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合作式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效果分析——以本科生“管理心理學”課程改革為例
本文關鍵詞:研究性合作式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效果分析——以本科生“管理心理學”課程改革為例
【摘要】:本科生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高等教育的質量。為提高本科生"管理心理學"的教學效果,采用了"研究性合作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合作解決問題,最終學會如何學習、如何研究、如何呈現(xiàn)研究成果。在進行了3年的改革、探索之后,對兩屆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該模式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都有所幫助,但是,兩屆學生有不同的影響。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合作學習 教學改革 效果分析
【基金】: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11年專項課題“研究性合作式學習模式研究——以本科生“管理心理學”課程改革教學為例(課題編號:2011HYZX016)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C93-05;G642
【正文快照】: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圍繞教育質量展開的改革,實際上涉及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yǎng)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水平”。因此,大力提高本科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剛,李蔚;在教學改革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汪勁松,張文雪,汪蕙,張佐,宗俊峰;創(chuàng)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李向榮;李蔚;段遠源;;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的新探索——清華大學“985工程”二期本科人才培養(yǎng)項目規(guī)劃及建設成效[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龐維國;當前課改強調的三種學習方式及其關系[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06期
5 徐小洲,王天嬙;論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佳;;加強實驗教學 促進中等職業(yè)學校藥學教育新發(fā)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年22期
2 李萍;創(chuàng)造性教學與創(chuàng)新性學習[J];平原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3 李愛民;;我國本科研究性教學十年研究述評[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聶華;外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5 張儉,劉勝貴;細胞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改探索[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6 劉寶存;洪堡大學理念述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袁祖望;論高校課程體系重構和教學模式轉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李向榮;李蔚;段遠源;;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的新探索——清華大學“985工程”二期本科人才培養(yǎng)項目規(guī)劃及建設成效[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9 李秀娟;;遠程開放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問題探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馬春玲;;知情關系在國內教育領域中的相關應用研究綜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蘭萍;將合作學習法應用于英語聽力教學[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3期
2 陳剛,李蔚;在教學改革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R·E·斯萊文,王坦;合作學習的研究:國際展望[J];山東教育科研;1994年01期
4 孫連榮;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01期
5 王穗平,楊潔;洋為中用——合作學習法的移植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05期
6 汪海燕;精讀教學與合作學習法[J];新余高專學報;1999年02期
7 吳康寧;;誰是“迫害者”——兒童“受逼”學習的成因追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2年04期
8 鄭漢文;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朱瑛;對新課標實施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小學管理;2003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歡樂;;結合合作學習促進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費康;許朝陽;;研究性學習在土力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4期
3 尹培蘭;王巖;;基于合作學習理念的中專衛(wèi)校免疫與微生物學教學模式的探討性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年22期
4 王鳳江;;《電工技術》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08年36期
5 王姝;;高職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課程改革的探索[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趙迎;;大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探究與實踐[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7 王春杰;;關于生物課程改革中轉變教學觀的若干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02期
8 胡國平;王潔;;實施“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改革[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6年04期
9 劉建圻;;高職院校嵌入式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19期
10 駱瑞金;;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高中新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3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金春;;淺析《體育與健康》合作學習與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王月梅;曹詠弘;薛春霞;李海濤;周義清;;理論力學課程改革[A];海峽兩岸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3 王應明;;面向21世紀的《數(shù)學模型》課程改革[A];1998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4 吳文榮;牛瑞明;張吉民;;植物生理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嘗試[A];2005'海峽兩岸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東;趙晶;;STS模式下的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6 許燕青;馬草原;高然;;《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改革初探[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月菊;;淺談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的影響[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續(xù)丹;;基于三維設計的工程制圖課程體系研究[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欒蓉;高燕;李曉琴;;PBL在建筑數(shù)字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10 劉義軍;梁映;;高職空調工程技術應用實務課程改革與實踐[A];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河南省虞城縣高級中學 胡璐;在合作中實現(xiàn)高效[N];學知報;2011年
2 劍閣縣劍門中學 張全獨;相擊發(fā)靈光 切磋成良玉[N];廣元日報;2010年
3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 劉瓊;對合作學習的探究[N];中國體育報;2010年
4 周峰(作者單位系江蘇省丹陽市實驗小學);莫讓“合作學習”異化為“課堂點綴”[N];中國教師報;2006年
5 山東省臨朐縣城關街道西苑中學 鄭佃菊;合作學習要重質量[N];中國教育報;2006年
6 張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8年
7 黃小蓉;美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9年
8 王曉靜;合作學習 教學相長[N];濟寧日報;2009年
9 孔凡蓮;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N];濟寧日報;2009年
10 張掖甘州區(qū)龍渠中心學校 楊萬新;也談合作學習的重要性[N];甘肅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何珊云;民間公益組織與課程改革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澤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切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利榮;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xiàn)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董蓓菲;小學語文小班化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紅巖;課程改革推進中的學校組織變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康全禮;我國大學本科教育理念與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李朝輝;從管理走向領導[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誠;高中數(shù)學“合作建構”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林芳;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艷;基于合作學習理念的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孔黃生;對上海市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效能感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熊玉芝;小組合作寫作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尹磊石;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顧春紅;試論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方志菊;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倩;一項基于任務和小組的合作學習實驗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10 呂少霞;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競爭—合作學習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983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59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