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退化自恢復產品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建模與評估
發(fā)布時間:2023-11-05 11:05
基于性能退化的可靠性建模與分析技術,是根據產品的失效物理機制,利用產品的性能退化數據進行可靠性建模與分析,為在極少失效甚至零失效情況下進行可靠性研究提供了途徑。目前,大部分基于退化的可靠性研究忽略了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實際上,許多產品的性能參數很容易受外界偶發(fā)因素的影響,隨機沖擊等偶發(fā)因素會導致產品性能退化量增加,而當外界偶發(fā)因素消失后,產品性能將自發(fā)地恢復到偶發(fā)因素到達前的狀態(tài),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伴隨產品整個服役周期。忽略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對產品進行可靠性分析,不能真實合理地表征產品性能的演變過程,不能準確反映出產品性能與所經歷環(huán)境的關系,影響產品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評估和壽命預測的精度。此外,產品在服役過程中除性能退化外,還可能在某一時刻由于偶發(fā)因素而突發(fā)失效,即其失效是由含自恢復的退化失效和突發(fā)失效競爭導致的。鑒于此,本文在性能退化自恢復建模、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建模和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等方面開展研究,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考慮由隨機沖擊等偶發(fā)因素導致的性能退化存在自恢復現(xiàn)象,建立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首先,在齊次泊松沖擊...
【文章頁數】:11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退化模型與恢復機理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性能退化模型
1.2.2 考慮外界沖擊的性能退化模型
1.2.3 恢復機理
1.3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研究現(xiàn)狀
1.3.1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建模
1.3.2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評估
1.4 本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
1.5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分析
2.1 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描述
2.1.1 恢復問題概述
2.1.2 基本假設
2.2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及性質
2.2.1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
2.2.2 性能退化自恢復性質
2.3 退化失效可靠性分析時考慮自恢復的條件
2.4 影響性能退化自恢復量的因素及分析
2.4.1 沖擊到達率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4.2 恢復閾值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4.3 性能退化量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5 仿真分析
2.5.1 對比組樣本的退化分析
2.5.2 考慮性能退化自恢復條件的驗證
2.5.3 沖擊到達率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5.4 恢復閾值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5.5 性能退化量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建模
3.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描述
3.1.1 可靠性問題概述
3.1.2 基本假設
3.2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模型
3.2.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退化失效可靠性模型
3.2.2 沖擊導致的突發(fā)失效可靠性模型
3.2.3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度函數
3.3 模型適用性討論
3.4 實例分析
3.4.1 數據來源及簡介
3.4.2 可靠性分析
3.4.3 模型適用性分析
3.4.4 模型參數靈敏度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
4.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的框架
4.2 參數的估計
4.2.1 沖擊到達率的估計
4.2.2 恢復閾值的估計
4.2.3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4.2.4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4.3 仿真分析
4.3.1 對比組樣本的數據分析
4.3.2 沖擊到達率的估計
4.3.3 恢復閾值的估計
4.3.4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4.3.5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4.3.6 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競爭失效可靠性試驗與分析
5.1 試驗實施的要求及過程
5.1.1 受試對象及其基本性能參數
5.1.2 試驗測試系統(tǒng)
5.1.3 試驗條件及過程
5.2 數據處理與分析
5.2.1 性能測試數據
5.2.2 沖擊到達率及恢復閾值的估計
5.2.3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5.2.4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5.3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
5.4 競爭失效可靠性分析
5.4.1 退化失效可靠性分析
5.4.2 突發(fā)失效可靠性分析
5.4.3 競爭失效可靠性模型與評估
5.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860908
【文章頁數】:11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退化模型與恢復機理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性能退化模型
1.2.2 考慮外界沖擊的性能退化模型
1.2.3 恢復機理
1.3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研究現(xiàn)狀
1.3.1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建模
1.3.2 基于競爭失效的可靠性評估
1.4 本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
1.5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分析
2.1 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描述
2.1.1 恢復問題概述
2.1.2 基本假設
2.2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及性質
2.2.1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
2.2.2 性能退化自恢復性質
2.3 退化失效可靠性分析時考慮自恢復的條件
2.4 影響性能退化自恢復量的因素及分析
2.4.1 沖擊到達率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4.2 恢復閾值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4.3 性能退化量對自恢復量的影響
2.5 仿真分析
2.5.1 對比組樣本的退化分析
2.5.2 考慮性能退化自恢復條件的驗證
2.5.3 沖擊到達率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5.4 恢復閾值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5.5 性能退化量對自恢復量影響的驗證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建模
3.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描述
3.1.1 可靠性問題概述
3.1.2 基本假設
3.2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模型
3.2.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退化失效可靠性模型
3.2.2 沖擊導致的突發(fā)失效可靠性模型
3.2.3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度函數
3.3 模型適用性討論
3.4 實例分析
3.4.1 數據來源及簡介
3.4.2 可靠性分析
3.4.3 模型適用性分析
3.4.4 模型參數靈敏度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相關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
4.1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的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的框架
4.2 參數的估計
4.2.1 沖擊到達率的估計
4.2.2 恢復閾值的估計
4.2.3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4.2.4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4.3 仿真分析
4.3.1 對比組樣本的數據分析
4.3.2 沖擊到達率的估計
4.3.3 恢復閾值的估計
4.3.4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4.3.5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4.3.6 競爭失效可靠性評估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包含性能退化自恢復過程的競爭失效可靠性試驗與分析
5.1 試驗實施的要求及過程
5.1.1 受試對象及其基本性能參數
5.1.2 試驗測試系統(tǒng)
5.1.3 試驗條件及過程
5.2 數據處理與分析
5.2.1 性能測試數據
5.2.2 沖擊到達率及恢復閾值的估計
5.2.3 退化失效參數的估計
5.2.4 突發(fā)失效參數的估計
5.3 性能退化自恢復模型
5.4 競爭失效可靠性分析
5.4.1 退化失效可靠性分析
5.4.2 突發(fā)失效可靠性分析
5.4.3 競爭失效可靠性模型與評估
5.5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8609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8609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