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活塞的顆粒阻尼器阻尼特性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一種帶活塞的顆粒阻尼器阻尼特性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顆粒阻尼 損耗功率 有效質量 損耗因子 阻尼力
【摘要】:在垂直簡諧激勵條件下,通過控制阻尼器運動的加速度幅值和振動頻率,測量在相應振動環(huán)境下的力信號和加速度信號,利用穩(wěn)態(tài)能量流法對帶活塞的顆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進行了試驗研究。由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激勵加速度幅值的增加,阻尼器的損耗功率單調遞增,有效質量呈現(xiàn)為"平緩減小—臨界點—下降"的變化;隨著激勵頻率的增加,其損耗功率逐漸減小,有效質量變化不明顯。且通過對比分析損耗功率、損耗因子、阻尼力等特性,可知帶活塞的顆粒阻尼器較普通硬壁阻尼器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作者單位】: 武漢科技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51105283)資助
【分類號】:TB535
【正文快照】: 帶活塞的顆粒阻尼器是一種振動被動控制技術,它在原有的非阻塞性顆粒阻尼器基礎上引入阻尼桿,將顆粒體填入結構空腔中,再把阻尼桿插入顆粒體中[1]。當系統(tǒng)結構振動時,顆粒體與阻尼桿產生碰撞、擠壓和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和聲能,產生阻尼效應,從而顯著提高系統(tǒng)結構的阻尼,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亮;張京偉;;新型阻尼器的理論與試驗研究[J];液壓與氣動;2011年12期
2 劉暉,唐家祥;主動調頻阻尼器的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0年03期
3 段權,徐暉;旋轉式硅油阻尼器動態(tài)特性實驗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2001年02期
4 楊智春,李斌;多層滑動極板式電流變阻尼器的動力學建模[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2年S1期
5 黃震宇,陳大躍,謝國權,朱成剛,趙春宇;電流變阻尼器的頻率自適應減振控制[J];機械工程學報;2002年04期
6 孫榮;可控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原理及初步實驗研究[J];杭州科技;2003年05期
7 馮雪梅,汪偉,劉佐民;阻尼器試驗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8 李春祥;基于剛度-阻尼器主動多重調諧質量阻尼器模型的性能評價[J];振動與沖擊;2004年04期
9 王桂紅,鄭水英,馬振飛;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實驗研究[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10 鄭水英,馬振飛;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特性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玲凌;楊智春;孫浩;溫金鵬;;一種新型非線性阻尼器的設計及特性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賈九紅;黃修長;杜儉業(yè);汪玉;華宏星;;粘滯性阻尼器的設計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賈九紅;黃修長;杜儉業(yè);汪玉;華宏星;;粘滯性阻尼器的設計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周?;王石城;孫利民;張文生;;考慮阻尼器剛度影響的張力梁復特征值分析[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5 王湛;李江剛;潘建榮;;裝有金屬阻尼器的鋼結構有限元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⑧——中國鋼協(xié)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2屆(ASSF-2010)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曉斌;陳五星;胡軍華;周勇;;蓄能式阻尼器的仿真與試驗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7 楊光;陳塑寰;楊志軍;;電流變阻尼器在結構中的最優(yōu)位置[A];振動利用技術的若干研究與進展——第二屆全國“振動利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苗中華;劉成良;焦素娟;王旭永;張衛(wèi)峰;;一種新型液壓阻尼器設計、建模與仿真[A];第五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暨2008年中國航空學會液壓與氣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張路;朱炳寅;;新型MR阻尼器出力狀態(tài)設計方法研究[A];第三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郭泉櫻;;旋轉機械阻尼器彈簧疲勞試驗研究[A];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第八屆可靠性成果發(fā)表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華;Nano-MR阻尼器研究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04年
2 郝德剛;多層鋼板轉子阻尼器及相關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3 于長淼;雙超越離合器式電磁饋能阻尼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熊九郎;TiNi形狀記憶合金及其環(huán)阻尼器的阻尼性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5 何玲;流體阻尼器特性及其對整星隔振性能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張路;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間結構半主動控制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高慧婷;Fe/Zn復合材料及液壓阻尼器抗震性能數(shù)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俊建;基于無線網絡的MR阻尼器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2 付立新;帶彈性涂層的顆粒阻尼器阻尼特性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郭泉櫻;專用設備阻尼器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李春陽;MR阻尼器力學性能與減震效果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魏宏玲;自感式電磁阻尼器的設計與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5年
6 王桂紅;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韓俊華;MR阻尼器及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寧靜;基于阻尼器優(yōu)化配置的結構動力學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9 周天平;顆粒阻尼器對懸臂梁結構受追振動的減震作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10 王贛城;彈性膠泥阻尼器的振動與沖擊實驗研究及動力學建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509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5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