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nèi)鎖式作動筒的應急開鎖裝置的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20:09
采用集成設計技術,在內(nèi)鎖式液壓作動筒基本功能和結構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設計出一套手動應急機械開鎖裝置,達到簡化液壓作動筒的應急控制系統(tǒng)、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和提高收放或開閉機構安全性的目的。
【文章來源】:液壓氣動與密封. 2020,40(11)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內(nèi)鎖式液壓作動筒原理結構簡圖
在未改變內(nèi)鎖式液壓作動筒基本功能和結構的基礎上,在作動筒的無桿腔內(nèi)增加了內(nèi)置手動應急機械開鎖裝置,通過人工手動操縱可直接打開作動筒內(nèi)的機械鎖。手動應急開鎖裝置由復位彈簧、應急活塞、撥桿、開鎖轉軸、螺釘和搖臂組成,結構設計是:復位彈簧安裝在應急活塞軸肩與彈性卡爪軸肩之間;作動筒端蓋底部開有一孔,該孔的周向上又開有相互垂直的兩孔,其中一孔為注油孔,應急活塞安裝于端蓋底部的孔內(nèi);撥桿通過端蓋的注油孔配合裝入應急活塞軸肩右端的圓柱孔內(nèi),開鎖轉軸配合裝入與注油孔相垂直的孔并配合穿入撥桿端部的軸孔;螺釘裝入撥桿軸向的螺紋孔,并配合穿入開鎖轉軸的軸孔,將撥桿與開鎖轉軸固定成連動件,搖臂有一通孔,開鎖轉軸配合裝入該通孔,并通過銷釘將搖臂與開鎖轉軸固定成連動件,這樣撥桿、開鎖轉軸、搖臂形成一個連動件。如圖2所示。手動應急機械開鎖裝置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搖臂力臂比撥桿力臂大,避免人工開鎖費力;(2)撥桿力作用點通過活塞桿軸線,避免應急開鎖過程中,由于活塞桿受垂直于軸向的分力導致卡滯和開鎖困難;(3)開鎖轉軸采用兩端支承,結構受力穩(wěn)定性比較好;(4)設置應急開鎖空行程,在復位彈簧預壓縮力作用下避免結構意外開鎖;(5)應急活塞設置軸肩,當達到應急開鎖行程時,保護復位彈簧被壓并圈,保護應急開鎖機構;(6)應急開鎖結束后,可自動回復原位狀態(tài);(7)應急開鎖裝置充分利用已有空間進行結構集成,零件結構簡潔,工藝性好,便于制造和裝配,生產(chǎn)和使用維護成本低。
當作動筒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操縱人員通過轉動搖臂帶動開鎖轉軸、螺釘和撥桿連動機構繞著開鎖轉軸繞順時針方向轉動。撥桿下端的球面推動應急活塞向左移動并壓縮復位彈簧,應急活塞走完空行程δ與鎖桿左端接觸后,則繼續(xù)向左擠推鎖桿,與此同時鎖桿軸肩擠壓鎖機構的復位彈簧。當鎖桿軸肩退出彈性卡爪內(nèi)孔時,活塞桿凸臺左端的斜面將擠壓彈性卡爪鎖舌,使彈性卡爪產(chǎn)生彈性變形并進入活塞桿凸臺的內(nèi)孔,活塞桿向左移動不再受阻,即作動筒完成開鎖,如圖3所示。當應急活塞的軸肩接觸到彈性卡爪的右端面后,應急活塞則停止移動,從而防止復位彈簧被壓并圈,保護應急開鎖機構。開鎖后,操縱人員松開搖臂,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應急開鎖機構恢復到原位狀態(tài)。3 結論
本文編號:3436762
【文章來源】:液壓氣動與密封. 2020,40(11)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內(nèi)鎖式液壓作動筒原理結構簡圖
在未改變內(nèi)鎖式液壓作動筒基本功能和結構的基礎上,在作動筒的無桿腔內(nèi)增加了內(nèi)置手動應急機械開鎖裝置,通過人工手動操縱可直接打開作動筒內(nèi)的機械鎖。手動應急開鎖裝置由復位彈簧、應急活塞、撥桿、開鎖轉軸、螺釘和搖臂組成,結構設計是:復位彈簧安裝在應急活塞軸肩與彈性卡爪軸肩之間;作動筒端蓋底部開有一孔,該孔的周向上又開有相互垂直的兩孔,其中一孔為注油孔,應急活塞安裝于端蓋底部的孔內(nèi);撥桿通過端蓋的注油孔配合裝入應急活塞軸肩右端的圓柱孔內(nèi),開鎖轉軸配合裝入與注油孔相垂直的孔并配合穿入撥桿端部的軸孔;螺釘裝入撥桿軸向的螺紋孔,并配合穿入開鎖轉軸的軸孔,將撥桿與開鎖轉軸固定成連動件,搖臂有一通孔,開鎖轉軸配合裝入該通孔,并通過銷釘將搖臂與開鎖轉軸固定成連動件,這樣撥桿、開鎖轉軸、搖臂形成一個連動件。如圖2所示。手動應急機械開鎖裝置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搖臂力臂比撥桿力臂大,避免人工開鎖費力;(2)撥桿力作用點通過活塞桿軸線,避免應急開鎖過程中,由于活塞桿受垂直于軸向的分力導致卡滯和開鎖困難;(3)開鎖轉軸采用兩端支承,結構受力穩(wěn)定性比較好;(4)設置應急開鎖空行程,在復位彈簧預壓縮力作用下避免結構意外開鎖;(5)應急活塞設置軸肩,當達到應急開鎖行程時,保護復位彈簧被壓并圈,保護應急開鎖機構;(6)應急開鎖結束后,可自動回復原位狀態(tài);(7)應急開鎖裝置充分利用已有空間進行結構集成,零件結構簡潔,工藝性好,便于制造和裝配,生產(chǎn)和使用維護成本低。
當作動筒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操縱人員通過轉動搖臂帶動開鎖轉軸、螺釘和撥桿連動機構繞著開鎖轉軸繞順時針方向轉動。撥桿下端的球面推動應急活塞向左移動并壓縮復位彈簧,應急活塞走完空行程δ與鎖桿左端接觸后,則繼續(xù)向左擠推鎖桿,與此同時鎖桿軸肩擠壓鎖機構的復位彈簧。當鎖桿軸肩退出彈性卡爪內(nèi)孔時,活塞桿凸臺左端的斜面將擠壓彈性卡爪鎖舌,使彈性卡爪產(chǎn)生彈性變形并進入活塞桿凸臺的內(nèi)孔,活塞桿向左移動不再受阻,即作動筒完成開鎖,如圖3所示。當應急活塞的軸肩接觸到彈性卡爪的右端面后,應急活塞則停止移動,從而防止復位彈簧被壓并圈,保護應急開鎖機構。開鎖后,操縱人員松開搖臂,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應急開鎖機構恢復到原位狀態(tài)。3 結論
本文編號:34367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367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