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就與前景——兼論數(shù)字貨幣視角下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
【部分圖文】:
畬?5.11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74%。2.人民幣離岸市場不斷拓展,全球人民幣清算系統(tǒng)布局基本形成2009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xié)議,這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開端,同年新加坡也啟動了離岸人民幣交易。2012年、2013年,港交所和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CME)相繼上線可交割人民幣實物期貨,2017年,港交所上線人民幣貨幣期權。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11家交易所提供離岸人民幣期貨和期權產(chǎn)品交易,其中港圖12012年以來主要國際化貨幣全球支付排名變化數(shù)據(jù)來源:SWIFT,Wind整理。01234567891011121314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份排名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就與前景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項衛(wèi)星;王冠楠;;“金融恐怖平衡”視角下的中美金融相互依賴關系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4年01期
2 王立榮;劉力臻;;中國在未來國際匯率體系變革中的作用[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12年12期
3 巴曙松;楊現(xiàn)領;;貨幣錨的選擇與退出:對最優(yōu)貨幣規(guī)則的再考察[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1年01期
4 周小川;;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J];中國金融;2009年07期
5 張五常;;人民幣的困境[J];貴州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張五常;貨幣不可無錨[J];IT經(jīng)理世界;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D];吉林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治;胡迪;方彤;;人民幣加入SDR的國際影響——基于情景假設的量化測算[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15年12期
2 李巍;白嬌;;特別提款權: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場博弈[J];國際關系研究;2015年05期
3 侯耀穎;;“超主權貨幣”的馬克思主義分析[J];中國商論;2015年27期
4 項衛(wèi)星;王冠楠;;中美經(jīng)濟相互依賴中的消極依賴與積極依賴——基于敏感性視角的分析[J];經(jīng)濟學家;2015年08期
5 管濤;;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有無終極最優(yōu)解?——從N-1問題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發(fā)展前景[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5年04期
6 李夢;;加入亞投行的各國考量[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15年10期
7 楊雪峰;;人民幣會成為亞洲區(qū)域內(nèi)的貨幣錨嗎?——基于東南亞國家的實證檢驗[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5年05期
8 王達;;亞投行的中國考量與世界意義[J];東北亞論壇;2015年03期
9 張淑芹;王玉鳳;肖宏偉;;基于兩國一般均衡模型的金融危機誘因研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15年05期
10 張彬;桑百川;;金融監(jiān)管改革下的特里芬難題變遷[J];國際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印梅;國別視角下人民幣匯率制度、匯率行為對貿(mào)易收支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2 張體偉;國際收支失衡與權力轉移[D];外交學院;2013年
3 劉莉;人民幣匯率對貨幣政策及其有效性影響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4 曾雄軍;關于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雙層博弈分析:2002-2011[D];外交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斌;胡志浩;;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全球金融規(guī)則[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3年04期
2 李俊久;姜默竹;;貨幣權力視角下的美國對華匯率外交研究[J];社會科學;2013年05期
3 項衛(wèi)星;王冠楠;;中美經(jīng)濟相互依賴關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基于“金融恐怖平衡”視角的分析[J];當代亞太;2012年06期
4 王立榮;秦衛(wèi)波;;中國參與國際儲備貨幣制度改革途徑分析[J];經(jīng)濟縱橫;2012年11期
5 項衛(wèi)星;王達;;論中美金融相互依賴關系中的非對稱性[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7期
6 巴曙松;楊現(xiàn)領;;貨幣錨的選擇與退出:對最優(yōu)貨幣規(guī)則的再考察[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1年01期
7 讓-克洛德·德羅奈;馬京鵬;;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幾點思考——兼評中國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建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年06期
8 石巧榮;;不成熟債權國困境與人民幣國際化[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0年02期
9 張明;;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背景、原因、措施及中國的參與[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0年01期
10 張明;;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思路的應有變化[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盧寶梅;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框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韓秋;金融深化視角下的中國金融穩(wěn)定[D];吉林大學;2007年
3 徐子福;資本項目管制與開放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吳金寶;人民幣均衡匯率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5 程鵬;資本項目管制與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鄧立立;匯率制度的選擇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作功;韓壯飛;;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就與前景——兼論數(shù)字貨幣視角下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J];企業(yè)經(jīng)濟;2019年08期
2 李伏安;林杉;;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現(xiàn)狀——兼論人民幣國際化的選擇[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3 郝潔;;人民幣國際化及展望[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30期
4 王華慶;;國際貨幣、國際貨幣體系和人民幣國際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范小云;陳雷;王道平;;人民幣國際化對于國際貨幣體系穩(wěn)定至關重要[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6 蔣衛(wèi)武;;崛起機遇,人民幣如何作為[J];中國改革;2009年05期
7 夏斌;;國際貨幣體系緩慢變革下的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金融;2011年15期
8 阿蘭M.泰勒;徐奇淵;;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需要人民幣國際化[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2年01期
9 夏斌;;人民幣國際化要采取不同的形成道路[J];IT時代周刊;2011年16期
10 程煉;;國際貨幣體系變革下的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金融家;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凌云;“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與影響[D];南開大學;2010年
2 冉生欣;現(xiàn)行國際貨幣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炳念;基于非對稱國際貨幣體系視角的人民幣對外戰(zhàn)略選擇[D];南開大學;2013年
4 關恒;人民幣國際區(qū)域合作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5 陳小榮;“一帶一路”建設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研究[D];河北大學;2019年
6 吳豐光;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大學;2018年
7 程鵬;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因素與路徑研究[D];遼寧大學;2018年
8 張東陽;人民幣國際化與中資銀行“走出去”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6年
9 潘理權;人民幣國際化發(fā)展路徑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樂亭;新形勢下國際貨幣體系非均衡性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影響及其優(yōu)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2 房鑫桐;國際貨幣體系演進與變革趨勢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浩哲;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及人民幣國際化分析[D];廈門大學;2002年
4 崔穎;論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5 孫云云;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美元與特別提款權[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任永坤;現(xiàn)行國際貨幣體系未來改革方向爭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張魯;現(xiàn)行國際貨幣體系探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8 郝雨;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9 陳明明;國際貨幣體系演變背景下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6年
10 韓慧;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774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877477.html