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的EBSM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17 16:23
增材制造是一項在各個工業(yè)領域均具有較大應用潛力的新型材料成型加工工藝。然而,金屬類增材制造工藝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問題仍然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以電子束選區(qū)熔化(EBSM)為例,對EBSM系統(tǒng)開展故障模式及其影響分析,通過搜集、整理EBSM系統(tǒng)的失效模式、分析其潛在失效原因,并依據工程經驗獲得每種失效對系統(tǒng)的影響,形成了EBSM系統(tǒng)故障及其關聯表。從危害性矩陣圖中可以看出,高壓電源和電子槍為EBSM系統(tǒng)的可靠性關鍵產品。由此提出:針對高壓電源建議在研制階段開展可靠性設計,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穩(wěn)定;同時,針對電子槍建議選用高性能密封圈,明確裝配工藝要求,優(yōu)選陰極燈絲,包括燈絲結構和材料。
【文章來源】: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 2020,38(S2)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EBSM系統(tǒng)結構圖
EBSM工作時,存在兩個基本步驟,即鋪粉和預熱打印。首先,需要將升降裝置下降一定的高度;然后,將粉末鋪設在成形缸上,如此則形成了一個新的未打印的金屬粉層。而預熱和打印過程就是電子槍的工作過程,通過控制器發(fā)送控制指令,首先,啟動真空裝置確保成形室內和電子槍腔內真空度達到正常工作水平;然后,將高壓電源提供的高壓電作用于陰極上,由于高溫使得陰極產生電離,并發(fā)出具有一定速度的電子,繼而通過正極的加速作用使得電子以更高的速度進入聚焦線圈和偏轉線圈,從電子槍射出后電子進入成形室,并作用于金屬粉末上。電子槍功能與結構層次對應圖如圖2所示。2 EBSM系統(tǒng)FMEA分析
電子槍危害性矩陣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FMECA的ZQJ-291H型氦質譜檢漏儀可靠性分析[J]. 王凱,崔寓淏,劉勝. 真空. 2019(03)
[2]基于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的混合燃料發(fā)動機風險分析[J]. 尤建新,郭仁祝,楊迷影.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5)
[3]基于FMEA的汽車密封條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改進實踐[J]. 楊波,殷鴻浩,何玉敏,趙勇,張偉. 質量與可靠性. 2019(02)
[4]基于FMEA的折彎機器人動力與傳動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J]. 王東升,賈志新,畢溫海,潘心偉. 制造技術與機床. 2019(03)
[5]基于FMEA的密封氘氚中子管可靠性分析[J]. 李亞球,朱嘉偉,孫強,楊林森,占勤,雷柏茂. 核技術. 2018(11)
[6]基于改進FMEA的矯平機故障模式分析[J]. 趙小松,張坤,陳德鴻,王茂駿. 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 2017(09)
[7]可纏繞式混合驅動柔索并聯機器人可靠性分析[J]. 韓雪,訾斌,孫輝輝.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5(04)
本文編號:2983204
【文章來源】: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 2020,38(S2)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EBSM系統(tǒng)結構圖
EBSM工作時,存在兩個基本步驟,即鋪粉和預熱打印。首先,需要將升降裝置下降一定的高度;然后,將粉末鋪設在成形缸上,如此則形成了一個新的未打印的金屬粉層。而預熱和打印過程就是電子槍的工作過程,通過控制器發(fā)送控制指令,首先,啟動真空裝置確保成形室內和電子槍腔內真空度達到正常工作水平;然后,將高壓電源提供的高壓電作用于陰極上,由于高溫使得陰極產生電離,并發(fā)出具有一定速度的電子,繼而通過正極的加速作用使得電子以更高的速度進入聚焦線圈和偏轉線圈,從電子槍射出后電子進入成形室,并作用于金屬粉末上。電子槍功能與結構層次對應圖如圖2所示。2 EBSM系統(tǒng)FMEA分析
電子槍危害性矩陣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FMECA的ZQJ-291H型氦質譜檢漏儀可靠性分析[J]. 王凱,崔寓淏,劉勝. 真空. 2019(03)
[2]基于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的混合燃料發(fā)動機風險分析[J]. 尤建新,郭仁祝,楊迷影.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05)
[3]基于FMEA的汽車密封條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改進實踐[J]. 楊波,殷鴻浩,何玉敏,趙勇,張偉. 質量與可靠性. 2019(02)
[4]基于FMEA的折彎機器人動力與傳動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J]. 王東升,賈志新,畢溫海,潘心偉. 制造技術與機床. 2019(03)
[5]基于FMEA的密封氘氚中子管可靠性分析[J]. 李亞球,朱嘉偉,孫強,楊林森,占勤,雷柏茂. 核技術. 2018(11)
[6]基于改進FMEA的矯平機故障模式分析[J]. 趙小松,張坤,陳德鴻,王茂駿. 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 2017(09)
[7]可纏繞式混合驅動柔索并聯機器人可靠性分析[J]. 韓雪,訾斌,孫輝輝.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5(04)
本文編號:29832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98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