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doc 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本文關鍵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網友wuxwivg046近日為您收集整理了關于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的文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文檔介紹: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摘要:由于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目標、法律依據、核算原則不同,會計收益和應稅所得之間存在著重大差異,原來兩者高度重合的發(fā)展模式已經顯示出相當的不適應性,稅務會計已從財務會計學科中剝離出來,形成一門新興的學科。這種分離理論使會計處理無需既符合會計制度又要顧及稅收制度,同時又使稅收征管的過程變得更具操作性。就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理論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該理論的必然性并進一步探索兩者會計差異處理的協調路徑。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差異分析;分離理論;協調路徑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3)15-0120-011會計與稅法的差異概述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yè)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在于通過財務報表向企業(yè)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和企業(yè)所有者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稅務會計是一門起源不久的會計邊緣學科,依據我國稅收法,以會計學的核算方法為手段,對稅務活動的資金動活動進行連續(xù)、系統的核算。本文僅將兩者存在差異的原因進行大致概括。1.1目標不同企業(yè)的財務會計準則目的在于通過財務報告集中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是否正常、經營成果是否滿足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要求和現金流入和流出狀況,以滿足內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的需要,目的在于規(guī)范企業(yè)會計核算;而稅法是為了保證國家強制、無償、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按照公平稅賦、方便征管的要求對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有所約束和控制。財務會計目標以提供財務報表為自身目標,而稅務會計則通過納稅申報來達到會計目標。1.2處理原則不同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會計核算遵循的是權責發(fā)生制原則,要求有完整的賬證體系,為了保證財務報表中的各項財務數據有可靠的來源并保證是根據企業(yè)真實的業(yè)務狀況進行記錄,如企業(yè)的收益和成本暫時無法獲取,又有可靠證據顯示后期會發(fā)生差額不大的數額,企業(yè)對收益和費用進行合理估計。如企業(yè)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竣工決算的,可按暫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成本,并計提相應的折舊。稅務會計為了保證稅收收入,一般不允許企業(yè)估測收益和費用。1.3服務對象不同企業(yè)會計制度要求提供的財務報表為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各類投資人、債權人、企業(yè)管理層、政府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服務;稅務會計目的在于保障國家依法參與財富分配、取得財政收入,同時為納稅人提供納稅服務,保障其合法權益。2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理論的必然性隨著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頒布,對企業(yè)會計核算方法不再做強制的規(guī)定,企業(yè)會計核算的自主性增強,企業(yè)財務會計的目標也更加明確,而稅務會計由于其特殊的性質,其核算方法受到稅法的嚴格限制,這就使得財務會計與稅法會計的目標差異明顯加大,只有試圖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逐漸剝離出來,才能使財務會計嚴格按照新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進行核算監(jiān)督,同時使稅務會計有了更明確的法律依據。2.1財稅分離是政府和企業(yè)不同行為主體的必然選擇稅收是國家參與社會財富分配和進行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企業(yè)是納稅的最重要的群體。政府與企業(yè)是一對相互博弈的行為主體,政府在這種博弈關系中無疑扮演著較為強勢的地位,可以通過強制手段強化會計制度,使得遵守會計制度的企業(yè)提前和并多繳納不必要的稅款。而企業(yè)市場競爭中實際得到的收入份額是客觀的,利潤與風險共存,高利潤必然會存在高風險,為了更好的規(guī)避風險,企業(yè)必須借助于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因此,企業(yè)更趨向于客觀,使會計真實反映收入,并清晰地界定成本,否則可能導致資本不保全、存在潛虧。兩者的行為差異決定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2.2財稅分離是會計和稅務立法的必然要求會計準則和稅務立法是政治經濟領域中的兩個分支。一般說,企業(yè)申報納稅時稅務機關會對企業(yè)的帳表等會計資料進行檢查核實。稅法對會計要素的規(guī)定與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不可能完全相同,這必然會導致兩者之間存在差異。只有將稅收處理與會計處理分離,承認稅法對會計的影響,在允許這種差異存在的同時,采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協調。這樣,就使企業(yè)的財務會計相對獨立于國家稅收法規(guī)之外,為了調整兩者的差異,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是必然的。2.3財稅分離是出資人多元化發(fā)展必然選擇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出資人已經不再是單一的一種,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非國有企業(yè)單位不受到國家的直接支配,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與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矛盾日益明顯。政府雖然占據著較為強勢的地位,把控著整個市場經濟的命脈,但也無法把每一個企業(yè)的會計確認與計量要求都在稅務會計制度中確定下來,詳細的核實每一個企業(yè)的核算方法是不是符合要求,讓稅務會計制度匹配個別企業(yè)實際情況的財務會計制度也是不現實的,所以財務會計制度與稅務會計制度分離是必然的。3財務會計與稅法會計差異處理的協調路徑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并意味著會計制度與稅法的兩種法律制度的徹底分離,應該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可靠的前提下,建立兩者協調發(fā)展的混合模式,即在既定差異的基礎上吸收對方的合理內核,互相借鑒,構建出一種良性互動關系。3.1稅務會計也應盡量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企業(yè)會計制度遵循三個原則,即實質重于形式、謹慎性和權責發(fā)生制,側重于會計業(yè)務實質性的實現,稅收則更側重于稅收的公平性和剛性。如在現行會計法律法規(guī),企業(yè)生產的產品用于向單位的職工發(fā)放福利,這在會計核算中視同于銷售,本身并沒有收益的可靠流入,但稅務機關卻以市場的平均價格或企業(yè)的歷史銷售價格為依據確認收入而征收相應稅款。稅務會計應在避免人為操縱利潤造成稅基減少的基礎上,向財務會計核算原則靠攏,積極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和重要性的原則,形成一套合理的征稅系統。3.2加強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信息方面的溝通首先,會計通過披露真實有效地財務數據來配合稅收工作,稅務機關應甄別會計數據并充分利用披露的會計信息,以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效率。其次,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兩種法律制度的廣泛推廣,使社會群體更深入的認知會計制度和稅法,促使人們自覺按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guī)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業(yè)務處理。3.3企業(yè)要及時制定稅務會計準則稅務會計是由會計學科逐步衍生出來的邊緣學科,但稅務會計不能徹底脫離財務會計完全獨立,為了規(guī)范納稅調整事項,確立納稅調整在會計體系中的地位,應將其納入會計核算范圍內并制定《企業(yè)會計準則――稅務會計》,對需要納稅調整的會計處理事項明確歸類,這樣就可能規(guī)避兩種制度的脫節(jié)所導致稅務處理的重大差異。4結束語總之,現代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在核算方面有很多不一致的處理方法,其差異化日益明顯,兩者分離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但我們應在一定范圍內接受并合理處理差異的同時,妥善處理財會與稅會的分歧,這將大大降低稅收成本,并確保國家稅收征管活動的順暢進行。參考文獻[1]郭冰.對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的必然性的探討[J].企業(yè)論壇,2003,(9):32-33.[2]李娜.論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分離理論研究[J].財會探析,2012,(12):149.[3]李雪.淺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協調[J].現代企業(yè),2009,(1):38-40.[4]侯江玲,王成科.會計與稅法差異調整[M].
12>
播放器加載中,請稍候...
系統無法檢測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議您在線安裝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線安裝
本文關鍵詞: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分離與協調路徑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55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2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