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時間對NiTe x 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21:48
以碲粉和鎳片作為反應物采用熱蒸發(fā)法制備了鎳碲化合物(NiTex)薄膜。通過改變反應時間獲得了不同化學計量比的NiTex薄膜,通過X射線衍射(XRD)對產物進行了表征,研究發(fā)現(xiàn)反應時間的延長使得NiTe向NiTe2相轉變,其演變規(guī)律為Te→NiTe→NiTe+NiTe2→NiTe2。研究結果表明,NiTe和NiTe2共存的薄膜的電導率更高,光電特性更好,有望在太陽能電池中得到應用。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20,11(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NiTex薄膜的制備裝置
對NiTex進行了XRD表征,其結果見圖2。保溫時間為0 min 所制備的樣品S1的XRD圖譜見圖2(a),圖2(a)中2θ為30.90°, 33.45°,43.04°, 46.25°, 56.30°, 58.29°,64.76°,70.19°,76.08°和 77.14°的衍射峰的峰位及相對強度與標準的卡片(JCPDS 65-9466)一致,并且未出現(xiàn)其他雜峰,說明該條件下生成了NiTe薄膜。保溫時間為30 min所獲得的樣品S2的XRD圖譜見圖2(b),由圖2(b)可見,除了NiTe(*標注)的衍射峰外,在2θ為27.35°, 32.14°, 34.84°, 44.18°, 47.15°, 51.93°, 57.20°, 58.29°, 66.12°,71.86°,78.22°的位置出現(xiàn)了新的衍射峰,衍射峰的峰位及相對強度與標準的卡片(JCPDS 88-2278)一致,即出現(xiàn)了NiTe2的衍射峰,該條件下獲得了NiTe相和NiTe2相兩相共存的混合薄膜,這說明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NiTe在向 Ni2Te轉變。保溫時間為60 min所獲得的樣品S3的XRD圖譜見圖2(c),由圖2(c)可見,當繼續(xù)延長保溫時間達到60 min時,NiTe的衍射峰完全消失,并且不存在其它雜峰,僅有NiTe2相。這說明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NiTe完全轉變?yōu)镹iTe2相。綜上所述,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NiTex薄膜的相變規(guī)律為Te→NiTe→NiTe+NiTe2→ NiTe2。圖3 NiTex薄膜I-V特性曲線
NiTex薄膜I-V特性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量鎳摻雜對錳氧化物選擇性催化還原NO活性的影響[J]. 陳利強,孫麗娜,朱明霞,陳麗華,歷亳,胡冬慧,劉立紅,袁福龍.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18(04)
[2]焙燒溫度對鎳錳鈦氧化物選擇催化還原NO活性的影響[J]. 陳利強,孫晶,劉立紅,劉冬影,歷亳,袁福龍.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18(02)
本文編號:3373557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20,11(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NiTex薄膜的制備裝置
對NiTex進行了XRD表征,其結果見圖2。保溫時間為0 min 所制備的樣品S1的XRD圖譜見圖2(a),圖2(a)中2θ為30.90°, 33.45°,43.04°, 46.25°, 56.30°, 58.29°,64.76°,70.19°,76.08°和 77.14°的衍射峰的峰位及相對強度與標準的卡片(JCPDS 65-9466)一致,并且未出現(xiàn)其他雜峰,說明該條件下生成了NiTe薄膜。保溫時間為30 min所獲得的樣品S2的XRD圖譜見圖2(b),由圖2(b)可見,除了NiTe(*標注)的衍射峰外,在2θ為27.35°, 32.14°, 34.84°, 44.18°, 47.15°, 51.93°, 57.20°, 58.29°, 66.12°,71.86°,78.22°的位置出現(xiàn)了新的衍射峰,衍射峰的峰位及相對強度與標準的卡片(JCPDS 88-2278)一致,即出現(xiàn)了NiTe2的衍射峰,該條件下獲得了NiTe相和NiTe2相兩相共存的混合薄膜,這說明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NiTe在向 Ni2Te轉變。保溫時間為60 min所獲得的樣品S3的XRD圖譜見圖2(c),由圖2(c)可見,當繼續(xù)延長保溫時間達到60 min時,NiTe的衍射峰完全消失,并且不存在其它雜峰,僅有NiTe2相。這說明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NiTe完全轉變?yōu)镹iTe2相。綜上所述,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NiTex薄膜的相變規(guī)律為Te→NiTe→NiTe+NiTe2→ NiTe2。圖3 NiTex薄膜I-V特性曲線
NiTex薄膜I-V特性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量鎳摻雜對錳氧化物選擇性催化還原NO活性的影響[J]. 陳利強,孫麗娜,朱明霞,陳麗華,歷亳,胡冬慧,劉立紅,袁福龍.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18(04)
[2]焙燒溫度對鎳錳鈦氧化物選擇催化還原NO活性的影響[J]. 陳利強,孫晶,劉立紅,劉冬影,歷亳,袁福龍.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 2018(02)
本文編號:33735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7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