型液力變矩器內流場分析[D];長安大學;2009年
3 成龍;液力變矩器熱平衡研究和冷卻系統(tǒng)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席智星;制造方法對液力變矩器性能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趙永志;液力變矩器的葉片設計[D];吉林大學;2005年
6 王曉晶;液力變矩器葉柵參數(shù)優(yōu)化及造型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5年
7 許濤;液力變矩器三維流場仿真計算[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8 李勤;4T65E型液力變矩器的變形仿真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熊欣;基于虛擬制造的液力變矩器設計與開發(fā)[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10 吳波;液力變矩器的三維流場仿真計算[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398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639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