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質量與FDI的產業(yè)增長效應——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制度質量與FDI的產業(yè)增長效應——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制度 FDI 產業(yè)增長效應 系統(tǒng)GMM
【摘要】:本文從東道國制度環(huán)境入手,創(chuàng)新地將FDI吸收能力理論、溢出理論與制度環(huán)境納入統(tǒng)一的分析框架內,探討制度質量對東道國吸收能力、FDI溢出效應的具體影響機制與效應。采用中國各省區(qū)1990~2010年面板數據和動態(tài)面板GMM估計方法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在控制市場化程度的情況下,FDI的增長效應不再為正,甚至轉變?yōu)轱@著的負效應。這表明,FDI在東道國的經濟績效具有顯著的"制度門檻"效應特征。FDI對東道國的產業(yè)增長效應是通過當地制度環(huán)境改善來實現(xiàn)的,隨著地區(qū)市場化程度的提高,FDI在該地區(qū)的產業(yè)增長效應顯著增強。本文的研究表明,改善制度質量的國內改革是提升對外開放質量的先決條件。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現(xiàn)代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 制度 FDI 產業(yè)增長效應 系統(tǒng)GMM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應對國際資源環(huán)境變化挑戰(zhàn)與加快我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批準號:09&ZD021)資助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3YJC790063) 江西省教育廳2013年度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GJJ13205)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12YJ60) 江西師范大學校級課題(2012X06)的資助
【分類號】:F832.6;F121.3;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中國經濟長期持續(xù)的高速發(fā)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史上的一個奇跡,探尋中國經濟增長背后的源泉與機制成為經濟學家共同關注的熱點(方穎和趙揚,2011)。與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相伴的是FDI大規(guī)模流入,因此探究FDI的經濟效應及其發(fā)生機制對于理解“中國經濟增長奇跡”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文劍;仉建濤;覃成林;;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FDI的增長效應[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張宇;;制度約束、外資依賴與FDI的技術溢出[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3 趙奇?zhèn)?;東道國制度安排、市場分割與FDI溢出效應:來自中國的證據[J];經濟學(季刊);2009年03期
4 程培X=;周應恒;殷志揚;;FDI對國內投資的擠出(入)效應:產業(yè)組織視角[J];經濟學(季刊);2009年04期
5 代謙;別朝霞;;FDI、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6年04期
6 郭熙保;羅知;;外資特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9年05期
7 方穎;趙揚;;尋找制度的工具變量:估計產權保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J];經濟研究;2011年05期
8 陸長平;聶愛云;;制度環(huán)境、FDI與產業(yè)結構調整——基于ESCP框架的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9 朱彤;漆鑫;張亮;;金融扭曲導致FDI大量流入我國嗎?——來自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證據[J];南開經濟研究;2010年04期
10 邵軍;徐康寧;;制度質量、外資進入與增長效應:一個跨國的經驗研究[J];世界經濟;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陽;姚利民;;技術差距對FDI技術溢出影響的門檻回歸分析[J];北方經濟;2009年02期
2 王婷;周立新;;FDI與重慶市內資企業(yè)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8年05期
3 孫江永;于曉燕;;外商直接投資、勞動力市場一體化與中國紡織業(yè)就業(yè)[J];財經論叢;2012年01期
4 李程;;利率管制、金融扭曲與投資效率[J];財經論叢;2012年02期
5 趙奇?zhèn)?;金融發(fā)展、外商直接投資與資本配置效率[J];財經問題研究;2010年09期
6 馮冰;;外資企業(yè)搶奪了我國的研發(fā)人才嗎?——基于企業(yè)集團數據的經驗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2年02期
7 周學仁;;FDI技術水平與東道國出口貿易結構——基于中國數據的指標衡量與關系檢驗[J];財經問題研究;2012年02期
8 涂斌;朱軼;;財政分權、區(qū)域工業(yè)化與資本深化[J];財經問題研究;2012年06期
9 張煥明;;我國經濟增長地區(qū)性趨同路徑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7年01期
10 程瑤;;匯率波動與FDI區(qū)位分布——基于轄區(qū)間財政競爭視角的研究[J];財經研究;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才輝;;經濟增長的微觀制度基礎[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秉鐮;余泳澤;;“技術勢能”假說與FDI技術外溢分解——來自我國高技術產業(yè)的實證研究[A];2010年中國產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3 何威風;;分權化改革、制度環(huán)境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孫寧華;黃玉梅;陳芳芳;;長三角地區(qū)經濟增長因素的動態(tài)分析[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吳群;李永樂;;分權、競爭與農地非農流轉[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郭慶松;;上!八膫中心”建設中的人力資本積累:理論啟示與現(xiàn)實要求[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7 肖德勇;;地區(qū)經濟差異與保險發(fā)展[A];中國保險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入選論文集(理論卷2)[C];2010年
8 劉勝;;知識溢出、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際的證據[A];《中國區(qū)域經濟》2012年第4期(總第19期)[C];2012年
9 孫洋;郝壽義;;制度影響技術進步與效率提升的路徑選擇——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huán)渤海城市群為例[A];《中國區(qū)域經濟》2012年第4期(總第19期)[C];2012年
10 容志;;城市競爭與區(qū)域發(fā)展:基于長三角地區(qū)的實證研究[A];政府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國際大都市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國際大都市區(qū)域發(fā)展與政府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塞梅;老撾工業(yè)化進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周娟;FDI與中國區(qū)域城鄉(xiāng)收入不均等[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倪昌紅;管理者的社會關系與企業(yè)績效:制度嵌入及其影響路徑[D];吉林大學;2011年
5 劉光俊;財政分權體制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6 夏李君;影響利用外資質量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許娜;工資差距對技術偏向選擇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姜文仙;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的動力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胡超;新形態(tài)國際分工與國際經濟失衡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周西南;FDI對甘肅省產業(yè)結構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少波;江蘇省引資質量的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2 陳國華;我國吸收國際產業(yè)轉移中人力資本流動的溢出效應分析[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3 蔡曉君;我國區(qū)域稅收轉移與解決路徑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劉陳偉;內生增長框架下FDI對不同行業(yè)技術溢出效應比較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宣揚;FDI獨資化對技術溢出效應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朱志平;區(qū)域二重開放與經濟增長[D];浙江大學;2011年
7 吳敏芳;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yè)產業(yè)安全的影響——機理、實證與案例[D];浙江大學;2011年
8 孟慶強;我國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的實證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9 劉錦;“土地財政”問題研究:成因與治理[D];暨南大學;2011年
10 王丹利;FDI技術溢出對我國東西部地區(qū)技術差距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軍,郭為;外商為什么不以訂單而以FDI的方式進入中國[J];財貿經濟;2004年01期
2 劉宇;;外商直接投資技術外溢效應下降之謎[J];財貿經濟;2006年04期
3 李鐵立;;外商直接投資技術溢出效應差異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6年04期
4 胡立法;;中國金融體制缺陷與FDI需求偏好[J];財貿研究;2008年05期
5 王志鵬;外商直接投資“擠入”還是“擠出”了國內投資[J];當代財經;2004年08期
6 傅元海;譚偉生;;我國利用FDI質量的實證研究——基于FDI企業(yè)出口外部性的視角[J];當代財經;2009年02期
7 劉青海;王忠;;FDI規(guī)模、政府行為與貧困化增長的防范[J];當代財經;2010年03期
8 宋京;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yè)結構升級的影響——對外貿易視角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04期
9 楊新房;任麗君;李紅芹;;外國直接投資對國內資本“擠出”效應的實證研究——從資本形成角度看FDI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6年09期
10 李稻葵;梅松;;中國經濟為何偏好FDI?[J];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曉鵬;我國產業(yè)不平衡發(fā)展及其增長效應的實證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2 段媛媛;萬榮;;中國水產品出口的增長效應分析[J];中國漁業(yè)經濟;2008年04期
3 龐曉波;黃衛(wèi)挺;朱毅;;理解金融自由化效應:增長與波動[J];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4 韓丹;;股票市場發(fā)展對資本積累的增長效應研究——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1年03期
5 李海鵬;張俊飚;朱信凱;;我國蔬菜出口的增長效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02期
6 黎元生;;福建臺商農業(yè)投資及其增長效應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06期
7 鐘曉君;;服務業(yè)FDI對我國服務業(yè)增長效應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8 張耿;;經濟波動福利成本研究——從技術的推進到思想的拓展[J];當代經濟科學;2009年06期
9 袁加軍;段景輝;;基于非均衡增長模型的經濟效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0年05期
10 吳信如;資本賬戶自由化增長效應的經驗研究結論與啟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正良;;產品結構、貿易方式與出口貿易的增長效應——基于江蘇案例的計量檢驗[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鄧明晰;;SH板波二次諧波積累增長效應的實驗觀察[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夏華麗;葉錦樹;;電網投資影響因素與增長效應[A];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優(yōu)秀論文[C];2011年
4 楊先明;;論經濟發(fā)展階段與國際直接投資效應的關系[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張紅梅;;貴州省卷煙銷售網絡建設的營銷增長效應實證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付才輝;;經濟增長的微觀制度基礎[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趙作權;;空間分布經濟學研究綜述[A];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周明生;蘇煒;高彥彥;;區(qū)域政策與經濟增長:基于江蘇發(fā)展經驗的實證研究[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林致遠;龔敏;;中國財政政策的挑戰(zhàn)與抉擇[A];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轉軌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梁文艷;胡詠梅;;高校合并后科研效率動態(tài)變化的Malmquist指數分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駱澤斌;股改增長效應[N];上海證券報;2006年
2 高舉 黃穎;高新技術產業(yè)增速 工業(yè)增長效應明顯[N];東營日報;2009年
3 記者 晏燕;世界制造業(yè)向中國轉移[N];科技日報;2003年
4 唐志軍 諶瑩;轉變發(fā)展方式必須以地方政府轉型為重點[N];學習時報;2011年
5 記者 施浩;老鳳祥一季度業(yè)績“金光熠熠”[N];上海證券報;2011年
6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唐永紅;兩岸“三通”對廈門的兩個效應[N];廈門日報;2008年
7 周業(yè)安;奧運“社會資本”效應不應忽視[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8 胡文政;政府“舉債支出”風險機遇并存[N];檢察日報;2004年
9 張超;讓北京發(fā)展一目了然[N];科技日報;2005年
10 ;廣濟藥業(yè)(000952) 業(yè)績增長有保障[N];中國證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紅芳;經濟增長與發(fā)展中的技術進步[D];西北大學;2001年
2 黃耀軍;我國財政政策經濟效應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3 巴文;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援助的有效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孫笑丹;國際農產品貿易的動態(tài)結構與增長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5 于忠江;公路建設對勞動生產率與人均收入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人力資本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陳亮亮;我國不同地區(qū)產業(yè)間資源分配不均衡有關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8 陳云;居民收入分布及其變遷的統(tǒng)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9 陳靜;新興證券市場開放風險及其防范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劉紅;金融集聚影響區(qū)域經濟增長的機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曉莉;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增長效應[D];山東大學;2010年
2 鄧倩;基于CHNS的中國農村貧困動態(tài)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3 譚亞榮;西部地區(qū)外貿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4 趙璐;FDI對泛珠三角服務業(yè)增長效應的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5 王亮;中國股票市場異象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6 孫濱齊;我國服務業(yè)區(qū)域發(fā)展非均衡性及經濟傳導效應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溫玉萍;中印農產品貿易比較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劉宏毅;區(qū)域差異下地方政府支出結構的增長效應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9 尹敬敬;環(huán)境約束下的經濟增長路徑—內生性框架下封閉到開放經濟的拓展[D];浙江大學;2013年
10 易文斐;中國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增長效應[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953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79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